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健 《现代经济》2009,8(4):135-136
目前我国银保之间的合作已从单纯的通过银行或邮局网络为保险公司销售特定保险产品扩大到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融资业务、资金汇划、联合发信用卡、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双方业务渗透、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银保合作正日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文章着重指出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银保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保险指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广速的网点销售保险产品,银行通过代理保险产品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本文从寿险角度分折了银保合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银保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构建银保合作的战略联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保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营销模式。然而,银行保险存在着险种单一,营销方式不规范,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完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既可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购买需求,又有利于银行保险品牌的建立。本文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银保合作战略联盟模式:一是设立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建立客户经理服务模式;二是加快银行保险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客户资料体系;三是丰富银行保险品种,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完善售后延续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银保合作是指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同一客户群提供银行与保险产品及服务的一种安排.近年来,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不断加强合作,取得快速发展.银保合作不仅为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锦上添花,也成为保险产品营销的一条主要渠道.我国银保合作发展较晚,目前的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如双方认识不到位、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创新度不够、违规经营、监管体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推进银保合作体制创新,通过完善法律、实施明确的监管等措施推进银保合作健康发展,使保险公司与各银行、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之间实现共赢,促进我国银保合作持续发展,探索适合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道路,逐渐完善我国银保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保合作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银行保险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并获取手续费收入,与保险公司之间是纯粹的合作关系,不存在相互竞争。双方合作的内容并不深入,相当部分仍处在尝试和摸索中。在现实法律法规监管允许的情况下,理想的银保合作模式应该从银行在柜台销售保险产品转向提供金融超市功能,为许多银保产品提供销售场地,在较低的管理费之外,与保险公司进行收益分享。  相似文献   

6.
资本融合--我国银保合作模式面临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前几年的银行保险高速发展,当前银保合作模式中的弊端逐步显现,银行保险发展遭遇瓶颈。解决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仅靠完善当前的协议合作模式是不够的,推动银保双方在资本层面上的融合才是根本所在。与我国刚引进银行保险时不同,当前银保之间资本融合已经初步具备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银保融通的趋势日益明显,通过银保合作实现的保费收入已是发达国家保险公司重要的业务来源。对我国的保险 公司而言,银保合作对保险公司节约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拓展业务领域、满足客户需求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银保融通可以大大增强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是其应对入世挑战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尽管目前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保合作正在向深层次迈进,文章运用博弈理论,构建模型来分析我国银保合作中存在的合作松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加快建立排他性的战略联盟,以实现我国银行保险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保合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后,保险公司与银行都将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银保合作成效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银保合作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现状,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银保合作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确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银保合作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现行分业经营体制下,何解促进银保双方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赢这一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银保合作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银保合作,增强金融和保险业的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银保合作,至其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银保合作发展也日益迅速,但迅速的发展背后仍然存在了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银保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文章对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银保战略组合 开创保险业的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如何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渠道,已成为我国保险业的一项重要课题。而选择与银行合作,构建银保战略组合,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纵观国外保险业的发展,象英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保险公司大多数也是通过银行、邮政储蓄网点来销售自己的新产品。世界第三保险国家-法国每年有40%到60%的保费是通过银行和邮政网点来实现的,有的寿险公司象法国的CNP和70%到80%保费收入来自于银行和邮政网络。再看一下我国,近年来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正日渐成为金融跨行业合作的亮点。今年11月27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双方将在代理业务、资金结算、协议存款、以及其它具有市场潜力的业务领域展开合作,为双方客户提供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这标志着两大金融企业的强强联合,将为双方最大限度地开拓产品和服务的消售渠道,增长产品的服务竞争力打下基础。其它如工行、华夏银行、建行、农行、招商银行等也分别同中国人寿、安全保险、泰康、新华、美国支邦等保险公司喜结良缘。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银行保险与保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众多银行和保险公司加入到银保合作领域,银行保险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本文阐述了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保险自入驻中国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银行渠道的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保费总收入的比重也逐步增大。然而。鉴于我国目前金融业仍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金融市场有待完善,银保合作被迫止步于协议销售,缺少深层次合作的动力。加之“一对多”的销售模式使得银保市场制度不规范,高额代理手续费使得寿险公司银保渠道盈利甚微,致使银保合作步履雏艰。本文基于中国未来金融业的大胆设想,从混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股权渗透、资本融合在协调银保双方利益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种种促进双方深层次发展的对策,从而彰显银保合作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银保合作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的发展。为此运用博弈理论对我国银保长期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分别从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两种情况对银保合作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银行在长期合作中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可以有效地约束保险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为银保合作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保合作机制研究——基于一个博弈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银保合作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的发展。为此运用博弈理论对我国银保长期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分别从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两种情况对银保合作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银行在长期合作中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可以有效地约束保险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为银保合作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局面,我国银行和保险业加强合作、联手发展已成金融业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趋势。银保合作既存在困难,又孕含着机遇。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保险的出现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银保合作有利于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客户之间实现“三赢”。银行保险在国际上已获得巨大成功,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后劲,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为更好地发展银行保险市场,使银行保险这一新兴事业逐步走向成熟,从容应对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带给我们的挑战,我国的银行保险在合作方式、营销体制、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网络系统、政策监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银行保险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保险公司继个险、团险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销售渠道。但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改善现有的制度环境、银保双方转变观念、加强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储备人才,这样才能确保银行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