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生态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资源系统的消耗程度,进而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生态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国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资源系统的消耗程度,进而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印经济增长模式之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4.
李云霞 《当代经济研究》2005,(9):41-45,F0003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优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制造业闻名世界;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利用外资成绩明显;对外贸易额有绝对优势。而印度则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私人企业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其经济增长极;有运转良好的金融体制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拥有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中印两国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实现各自的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5.
白雪  王秋兵  韩春兰 《经济师》2010,(4):265-267
生态足迹法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新型的理论方法,反应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东港市1996年-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东港市生态赤字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生态赤字逐年增加,为东港市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制定东港市未来发展战略时,要特别注意环境的保护,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烟台市及其所属的各行政区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政区中,人均生态足迹除长岛县盈余外其余均为赤字;烟台市人均生态赤字为3.280ha,总生态赤字达2.121 1×107ha,是其国土总面积的15.4倍。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其中又以北部地区最为严重;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应大力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型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城市与产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减少生态足迹、缓解生态赤字,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Conlin Hunter于2002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以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统计项目设置、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所选用参数的种类和参数值的研究.并给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统计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的韶关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广东省韶关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供给,并将韶关市的生态足迹、生态超载率和单位生态足迹GDP产值与其它区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韶关市生态足迹表现为生态赤字,其生态足迹超载率低于相比较区域,单位生态足迹GDP产值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针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和改进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测度当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数量,来定量地评估自身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背景和最新研究进展;阐释了其原理框架、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以西北内陆地区的甘肃省(2002年)为例,对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赤字为0.2883hm2,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当地生态承载力的限度,人地关系紧张。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1.
Speeding up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in "Greener Olympic Games" held in Beijing in 2008. Making a thorough study to find out the reliable measures to ecological resumption in Beijing ha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a better decision for "Greener Olympic Games" held in capital Beijing and development in harmony for society and economy, as well as management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of chang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from 1990 to 2003 in Beijing, the paper shows that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has a strong relativity with population and GDP, and both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m is about 0.92, as well as the fossil energy land has a position in the lead in ecological footprint items.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in Beijing occupied about 1.25% in global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Began 1990,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 Beijing was about 0.72 hm2, which is at strong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should be adjusted as soon as possible, resources should be strengthen sustainable used and population increas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 as well as arable land also should be under control used for built-up areas. Simultaneity, the utilizing ratio of energy source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sources and ecological deficit in Beijing should be reduced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armony and sustainment.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有关学者努力探寻能定量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模型和方法,其中生态足迹就是一个通过相同单位比较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的易懂、清晰、直观模型。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贫困县进行定量分析,结合一些相关指标,进行地区间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从江县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3000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53896hm^2,虽有人均生态盈余+0.05422hm^2,但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等级,从江属弱可持续发展等级。依据分析弱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占用模型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甘肃省经济比较落后,支柱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属于资源输出型地区。从消费的角度计算甘肃省的生态占用,难以准确反映其资源利用程度。本文利用生态占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生产的角度对甘肃省2005年的生态占用进行计算,并与其生态容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5年甘肃省的人均生态占用为2.24hm2,而人均生态容量为1.15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1hm2,超载98.58%。这说明甘肃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里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新疆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88~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从1988~2005年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显著上升,从1995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生态协调系数DS显示,1996年后新疆的资源利用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其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6.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a new method to ass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ly. It translates production into 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 offering material flows to measure the utilized degree of nature by humankind. At present, China runs ecological deficits because footprints required for consumption are larger than available ones. In the pape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deficits by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import-export accounting. It is clear that the deficits have caused enormous pressure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hich would become bigger with more factor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being accounted. In the primary production and energy trade, import footprint turned from deficit to surplus after 1996, which benefited the conservation of national resource. But compared with the huge depletion caused b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they had small effects on deficits.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足迹法作为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也逐渐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兵团2008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评价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分析导致兵团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原因,提出兵团在今后发展中实现生态供需平衡的途径,以有利于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1992~2005年南京市生态足迹的变化,文章认为南京市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口、GDP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人均生态足迹的研究结果,化石燃料用地占主导地位。在人均生态承载力上,南京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中耕地占到整个生态供给的近90%。从2002年开始,南京市赤字已超过12.99×10^4km^2,超过南京市自身国土面积的20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南京市需尽快进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等,从而减少生态赤字.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生态足迹与能源生态补偿的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探求中国能源可持续消费出发,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重点将中国29个行政区域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并且进行了横向对比,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同时,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建立这种补偿的理论基础并尝试确定补偿的标准。结果显示:有19个省市需要向其他地区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应支付生态补偿的地区多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应接受补偿的地区多为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建议国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协调区域生态服务与生态占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