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是他物权与自物权之间的关系在农地产权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应当是所有权权能分离导致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本文通过法理分析以及实践运行总结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权利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缺乏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代理主体行为的有效约束;权利之间的权能边界不清晰,存在权利冲突;权利之间的权能配置不合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途径缺乏可靠保障。按照他物权与自物权的关系架构,作者提出: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代理人的权利,创新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明确权利之间的权能边界;优化权利之间的权能配置,完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是理顺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应当包括对现存权利的安排,也应当包括对未来权利的安排,如继承权等等,亟需完善相关制度。鉴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1.农业税的纳税主体是谁。一般认为,集体将土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集体,农户只有经营权。如果农户失去或放弃土地经营权,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户和村集体就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近年来,由于农民从耕地取得的收入越来越少,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序大大降低。加上农民负担有增无减,以及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弃田抛荒的现象日益加剧。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对于那些被抛荒的土地,有关的税到底找谁去征?因为抛荒者一不要户口,二不要破旧的房屋,税务机关什么都征不到。而地方的农业税没有减,…  相似文献   

4.
传统土地兼并与现代土地集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行土地制度中,农户的土地权利过于模糊,并且过少,而期限又过短。土地制度应当创新,应当扩大、并进一步明确农户的土地权利。人们担心,这会引发土地兼并,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实上,传统的土地兼并与今天的土地集中二者有着深刻的区别,传统土地兼并与今天土地集中的基本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扩大、并进一步明确农户的土地权利不会引发严重的土地兼并。  相似文献   

5.
周茂春  谢昌浩 《经济师》2015,(3):96-98,101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本低效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在效率配置、效益经营、耕作方式上对农民收入增长束缚的现状缺陷。而农地产权界定模糊、农地流转效益缺失、土地养老负担沉重、可耕土地空间布局差等资源禀赋因素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注重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承包农户的物权确认、农地流转多重增益权、弱化农地养老保障功能、增加多元农业资本收益等制度措施是改善农村山区低成本效益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
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集体产权面临着制度性风险,"两田制"使村委会代行农村集体产权的运营,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虽然在集体拥有土地和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二元产权体制下农村土地实现了"两权分离",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是融为一体而不可分的,"两权分离"使土地既无法流转,也不利于规模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将展开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可看作是"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理论的又一次具体运用:村委会的行政化与村集体产权的股份合作化分开;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以股份合作为基础探索农村集体产权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维护农村集体产权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地资源稀缺,需要合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建农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存在着短期经营与过度利用的问题,出现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此分析后,提出应当从完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加强农地监督利用等方面促进合作中农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脱离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利于保护农民权利;不利于交易的安全。从构筑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彰显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高效流转的角度而言,应当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模式采用登记要件主义。  相似文献   

9.
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农地合理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农地资源稀缺,需要合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建农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存在着短期经营与过度利用的问题,出现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此分析后,提出应当从完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加强农地监督利用等方面促进合作中农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承包土地的权利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农民的承包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农民的承包权利却极度膨胀。我们在看到土地承包权利被侵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承包权利在少部分农民中膨胀的现象。如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权利和义务是目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承包土地权利膨胀的表现、再阐述了土地承包权利膨胀的危害和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土地权利和义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相似文献   

12.
一、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律上是否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学术界历来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的观点,是担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会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发生,使农民丧失基本的生产保障。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立法限制土地兼并,如限制最高的土地拥有量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最低拥有量等来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农民完全依赖土地而生存的现象越来…  相似文献   

13.
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由农民负担引发的矛盾也日益转向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存在诸多缺陷,文章分析了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完善现行土地制度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强化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强化农民对宅基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由于身份性成员权历来在农村土地配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排他性地位,所以在现实农村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存在身份性与半身份性、非身份性这两类三种形式,它们在承包主体和客体、配置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功能与政策法律地位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党和国家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和法律时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性。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其针对的主体应该是身份性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的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受掘的现象时有发生.论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现状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三权分置"并行的制度安排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更好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将加速促进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实现。在"三权分置"改革中,要坚持自愿、不突破政策底线、循序渐进和因地制宜原则。应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不动摇,防止土地私有化;确保农地属性不变更,防止农地的非法开发;鼓励土地适度集中,防止土地集中规模过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与流转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以来,政府长期致力于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以加快农村土地市场流转,促进农村土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政府过度地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以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达,农户对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足,农村土地交易费用低。因而建议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土地经营权被先后纳入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搭建起农地三权分置格局,但其权利构建尚未完成。土地经营权制度构建事关农地权利分配正义,维护承包权主体利益、满足经营权主体需求、促进农地资源优化利用是其基本要求,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正是这些基本要求的集中体现。因此,流转期限的分层调整负载了土地经营权制度构建的现实基础、价值依据和技术路径。根植于农地流转实践,因循中国物权和债权制度现实,可将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分层为短期、中长期以及长期,赋予不同期限的土地经营权以不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确保土地收回权落地等保障性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中长期流转,为土地经营权制度构建奠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法理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张笑寒 《财经科学》2005,(1):188-194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村土地交易费用越低.因而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强  董红 《生产力研究》2012,(4):40-41,56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不明确,流转范围封闭;新增人口难以取得承包土地;承包地收回制度不合理。针对上述弊端,建议明确所有权主体的范围,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做出具体规定;探寻满足新增人口获得承包土地的新途径;借鉴永佃权理论来完善承包地收回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