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妇科收治的306例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06例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2例,感染率为7.19%,感染部位以泌尿系为主,占54.55%,其次为呼吸道和手术切口,分别占22.7%和13.64%。应用抗菌药物等等,是导致妇科抗肿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是多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率较高,应根据相应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缩短手术暴露时间,强化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室环境与器械的管理,做好消毒隔离无菌工作,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等,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质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及时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以提高住院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及时率为活动主题,调查现住和归档病历,查阅大小便常规化验结果单,得出平均每份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及时率。结果通过品质圈活动,大便送检及时率提高到99%,小便标本送检及时率100%;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时间明显缩短,大便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由3.8d降低至1.0d,小便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由2.6d降到1.0d,同时也减少了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结论品质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及时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护士解决患者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入院患者在院感染现状,检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更有效地防治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收集临床依据。方法使用连续病例监测收集临床数据,对本院1035例神经内科入院患者的病情资料实施分析。结果 1035例神经内科的入院患者中,有56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整体感染率约为5.4%。其中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分别是8.60%和9.8%。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占到2.8%。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该综合探讨各因素才能有效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860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率、联用率和标本送检情况以及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进行分析。结果 860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例数为784例,使用率为91.2%,抗菌药物的联用例数为186例,联用率为21.6%,其中双联例数131例,双联率15.2%,累计使用38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784例抗菌药物使用者中有104例标本送检,标本送检率为13.3%,104例中有22例检出阳性,阳性率为21.2%。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调查分析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10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口腔霉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霉菌感染率为30.0%,明显高于单纯放疗口腔霉菌感染率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霉菌感染多发生在患者住院治疗30 d后,且感染率随住院时间而增高。结论同期放化疗是导致鼻咽癌患者发生口腔霉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并制订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上述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经验等方法制订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措施。结果 355例患者中,301例康复出院,54例住院期间死亡,康复出院率为84.8%。301例康复出院患者住院时有17例(5.6%)出现窒息,21例(7.0%)出现尿路感染,75例(24.9%)出现肺部感染。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措施包括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与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及责任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管理病房安全与环境。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可能发生多种护理风险,可通过改进护理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4月-12月所在老年科住院患者201例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9例,以呼吸道、血流相关性导管、泌尿道为主,与老年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抗生素使用、病区管理、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有关。结论加强病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手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探视,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消毒方法下重症监护病房(ICU)空气环境微生物学特征及医院感染情况,探索科学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呼吸内科ICU、胸外科ICU、神经外科ICU的空气环境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同时对三个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胸外科、呼吸内科空气环境的细菌监测结果均明显低于神经外科;三个ICU共收住患者687例,113例发生医院感染,胸外科、神外、呼吸内科的感染率分别为10.62%、16.83%、21.34%,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腹部、血液和切口,其中下呼吸道的感染率最高。结论规范的自然通风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空气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是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患糖尿病率,探讨宣教对治疗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至12月入住老年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筛选确诊糖尿病例数,随机抽取3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实施糖尿病健康宣教,对照组14例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血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老年科住院患者942例,其中糖尿病患者281例,占29.8%.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经自身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指标控制达到较满意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患糖尿病比率较高,糖尿病护理健康宣教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治疗达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在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20例住院患者均为呼吸系统感染,随机分为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患者组50例和非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患者组170例。采集标本为咽拭子以及痰标本,肺炎衣原体DNA的表达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肺炎衣原体的IgG和IgM抗体表达情况采取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0%(154/220),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阳性表达率为23%(50/220)。肺炎衣原体患者的急性感染常以肺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表现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加重表现为常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症状。结论本研究成年人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在肺炎衣原体患者急性感染的发病发生率较高,分析肺炎衣原体可能是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与非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对比,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对医院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7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108例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同步留取导管尖端以及外周静脉血标本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组发生感染的导管数为23根(19.7%),非重症监护病房组发生感染的导管数为26根(32.1%);重症监护病房组发生球菌67.57%、杆菌27.03%、真菌感染10.81%;非重症监护病房组发生球菌46.30%、杆菌37.96%、真菌感染19.44%。感染发生的相关病原菌包括球菌、杆菌和真菌,且球菌和杆菌居多。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和非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感染发生时,球菌和杆菌的耐药性较高,真菌的耐药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集郴州市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来自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中提取的非重复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采集到的2728例送检结果得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约占病原菌总数的51.02%,其中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63例,肺炎克雷伯菌96例,铜绿假单胞菌41例。革兰氏阳性菌329例,占20.50%,其中假鸟肠球菌69例,粪肠球菌60例。真菌457例,占28.4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385例。革兰氏阳性菌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霉素、氯霉素;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其次为阿米卡星、磷霉素、头孢他啶等。结论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耐药情况较普遍,加强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检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提升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肾内科住院的550例患者,对其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79.3%(436/550),其中治疗性用药196例,预防性用药198例,预防+治疗联合用药42例;对196例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出现感染部位分析发现,尿路感染102例,呼吸道感染50例,皮肤感染及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20例;对436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用药评价,220(50.5%)例用药合理,174例(39.9%)基本合理,42例(9.6%)不合理。结论通过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促使抗菌药物应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1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1%(61/64),对照组为82.81%(53/6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5.1328,P<0.05);2观察组共发生3例(4.69%)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10例(15.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4.1953,P<0.05)。结论阿奇霉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处方的调查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于2012年第二季度的5221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5221张处方中,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率是27.88%,诊断书写不清率是21.05%,诊断书不规范率是9.36%,诊断与用药不符率是3.70%,处方填写缺项率是10.33%,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率是8.19%,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率是7.02%,超过规范用量率是7.41%,处方修改未签字率是2.92%,规格剂量书写错误率是2.14%。结论通过不断调查统计,总结问题,不断制订整改方案,不断完善药物处方的合理性。医院门诊医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张医药处方,保证每例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离呼吸科病房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医院内感染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最高,二重感染发生有增多趋势。结论提高呼吸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意识,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中,住院时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住院前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进入1CU 室72h 后继发的感染[2].ICU 病区是院内危重患者的集中地,在医疗救治方面发挥者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患者流动性强,医务人员相对密集,同时也造成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增加,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ICU 常驻细菌都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任何环节都可能是院内感染的起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临床药师对住院医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提出对策。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1至10月住院医保患者的病史资料,对住院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及类别进行调查总结。结果不合理类别中,不合理用药居首。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不合理用药监管可控制医保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生殖道感染现状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生殖道内分泌物标本,掌握每例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结果 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127株,G-菌占30.7%,G+菌26.8%,真菌42.5%;所有患者对于感染途径和预防感染认知率最高分别为不良卫生习惯(81.9%)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52.8%),最低分别为母婴传播(13.2%)和夫妻同治(22.2%)。结论生殖道感染以真菌感染为主,提高患者较低项目知晓率的认知度,转变其生活习惯,提升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治疗的MDRAB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和细菌清除率(93.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7%)和细菌清除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1±2.3)d、平均感染痊愈时间为(8.2±1.3)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5.6±2.8)d]和平均感染痊愈时间[(10.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MDRAB患者,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并且患者未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