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村旅游市场广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这是开拓旅游发展新领域,为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因此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07,(2):58-59
200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年初,国家旅游局把“中国乡村游”确定为当年旅游推介的主题。我们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畴之中,高起点谋划开发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3.
赵拴伟 《中国报道》2014,(3):100-101
2014年,国家旅游局把宣传主题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标志着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华山景区获得此次网络形象排名第一,带给华山景区的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份挑战。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西部》2013,(35):10-13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2014年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6,(12):198-200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健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有较好的运行基础,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引导下,通过黄金周、双休日等的休假制度牵引和区域内合作的深化,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系统优势。国家旅游局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亮点,确立了“2006中国乡村游”全国旅游宣传主题,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宣传口号,更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6.
张健 《中国经贸》2012,(6):98-98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到,农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农村一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都起到很好地的促进作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标志着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签署的“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现笔者就发展农村旅游,促进徐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7,(3):3-5,13
“十五”期间全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经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中国的旅游产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记者就此采访了正在宁波参加“2006中国旅游投资商峰会”的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旅游行业,从行业大佬到从业人员再到在读学生,智慧旅游是热谈的一个词。 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主题定为"智慧旅游",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旅游业发展。智慧旅游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进一步加大甘肃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在港澳地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深化甘肃与港澳的旅游交流合作,9月22日上午,由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旅游局、香港旅游事务署和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丝绸之路宣传推广暨甘港澳旅游交流合作活动”在兰州举行。  相似文献   

10.
4月16日上午,“2005中国红色之旅”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为期1个月、涉及17个省市革命老区的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中国老促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江苏省老促会的领导同志及部分在京老同志。  相似文献   

11.
柯山  余雷 《中国西部》2006,(5):20-22
2006年4月12日,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在“三圣花乡”拉开大幕,国家旅游局授予成都“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命名牌,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同时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相似文献   

12.
2000年,赣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提出了“旅游旺市”的战略部署,并向国家旅游局申报赣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刚刚闭幕的2004年全国旅游经济工作会上,吴仪副总理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证书颁发给了赣州市。这标志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借势发力、乘势而上,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在“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巩固提升“创优”成果,加紧实施“旅游旺市”战略,把赣州真正建设成为长珠闽的“后花园”,把旅游业逐步培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抗曰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旅游局特别将今年旅游主题定为“红色旅游年”。老区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发展红色旅游业,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两会”期间,本刊记就此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4.
双周备忘     
大连、杭州、成都荣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经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决定,命名大连、成都、杭州为“200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在颁奖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分别向3城市颁发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奖杯和证书。  相似文献   

15.
“‘新网工程’建设与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是第八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的主题。众所周知,“新网工程”是促进农村现代流通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在“新网工程”建设第一个五年结束之时,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召集系统内外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让我们更加深切、系统地感受到了“新网工程”建设五年来带给我们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渗透于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还渗透于我国农村的生产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98年把该年的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在全国就兴起了“农家园”旅游的风潮,后来逐渐形成了在北方以北京为中心,长江中下游以上海为中心,东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西南以成都为中心的建设格局,“农家园”旅游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汤平 《首都经济》2006,(10):13-15
2006年是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中国当村游”主题年。其所制定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经济”的口号为多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十一黄金周前,记者专访了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军萍女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全国推进实施了“农村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即”新网工程”。  相似文献   

19.
谭钜添   《中国经济周刊》2006,(17):48-49
振奋人心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要求,为2006年的农村各项工作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思路,并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据我在农村长期创业、工作的实践,如何迈过政策和投入这“两道坎”,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方名松 《老区建设》2006,(10):44-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笔者认为:我们在为新农村建设“输血”的同时,更应积极为新农村建设“造血”。为什么“造血”更重于“输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