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蕾 《改革与开放》2013,(6):190-191
21世纪以来,日本外交转向"政治大国"化是有其国际、国内背景,但引起日本外交转型的更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因素。首先,作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物质基础─美日同盟,是日本文化中追随强权传统的延伸;其次,日本国民独特的岛国性格和"民族优越论"传统是其政治大国实现的精神基础—新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因;最后,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讲是日本人内生的民族心态所致。日本应该转变现有观念积极融入亚洲,在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亚太的稳定,这才是提升日本国家地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 80年代,日本继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登上了金融大国和债权大国的台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1985年9月纽约广场旅馆举行的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直线上升,日本金融实力迅速膨胀,日资潮水般地涌出,源源不断地“供应”给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力量迅速崛起。综合研究日本的兵力、军费、武器装备、军事技术和核能技术,不难看出,日本完全具备成为全球军事大国的潜力和实力。日本发展军事力量的目的是为其充当政治大国造势,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是日本不变的追求。90年代以来,日本在联合国维和活动名义下多次派兵海外,展示了日本军事力量重返国际社会的决心。1995年11月通过的《新防卫大纲》确定维持和强化日美安全体制,为日本在日美安全体制下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使日本在日美安全体制中起更大作用。一旦日美安全体制瓦解,日本将以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从而对周边国家的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美日合霸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力量日益增长和向政治大国迈进,及其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议论纷纷,特别就日本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许多看法。关于其地位,有人认为日本已经是次超级大国,有人在研究预测日本能否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关于其作用,有人鼓吹由日本。  相似文献   

5.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背负"自杀大国"的恶名,特别在中国人看来,日本"自杀大国"的形象尤为鲜明,甚至很多人认为最容易自杀的就是日本人.实际日本的自杀率在世界范围内仅列第六.针对为何在国人眼里日本"自杀大国"的印象如此根深蒂回,笔者分析有关日本的自杀的信息之传递途径其传递实态,并结合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分类理论,尝试对日本的有关自杀的信息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自杀信息的传递情况及中国人对其的理解程度.进而提出国人对日本"自杀大国"的固定印象,是由相关信息本身的性质及中日国情差异造成的对信息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被称为“中小企业问题的先进国”。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仅仅40余年时间,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金融资产大国、资本输出大国、居民储蓄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日本经济起飞和经济稳定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其从业人员占日本职员总数的79%,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健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国船舶工业强调实现产业由"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路径转变;而日本船舶工业在强化其技术竞争优势的同时,则更加注重促进其产业的蜕变。自1949年美国占领军当局批准日本造船业重新开工至1956年,日本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位居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国。20世纪70年代在船舶业起步的韩国后来居上,在21世纪初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在继续提高造船能力的同时,逐渐由大变强,跻身世界主流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方阵。称雄之路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政治和经济的限制,舰船生产一度停止  相似文献   

8.
“酷日本”国际化战略是日本政府在2010年提出的,针对海外受众打造日本国家形象与树立国家品牌的新政策。日本正从一个传统制造业大国,转向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大国。本文以“酷日本”战略为切入点,将研究对象锁定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其提出的背景、内容和目的,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探讨今后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动向。并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历史的正面和副面分析探讨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日本是影响中国的重要邻国;日本是影响中国的世界重要大国、强国;惨痛的近代历史关系映衬着日本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和负面影响。我们既要看到中日关系的不好历史和现实,也有看到积极因素。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纠结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作为大国,中国需要日本,同样,日本也需要中国。让我们用原则和智慧处理好中日关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国,而且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但是近年来日本节能技术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出现扭亏为盈的、倍增趋势,使日本经济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幅降低,部分日本新能源企业开始出现向海外扩张的新迹象,有日本专家甚至提出,日本从能源进口大国转变为能源输出大国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保险业作为其金融业的重要支柱,在其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贷款和投资机构的作用。目前,日本正日益成为世界超级保险大国之一。一、日本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原因日本的保险业,分为损害保险和人寿保险两大类。目前,日本共有保险公司45家其中损害保险公司22家,人寿保险公司23家;全日本保险从业人数达18万余人,还有各种形式的代理人员近50万人。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日本,不但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而且,其外汇储备量、经常收支和贸易收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已超高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金融大国、贸易大国和技术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相似文献   

13.
<正> 冷战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作为雅尔塔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苏操纵联合国事务也已成为过去。联合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越来越处于中心位置。各大国纷纷调整各自的联合国政策,以争取在这次历史性转变之中掌握战略主动权。日本的联合国战略调整在世界各大国中是较为主动、完整和有效的。分析这种调整,对于了解日本在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日本外交战略历来以“日美基轴”、“联合国中心”、“重视亚洲”为三大支柱,其中又以“日美基轴”作为中心。这是由于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和日本的国力所决定。日本还难以独立地推行其对外战略。另外,联合国在国  相似文献   

14.
<正> 在80年代业已成为世界经济、金融大国的日本,进入90年代后,正面刻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严峻考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即将诞生、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积极筹建,不仅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格局,而且将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此,日本正着眼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依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大力推行其东亚经济战略。90年代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其核心将是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增加对东亚  相似文献   

15.
今年日本将新发行一种面额2000日元的纸币。新纸币的社会文化意义要大于其经济意义:它委婉地表达了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同时致力于成为文化大国并最终跻身政治大国行列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集贸易大国、投资大国、金融大国等诸多大国于一身,而投资和贸易始终是构成其对外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日本经济称霸世界铺平了道路,本文拟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海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以求对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有一点启示。一、日本海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战后日本海外投资起步并初步发展的阶段。二次大战结束时,战前的日本海外投资几乎全部丧失,直到50年代初才重新起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金融实力急速膨胀,已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并完全确立了世界金融大国的地位。正因有如此强大的金融实力,近几年以其历史上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和速度输出资本,走上了资本输出大国之路。已成为世界头号资本输出大国的日本,其资本输出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真研究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我国加强资金引进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一改往日脱亚入欧转向回归亚洲的经济合作新战略。对日本亚洲经济合作新战略的形成、基本思想、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剖析日本对亚经济合作新战略基础上,对日本当前的具体经济战略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日本的亚洲经济新战略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其政治大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经济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日本来说,大国追求与经济外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又成为大国追求的基础。本文试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经济大国地位的形成及政治大国的追求来阐述日本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长期以来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主要能源消耗大国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近年来,日本科技产业界不遗余力地研究替代能源,而政府与之配合采取了富有效果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