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纺织服装产业西移的大背景下,地处西部的广西玉林福绵服装产业集群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实地调研,针对玉林福绵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服装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新产业区相关理论,本文将按照先外部后内部的顺序,运用SWOT矩阵对福绵服装产业集群相关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将进口产品的涌入单纯视为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冲击因素。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事实上实施了多项产业转型策略,产业运行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对转型后的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产业自身特点和美国特定的生产要素禀赋,美国纺织产业和服装产业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转型路径,转型后的美国纺织产业与进口产品依然偏向竞争性关系,美国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则形成了合作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西部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危机;以及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发展西部服装产业的对策:整合上游纺织企业,使之绿色环保符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设计水平,促进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服装企业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4.
正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广东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相比,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速度缓慢,金融危机的出现进一步暴露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步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行业发展阻力,应从打造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及中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在面临本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内外升级压力下,通过产业转移、产品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技术纺织品和时尚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虽然面临着与日本当年相似的升级压力,但也存在着相异特征如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等不如当年的日本。通过分析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经验教训,并对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本上扬正在侵削纺织服装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纺织服装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以品牌建设为主导,从开拓新市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材料、探索新制度等方面去寻求突破改革开放30年,浙江已从纺织服装小省,跨入了全国纺织服装大省行列,形成了宁波西装、杭州女装、温州休闲装、嘉兴毛针织服装、义乌衬衣及无缝内衣、湖州童装、嵊州领带、海宁装饰面料及皮草、绍兴化纤仿真面料和诸暨袜业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规模大、设备优、技术精、效益好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杉杉、申洲、巨鹰、茉织华、庄吉、森马、法派等。  相似文献   

8.
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龙 《科技和产业》2012,12(3):24-27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浙江省未来的定位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相关指标,分析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高带动能力"范围仅局限于包括自身在内的几个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正在逐步减弱,同时对全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因此,从产业关联角度可以认为浙江省不应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应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促进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方面,四川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威胁。文章采用SWOT方法分析表明,四川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吸引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落户四川,更好的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超越对数劳动要素成本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构建了2001-2012年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传统产业中典型行业纺织服装业的劳动效率进行测度,同时构建网络位置指标考察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深度对产业劳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将改变传统产业劳动效率改善的惯性路径,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劳动效率呈"倒U型"提升路径,加入全球生产网络初期,产业劳动效率有下降过程,随着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将推动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网络位置的提升,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劳动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国内大批纺织服装企业倒闭,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际需求持续低迷、国际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种影响演化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政府和纺织服装企业都应积极应对,变挑战为机遇,全面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     
两岸服装业加强产学研“联姻” 福建石狮举行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展现出两岸业界交流合作的一些新趋势:在全球纺织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两岸纺织服装业加紧“抱团取暖”,加强产学研“联姻”,携手促进纺织服装业由做产品转向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浅析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芳 《北方经济》2011,(8):33-34
"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为浙江纺织服装的出口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在面对发达国家合理的绿色贸易规则和不合理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时,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如何提升自己的绿色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浙江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现状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出发,试图探索一条提高浙江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阮美菊 《山东经济》2009,25(5):75-80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传统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生产制造的低端。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以及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显性比较优势出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本文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6):F0004-F0004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建立,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服装纺织类专业高职院校。学校由宁波市政府举办,以服装、纺织、艺术等专业为特色,立足宁波,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依托服装纺织产业,争创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6.
魏明 《宁波通讯》2012,(9):37-38
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宁波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领先全国的时尚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宁波服装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11年,宁波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23亿元,销售产值1184.38亿元,出口交货值432.74亿元,利税103.79亿元,其中利润74.65亿元。  相似文献   

17.
人类从发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到制作成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装早已不仅是人类赖以遮体御寒的工具,而且日益成为一种"包装".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和新面料的层出不穷,服装开始向时髦化、多功能和高科技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服装开始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服装原料的改进和生产工艺的革新,而且服装概念的内涵更丰富多采,导致其它许多新兴产业看好纺织品、成衣这个放之四海皆庞大的市场,纷纷将各种新设想、新技术运用在服装上,因为这其中的获利潜力实在是太大了.  相似文献   

18.
龚宏斌 《浙江经济》2004,(24):48-49
自由的保护主义将是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的重要特征。浙江的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簇群,但缺乏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如何应对后配额时代贸空前激烈的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是摆在浙江纺织服装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是受益与对外开放政策、率先崛起的且在国际上具有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山东省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外贸出口大省,纺织服装一直稳定在在出口前五名的,但在发展中仍存在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奉新,一个内陆省份人口小县,在本无纺织产业基础,无明显区位优势可言,亦无特别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却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及时抓住了纺织产业重心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机遇,并将此确定为区域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首,五年时间就壮大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