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连续阴雨天,棚内温度过低和光照不足,易造成黄瓜"化瓜"。通过喷施叶面肥,(1%红糖+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和适时揭盖草苫及适当放风等措施,可减少"化瓜"。高温: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高于18℃时,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增强,因营养消耗过多易产生"化瓜";高温还会影响雌花的形成,且易出现畸形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加强放  相似文献   

2.
瓜类蔬菜许多都是异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种容易杂交,在留种时要严格做好隔离工作。那么,在留种时各种瓜菜究竟留哪一个瓜好呢?一、黄瓜黄瓜植株上不同部位所留种瓜后代早熟性各不相同。第2个和第3个瓜的早熟性不如第1个瓜,但结第1个瓜时气温低,往往受粉不好,种子小而少,要进行人工授粉来提  相似文献   

3.
黄瓜产生畸形瓜、苦味瓜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产生畸形瓜、苦味瓜的原因及防治在大棚、温室栽培条件下,常因各种原因出现畸形怪状的黄瓜果实,其重量减轻,降低了黄瓜的商品率,造成很大的损失,常出现的畸形瓜有尖嘴瓜、大肚瓜、弯曲瓜、蜂腰瓜等,有时还出现苦味瓜。产生尖嘴瓜的原因是在棚、室早春栽培生产时...  相似文献   

4.
新泰密刺黄瓜新泰密刺黄瓜由内蒙古种子站1988年从山东省新泰市引进,经过四年在保护地内试验示范,表现生长势中等,瓜码密,瓜条深绿色,刺密,瓜把短,皮薄,质脆,商品性好,前期产量亩产2500~3000公斤,总产亩产10000~12000公斤。新泰密刺黄...  相似文献   

5.
黄瓜 一般可根据黄瓜早、晚熟同类型的要求选择种株。早熟品种应选第1雌花节位低、瓜码密、节间短、生长健壮的作种株。中、晚熟品种要选长势强壮、抗病性强、第1雌花出现节位和瓜码密度符合所选育品种特征的种株,并做好标记,每株可留一二条。选留种瓜的条件,应是正、长、直、上下粗细均匀、皮色果剌梭沟符合所选品种特征。中晚熟品种也可选腰瓜作种,并作好标记,要及时摘除种株上其余的瓜。当黄瓜种瓜果的果皮变成黄褐色,并有小的裂纹时,  相似文献   

6.
早春大棚黄瓜化瓜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冯国民早春大棚黄瓜栽培,一株瓜秧一般平均可结40-50条瓜,但真正能长成商品瓜的仅占33-50%,有50%以上的雌花不能形成商品瓜而被化掉,严重地影响早春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化瓜原因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高...  相似文献   

7.
正落蔓是黄瓜种植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含量并不强。给黄瓜落蔓尽管操作起来简单,但是仍然有不少瓜农因细节之处处理不到位,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如落蔓过低,功能叶片数量不足,影响膨瓜;落蔓时造成伤口,导致病害发生等。1.落蔓高度要适宜:落蔓时要注意保证足够的叶面积。当前,很多菜农管理着多个大棚,像落蔓、摘瓜等措施,常常雇工。由于雇工费用较高,为了减少支出,有的菜农一次性落蔓过低,以减少落蔓次数,导致功能叶片数不足,植株长势减弱,畸形  相似文献   

8.
栽培黄瓜只有多雌花、多结瓜、早结瓜,才能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所以,可在黄瓜育苗时采取以下方法来增多雌花: ——增施磷钾肥。在育苗前、  相似文献   

9.
由于大棚栽培黄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疯长”现象,植株只长秧不结瓜,从而严重地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控制温度。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保持在18℃左右。 二 抑制湿度。当棚内空气湿度超过85%时.应立即进行通风降温;傍晚如果气温在11-15℃时,大棚内应进行通风,以降低夜间棚内湿度,防止黄瓜“疯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黄瓜开花结果。 三、激素保瓜。在黄瓜花期用 100倍的保果灵激素点花和喷花,可使黄瓜多结瓜,保住瓜,并可以…  相似文献   

10.
无籽黄瓜     
无籽黄瓜一种瓜形美观、果肉丰厚、口感鲜美、品质上乘的无籽黄瓜,目前在山西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它是用国外温室黄瓜作为原始材料,选育出纯合度极高的全雌黄瓜亲本,并以我国的优质黄瓜作父本,配制出的杂种一代。它比普通品种提前一周左右结瓜,早期产量增产可达56—...  相似文献   

11.
黄瓜发生苦味,首先与品种有一定关系。一般叶色深绿的品种较叶色较浅的品种更易发生苦味瓜,如栽培措施不当则会加重苦味瓜的出现。如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坐瓜不整齐时,在侧枝、弱枝上结出的瓜易出现苦味,低温寡照、特别是连续阴天,黄瓜的根系活动受到损伤和障碍时,吸收的水分  相似文献   

12.
瓜是重要的农作物和食物资源,因其与粮为辅,又多便于制作贮藏,不少品种还可利用隙地、棚架种植生长,在农业种植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瓜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古时代北方瓜业比较兴盛,在上古文献中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迹。秦汉至隋唐时期,南北共同发展,甜瓜、瓠瓜、冬瓜、越瓜的种植比较兴盛,种植技术明显提高,品种信息急剧增加。五代、宋元以来,西瓜、丝瓜、南瓜等相继传入并迅猛发展,黄瓜的种植、食用明显改进,我们传统瓜业的品种结构基本形成。人们充分利用闲隙土地或空间见缝插针种植生产,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甜瓜、瓠、冬瓜、越瓜、哈密瓜五种本土原有瓜种,黄瓜、西瓜、丝瓜、南瓜四种外来物种在历史上相继出现,不断丰富我国瓜业资源,构成了我国瓜业演进拓展的生动历史。  相似文献   

13.
农大32号黄瓜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适合春夏露地栽培和保护地秋延后栽培的杂种一代。具有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瓜型好、品质优等特点。其结瓜性好 ,可多条瓜同时增大。平均瓜长35 -40厘米 ,单瓜重300 -400克 ,瓜型端直 ,轻棱、瘤刺密 ,皮色深绿 ,瓜头部无明显黄线 ,果肉厚 ,质地脆 ,风味好 ,商品性甚佳。露地栽培亩产5000公斤左右 ,秋延后栽培亩产3000 -4000公斤。华北地区 ,春、夏季露地栽培 ,自3月至6月底均可播种。农大32号黄瓜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截至11月22日,海南全省冬季瓜菜已播种87万亩,受灾较轻的乐东、三亚等市县已有400吨瓜菜上市出岛。记者从11月23日召开的海南省冬季瓜菜产销座谈会上获悉,瓜菜生产今冬有望实现"四个增加"。  相似文献   

15.
致富信息     
中农13号黄瓜(等五篇)中农13号黄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日光温室专用雌型三交种——中农13号黄瓜二该产品199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侧技强,回头瓜多。第一雌花站于主蔓2~3节,其后连续雌花,雌株率50%-80%。单性结果能力强,连续结果性好,可多条瓜同时生长,耐低温性强,在夜间10-12℃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早熟,从播种到站采摘62-70天。瓜长律形,瓜把深绿,有光泽,无花纺,瘤小,刺密,白刺、无棱,瓜长25-35厘米,瓜粗3.2厘米左右,单瓜重100-150克,肉厚、质…  相似文献   

16.
王权 《农家之友》2003,(19):19-19
园丰园6号黄瓜是广西继大面积推广种植津研、津春系列、中农8号黄瓜品种之后,近两年迅速为广大农户推广种植的优秀新品种,每包种子50克批发价格从20多元到目前高达50元。该品种从山西夏县引进广西,其主要特点是:杂交一代种,中早熟,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春季栽培第一瓜着生于第4节左右,瓜码较密,瓜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五瓜常吃到,小病不易靠。这“五瓜”指的就是黄瓜、丝瓜、南瓜、冬瓜和西瓜。一、黄瓜黄瓜以嫩瓜条供食用,含水量高达96%-98%,是瓜果蔬菜中最高的。炎夏季节,口燥舌干,一根黄瓜就使人口渴顿解,甘凉满口。它含的纤维素非常丰富,能促进肠蠕动,利于排...  相似文献   

18.
王笃兰 《农家之友》2013,(11):59-59
问:黄瓜在生长期经常会出现弯曲瓜、粗尾瓜及细尾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这些现象? 答:一般采取措施如下:合理密植,摘除下部的黄叶,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防止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降湿。增施有机肥,及时补施钾肥和硼肥。 黄瓜生育期间,特别在结瓜期,不能认为黄瓜喜肥水,就大量追肥、灌水,造成“跑秧”,更不能忽干、忽涝。在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时用免套膜袋配合壮瓜蒂灵进行喷施,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  相似文献   

19.
长丰 《农家之友》2004,(2):33-33
发病原因:有的农户所种的黄瓜只开雄花,而不开雌花,这就难以结瓜。据研究和实践证明,黄瓜只开雄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瓜植株体内细胞分裂失调所导致的.当黄瓜植株体枝叶藤蔓发育粗壮,就能增强其分蘖发叉能力,雌雄花也才能在同株体上均匀地开放,苦黄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藤蔓失调疯长,就会破坏黄瓜植株体的分枝能力,从而导致黄瓜植株只开雄花不开雌花,或只在蔓梢处开非常有限的几朵雌花。这样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收益。防治方法:防治黄瓜植株只开雄花不结瓜的要点,就是要严格控制瓜蔓疯长,保证黄瓜植株生长粗大健  相似文献   

20.
黄瓜加工法     
农友 《农家之友》2005,(6):37-37
腌黄瓜加工前先在瓜头及瓜身刺5-10个洞,便于瓜内水分流出,防酸腐。然后按每百公斤黄瓜下盐10公斤,以及含盐18%浓度的咸汤3公斤,一层瓜一层盐入缸腌制,每天翻缸1~2次。腌制2天后出缸挑选、分类,然后再分层下瓜下盐复腌。每100公斤黄瓜下盐10公斤,直至封缸灌满咸汤贮存,一般掩制15天即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