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晓军 《改革与开放》2013,(11):66-66,68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自身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提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激励办法和措施的建议,来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以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贾皙 《新西部(上)》2013,(10):128-128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传递正能量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成员不稳定、服务领域有限且缺乏综合保障等原因,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本文从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政策资金保障机制入手,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科 《新西部(上)》2016,(12):122-123
创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对于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实践育人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涵育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创建志愿服务基地品牌、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等方面着力,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从而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章洁 《理论观察》2015,(2):143-144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实践育人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需要从思想、组织、动力和质量等四个方面努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丰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其实效性。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从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系统化培训体系、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创新路径、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志愿者。  相似文献   

6.
辛延英  李霞 《魅力中国》2013,(22):171-171,229
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的中国社会需要新的养老力量。可以缓解养老资金不足和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全社会统一的志愿服务时数认证和转接手续,影响大学生离校后持续参与的积极性。也需要政府购买服务进行鼓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7.
康翔 《改革与开放》2012,(4):130-131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成为阻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一道屏障,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成为实现志愿服务合作共赢重要出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究出通过加强志愿者甄选与培训,转变志愿者组织管理方式等途径转变与淡化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扶贫攻坚背景下大学生志愿帮扶创新发展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志愿帮扶项目支持性相对不够以及发展机制相对不完善,是扶贫攻坚背景下大学生志愿帮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帮扶服务体系及强化大学生志愿帮扶服务保障机制,是扶贫攻坚背景下大学生志愿帮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活动开展的关键内容,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是高校实践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的实践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本文在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的物质保障薄弱、管理评价不完善、志愿者自我实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构成了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域、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和建设作为外部的保障机制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志愿精神是当今时代的新兴潮流,对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培育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志愿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来发挥推动志愿精神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着组织招募形式单一、志愿服务培训不足、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制度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建立和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路径是:规范招募机制,健全培训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支持保障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有助于培养乡村振兴的后备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使用、涵育大学生的乡土情怀,还有助于更好发挥志愿者服务力量,缩小地区间人力资源差距。文章考察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江苏省地方项目人才培养实践,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养人才主体责任意识淡薄、保障机制效应不突出、就业政策支持资源匮乏等问题。鉴于此,提出强化人才培养单位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与高校的德育工作可以互为补充。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路径主要是: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引导志愿服务;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加快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建志愿服务评估体系,推动志愿活动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地蓬勃发展,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数量和形式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志愿组织建设不完善、后期宣传工作不到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分析,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志愿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问题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不少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化体系中,即"志愿服务学分化",旨在通过学分形式引导大学生投身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并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可以对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消化与吸收。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项目,对学生开展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做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宣传动员和总结,拓展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而目前我国的志愿养老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参与志愿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以及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之道,以期打造一支有规模的专业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者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文章建议,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等提出相应对策,可以实现机构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于志愿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落实人民主体思想的表现,同时体现了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人的自由发展需求相一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的志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为例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以专业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为路径建立以专业为依托的志愿服务制度,并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