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南楠 《魅力中国》2011,(1):270-270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彰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与建构。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客体性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主体性的客体。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互联网背景下对网络行为主体所开展的思想教育、价值塑造和政治引领工作。网络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网络信息传播所特有的技术理性,规约甚而控制网络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根据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向度,消解网络思政的技术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导意识形态间的内在张力,主要应该从强化中国网络话语的思想统领、突出主导意识形态解释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重视网络文化创新和内容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性的人,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主体,只有这两种主体参与的过程才是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实现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挑战并带来机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抓好以下几点:转变观念,实现学生主体性教育理念;优化资源,创造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新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5.
徐峰 《重庆与世界》2016,(46):105-108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下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滞后、网络信息监管能力弱化等方面的挑战。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从加强思想引导、落实队伍建设、加快阵地构筑、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建云 《魅力中国》2010,(35):211-2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问题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日渐增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列举学术界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观点的同时,肯定了双主体说观点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的总结,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许荣 《改革与开放》2016,(18):62-63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增加吸引力、新途径、信息量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教育方式、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舆论环境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带来挑战.我们要采取提升主体吸引力、增强客体认同感、加强网络管理安全以及预防网络风险忧患等措施,来稳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从而更好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互动性不足、可视性不高、精准性不够、开放性不强等缺陷与不足。互联网思维呈现出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参与、主体性体验等特点,其强调的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开放思维等思维方式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借鉴用户思维增强教育对象主体性;二是借鉴简约思维实现教育内容可视性;三是借鉴跨界思维打造教育环境融合性;四是借鉴大数据思维提升教育效果精准性;五是借鉴开放思维强化教育空间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主导性边缘化、人文性遮蔽等不良倾向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为此,要依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域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基本范畴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起着理论引导和现实支撑的重要作用。笔者把思想政治基本范畴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载体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耀辉  胡澜 《改革与开放》2013,(12):149-150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及结构等的总称,它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大学生)和主体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具体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培养一支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加强培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网络领袖(评论员、引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于当代青年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大影响力,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增强实效,必须辩证发展。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优势,在增强可控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性、增值性;在广泛占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延展性;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嵌入性、活泼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又在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是全社会思想教育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思想教育发展的历程,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该如何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增强网络思想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于当代青年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大影响力,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增强实效,必须辩证发展.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优势,在增强可控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性、增值性;在广泛占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延展性;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嵌入性、活泼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所教授的社会思想政治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主体间性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的改变,进而影响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及教育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广泛调研和总结本校思政教育网站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网络思政教育者网络素质不高,网络思政教育者教育观念不能适应要求,网络思政教育载体知名度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参与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新网络思政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8.
李成臻 《魅力中国》2009,(12):137-13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在分析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扩大开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多方面的背景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要实现培养主体人、创新人、自由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廖颖 《理论观察》2012,(2):144-146
后喻文化构筑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文化教育环境,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社会环境分隔和主体单一化倾向两大缺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建立主体间性教育模式、构筑共同话语环境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方面予以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性问题,这不仅是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面对的新命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以及捍卫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形势所需是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现实境遇。以"三全育人"为统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提高思政课质量、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等是目前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难题,应进一步改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解决当前的问题以实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