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鳝的运输     
<正> 黄鳝的生命力很强,其口腔和喉腔的内壁表皮布满微血管网,通过口咽腔内壁表皮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如在浅水中,竖直身体的全部,将胸部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黄鳝起捕后不易死亡,便于长途运输。 黄鳝的运输方法根据运输数量的多少和交通情况,分别采用干湿法运输、带水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和活水船或机帆船运输等。  相似文献   

2.
症状:多发于高温闷热季节,气压低,水面高温,黄鳝无法探头呼吸空气.造成肌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致缺氧。黄鳝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孪颤抖。一般3—7日后陆续死亡。  相似文献   

3.
泥鳅的运输     
<正>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它有3种呼吸方法:除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呼吸和肠呼吸。一旦遇到水中溶氧不足,它就浮到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泥鳅在溶氧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 泥鳅和黄鳝、鳗鲡一样,具有皮肤呼吸能力和体表粘液,所以运输方法基本相同。 (一)泥鳅苗种的运输 泥鳅苗种可用木桶、帆布桶等敞口容器运输,也可用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 1、泥鳅苗种运输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溶解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上的意义。(一)急性影响——窒息死亡。当水中溶氧过低时,鱼、虾就会游向水面,呼吸表面溶解,严重时则吞咽空气,这一现象称为"浮头"。如果溶氧继续缺乏,达到溶氧上限值则会引起鱼虾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 鱼类等水产品在越冬期间,常常因条件缺陷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直接死亡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近几年常发生的问题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越冬期间的常见问题1、缺氧 冬季鱼类虽然摄食、活动量减少,但仍需要一定的溶氧来维持缓慢的呼吸。水中的溶氧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来补给。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池塘水面一旦结冰,空气中的氧气就不能溶于鱼塘中,如果遇到大雪覆盖于冰面,尤其  相似文献   

6.
<正> 1997年11月—甲鱼养殖单位购进600公斤甲鱼,平均规格为0.6公斤。11日开始死亡,13日死亡数量达到30只,我们去现场进行了调查,病甲鱼主要症状有:①死亡的吸水后,漂浮于水面,身上泥多,但无伤残。②水中的甲鱼到水面上的呼吸次数增多,并像鸭子掉在水面上,站立游泳。③钻干沙的甲鱼数  相似文献   

7.
近来,全国多地遭遇“雾霾锁城”。面对这样的困境,呼吸新鲜的空气已经不仅是日常需求,更是一种调节身心的活动。在大气污染逐渐严重的情况下,PM2.5让人们对“好空气”的需求也变得异常紧迫。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节假日出游,寻找空气清新的“天然氧吧”,拥抱自然,尽情呼吸,开始一场追逐好空气的旅程。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记载,世界上的蜘蛛约有三万余种,分属于66个科,在我国生存的有39科,约3000种左右。最大的蜘蛛体长达9厘米,最小的仅1毫米左右。 蜘蛛全身是宝,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蜘蛛入药,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较详  相似文献   

9.
1、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入水:从理论上讲.只要水中溶氧未达到饱和,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不断地向水中溶解,直至饱和为止。由于水表面张力大,密度高,这种溶解速度极慢,数量极微,一般只限于水表层。对于深度较大,缺乏上下对流的静止水体.单靠空气溶解增氧几乎没有实际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即使是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湍流,扩大空气与水面接触的鱼池.空气溶于水中的氧气也不过占1%—3%.  相似文献   

10.
鱼塘养鸭鱼肥鸭壮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有许多好处: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于好动,在水面不停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不断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  相似文献   

11.
我叫刘惠敏,是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村的农家女,靠养蛇起家,又是国内最早从事蜘蛛养殖的人,全国很多家报刊电台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几年来,我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名求富者,并帮他们选择了致富项目。近段时间,有关蜘蛛的养殖被炒得沸沸扬扬,有的甚至不惜巨资在报刊电台大做广告,说养蜘蛛如何如何能赚钱,有很多人把我当做蜘蛛界的权威,纷纷来信询问蜘蛛是否好养,价值何在?发展前景如何?说实话,面对当前蜘蛛的炒种和盲目发展,我深感忧虑。蜘蛛养殖是一门新兴的养殖业。前几年我在蛇毒交易中了解到某些科研单位需要蜘蛛…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池溶氧量的测定方法和步骤1、水样的采集。必须用采水瓶采集水样,采水的方法如下:(1)将采水瓶沉入水底,提拉细绳使乳胶管从长玻璃管上端脱离,并轻轻拉直以便排出瓶中空气,这时,可见有气泡从水面冒出,到不见气泡冒出时说明采水瓶内已灌满池水,将采水瓶提出水面。(2)把乳胶管一端套在长玻璃管上,另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获得池塘养鱼高产,实行混养密放后,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呼吸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它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随着气温升高和鱼类的生长,这样的池塘往往容易出现水中氧气不足。当缺氧严重,鱼类浮向水面呼吸,此时,如不及  相似文献   

14.
幽默漫画     
《农家之友》2011,(12):62-62
穿好鞋谁去买烟?蛇,蚂蚁,蜘蛛,蜈蚣几个人在家里搓麻将。8圈之后,烟抽完了。大家商量让谁去买烟。蛇说:我没脚,我不去,让蚂蚁去。蚂蚁说:蜘蛛八只脚,比我的多,让蜘蛛去。蜘蛛说:我的脚再多也比不过蜈蚣大哥呀,让蜈蚣  相似文献   

15.
<正> 鱼类浮头是指水中缺氧,鱼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活动,被迫浮到水面,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会大批窒息死亡、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巡塘检查、以防浮头。  相似文献   

16.
无题     
蜘蛛很不满意地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我娶蜜蜂?蜘蛛妈妈说: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蜘蛛说:可是我比较喜欢蚊子。蜘蛛妈妈说:不要再想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乌鳢的习性、食性与生长 1、习性:乌鳢喜生活在水草茂盛、水流缓慢的水体中,对水质、水温等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在水中缺氧情况下,它可以将头部露出水面,通过鳃的辅助呼吸器官呼吸空气。它对水温的适应性也很广,从冬季接近0℃的水温到夏季39℃—40℃水温中都能生活。 2、食性:乌鳢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鱼期,以桡足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成鱼阶段,以水生昆虫、小虾、蝌蚪、小型鱼类为食。乌鳢可吞食自身体长2/3以下的鱼类,同时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鲜活饲料系数一般为4—5。  相似文献   

18.
非洲有一种怕水的鱼.这种鱼如果被水淹没它的头部,不消两、三分钟,就会窒息而死.原来这种鱼的呼吸器官与陆栖动物相似,只能把头浮在水面上保持呼吸,它从不沉入水中.当地人叫它为“浮鱼”.  相似文献   

19.
蜘蛛和蜜蜂订婚了,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娶蜜蜂?”蜘蛛的妈妈说:“蜜蜂是吵了一点, 但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蜜蜂也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嫁给蜘蛛呢?”蜜蜂的妈妈说:“蜘蛛是丑了一点, 但人家好歹也是搞网络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精养鱼池在夏秋季节(特别是秋天)的清晨和傍晚鱼类常不能维持正常呼吸活动而被迫浮到水面张口吸气,甚至在人为的惊扰下都不下沉,这就是俗称的“浮头”重则“泛塘”,如不及时抢救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