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辰 《魅力中国》2014,(15):302-302
隐名股东问题在我国由来己久,而我国现行法律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及其法律地位的规定并不完善,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纠纷的处理方式比较混乱。为了更好的处理此类案件,本文试从与隐名股东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入手,结合我国的法律规定,通过分析论证,进一步完善我国隐名股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田颖 《天津经济》2014,(7):48-50
隐名股东在我国的公司法律实践中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公司法诉讼中,对于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公司法律纠纷的首要条件,随着隐名投资的大量出现,隐名出资人的利益保护,隐名出资人的资格认定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法立法实践中对于股东资格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造成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指引.本文意在通过对当前公司法立法现状进行剖析,结合理论和审判实践,试图探究一种合理的标准,对于隐名股东资格进行认定,来解决司法实践困扰,平衡市场主体利益,稳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未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导致股东资格认定纠纷经常发生。笔者分析了股东资格取得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以及认定股东资格的几个基本原则,认为对此类纠纷应视两种情况作不同处理:为行使股东权利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视实质要件而定;要求出资者承担义务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则视形式要件而定。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未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导致股东资格认定纠纷经常发生.笔者分析了股东资格取得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以及认定股东资格的几个基本原则,认为对此类纠纷应视两种情况作不同处理:为行使股东权利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视实质要件而定;要求出资者承担义务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则视形式要件而定.  相似文献   

5.
有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纠纷在公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实践中往往采取出资、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记载、工商登记等多样的标准来确定股东的资格。这些标准的不统一,影响公司法的可预测性和权威性。文章遵循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认为既然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系列合同的链接,那么对股东资格的认定上也应坚持合同进路。  相似文献   

6.
张杨 《辽宁经济》2006,(1):89-89
股权是公司的投资人基于股东资格,依照公司法律制度和公司自身章程的规定,在公司中享有以财产为核心的权利。股东投资的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转让股权能比继续持股获得更多利益时.股东当然选择转让股权.因此.各国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均赋予了股东自由转让股权的权利。但是任何权利行使都有自己的边界,股权转让也不例外。在实践当中,股权转让纠纷时常发生.主要是由于股权瑕疵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李留霖 《南方经济》2004,(10):22-24
由于公司立法不完善,司法实践中认定有限责任公司挂名股东的资格与责任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司法判决极不统一。当前的司法实践应从现代公司法的精神出发,区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挂名的各种情况,对挂名股东的资格与责任进行准确地认定。同时公司法的修改也应考虑建立挂名股东资格与责任认定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8.
公司资本瑕疵引发法律争议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实行法定资本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和验资制度。出资瑕疵行为违反了公司资本充实原则,抽逃出资行为则违背了公司资本维持原则。当这两种资本瑕疵行为存在时,会引起一系列法律纠纷。其中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范围以及股东补资的法律后果如何确定,股东身份和股东权纠纷、股份转让纠纷中的有关问题,目前都还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对此,应从《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出发,对公司、股东以及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它权利的基础,但是由于立法不够完备,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有关股东知情权定义及外延的诸多争议,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诸如股东资格、"正当目的"认定以及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问题。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我国现有的知情权体系出发,从立法层面限制查阅主体持股比例和时间、阐明"正当目的"的一般含义、采取概括式和列举式方式规定查阅对象、区分公司类型完善质询权相关规定以及分梯度列举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期建立完善的股东知情权体系,保障股东知情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0.
车丽 《魅力中国》2011,(11):377-377
股东大会决议是指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依照职权对所议事项作出的决议,公司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股东大会作为不当,导致做出有瑕疵的股东大会决议的情形,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会侵害部分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也会对公司客户等第三人造成不良影响,有必要诉诸法律,寻求司法救济。本文中的案例便是一起有关违法股东大会决议引起的无效判决,本文将在分析该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司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违法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公司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晋京 《特区经济》2008,13(2):99-101
学术界对公司的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的定义均有较大的争议,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很好的厘清。但公司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问题,不仅具有理论,而且具有实践意义,而中国2005年《公司法》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文章对此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股权的财产性决定了股权继承的可行性,但股东资格却具有典型的人身权属性,不能像财产权一样由继承人继承.为了维护有限公司和继承人的利益,股权的继承人可以通过履行一定的程序取得股东资格.在办理股权继承公证和解决股东资格问题时,要运用法律理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办理.  相似文献   

13.
舒彤 《新西部(上)》2010,(2):94-94,96
股权的财产性决定了股权继承的可行性,但股东资格却具有典型的人身权属性,不能像财产权一样由继承人继承。为了维护有限公司和继承人的利益,股权的继承人可以通过履行一定的程序取得股东资格。在办理股权继承公证和解决股东资格问题时,要运用法律理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办理。  相似文献   

14.
庄文敏  苗淼 《特区经济》2004,(9):161-161
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公司投资人取得和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资格。这决定了确定股东资格的标致性程序十分重要。一般而言,确定股东资格的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缴纳出资、取得持股(出资)证明和签署公司章程是确定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在法律纠纷中可以作为实质性证据,而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的记载只是确定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也可以作为形式性证据使用。在公司实务中,存在  相似文献   

15.
赵嫚 《北方经济》2012,(5):100-101
一、引言 我国公司属于典型的"一股独大"式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司空见惯,而我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更使得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无法得到很好的抑制。在我国,中小股东保护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密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开制度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的确立,目的是为了规范要约人与目标公司管理部门,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文章从公司收购信息公开的经济和法律角度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作出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7.
对于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上,存在意思主义、外观主义和折中主义的争议;在对股东资格认定的具体要素上,存在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的争议。文章在对上述争议进行详细评析后,提出在股东对内主张股东权利时,股东名册或公司章程具有依据性的作用或功能;在涉及第三人时,工商登记具有最终的宣示性效力。  相似文献   

18.
李晓霖  周海博 《特区经济》2010,(10):115-117
股权本质上是一种财产权,其中自益权直接体现财产属性,是股权作为继承客体的最基本条件,共益权间接体现出财产价值,不影响股权成为继承客体。股权与股东资格同时产生,是同一个取得股份法律关系的两个要素。而且股东资格本身具有的身份性不同于人身权,继承股东资格并不意味着继承死亡股东的职务。股东资格完全可以依继承事实而取得。作为公司人合性合理表达的信赖关系并不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其决定性因素在于利益。因而,人合性不能阻却继承人依继承事实取得股东资格。  相似文献   

19.
董芳  丁丽  黎娟 《特区经济》2005,(6):99-100
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指各民事主体作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和地位,具有股东资格就意味着一方面有权享有股东应当享有的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如收益权、参与经营管理权、股份转让权等;另一方面,具有股东资格也意味着需要承担股东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主要指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村民资格纠纷主要表现为村自治体取消或者不赋予相关人员村民资格而产生的纠纷,以及一些村在集体财产分配中产生的纠纷。它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村民自治的进程,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解决此类纠纷是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而且解决村民资格纠纷的路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