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沙 《数据》2002,(1):4-6
2001年是迈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我们通过编制统计改革与统计现代化建设"十五"规划工作,达到了统一全市政府统计部门的认识,明确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理清今后五年主要工作思路的目的.现将我们的编制过程及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士龙 《数据》2001,(4):5-5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继全市统计工作会议后,海淀、朝阳、东城、西城、丰台、门头沟、密云等区县先后召开统计工作会议,部署本区域的统计工作.在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各区县结合实际,客观分析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各区县政府及市统计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童步 《数据》2001,(2):5-5
2001年,新世纪的开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改革仍是今年全市统计工作的主旋律,围绕这一主旋律,代表们积极进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据》2001,(5)
为做好<北京市统计工作"十五"规划>(以下称<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局党组的要求,<规划>课题组的部分同志于3月21至28日,赴广东、上海等兄弟统计局进行工作考察,通过座谈和参观,学习了解了他们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他们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认真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军 《数据》2001,(4):10-10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社区的领导和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在"十五"规划纲要中,社区建设问题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在此形势下,社区统计问题已引起统计部门的关注.近日,记者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6.
实施"四五"普法规划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法制保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以德治国的客观需要,是计划、物价部门在新时期转变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迫切要求.目前,我们有一些重要的职能还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依据,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日益成为影响我们工作的主要障碍.各级计划、物价部门只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系统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才能切实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7.
眼光向前,统筹规划 实施人才战略,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必须重视人才开发的统筹规划.为此,我们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在全面分析研究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牡丹江市2001-2005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十五"期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为保证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并筹建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全市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从而为保证整个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潘璠 《数据》2001,(12):4-5
根据市政府"京政发[2000]38号"文件的要求,经过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地统计"改革按计划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一年一度的统计年、定报工作周期开始的时候,有必要对改革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小结,以便再接再厉,确保"在地统计"改革取得最后成功.  相似文献   

9.
方玺 《数据》2003,(11):27-28
2003年度统计年报工作已于近日拉开序幕.年报工作作为统计业务工作的"试金石",得到了全市各专业统计系统的高度重视,规范年报数据逐级审核制度,完善年报数据质量已成为市局数据评估制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年报工作中精密策划、周密安排、细致培训、状态稳定、心态平和已经成为每年全市统计年报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笔者总结了门头沟区2001年年报工作被评为"全市第一名"的几点实践经验,特提出以下年报工作"八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在地统计"改革已进入"双轨制"报送阶段.通过各区县统计局和市统计局各专业处的积极努力以及中央、市属单位的支持配合,第一个月的报送情况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从单位(企业)上报率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房地产开发业普遍较高;从数据衔接情况看,房地产开发月报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纪惠轩 《数据》2002,(5):34-36
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的统计工作就边为此服务边进行建设.国家统计局第一任局长薛暮桥在1957年总结五年来全国统计工作成就时说,我们已经从无到有地"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统计工作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同样,北京市统计局在"一五"时期也是创业的五年,辉煌的五年.  相似文献   

12.
(一)要切实做好"十五"形势的分析 从宏观上看,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规划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就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影响.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十五"与"九五"时期不同,宏观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制定"十五"计划要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3.
"十五"规划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条件下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经过全体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各部门编制了100多个中长期规划,省、地(市)两级政府则编制了5300多个中长期规划.这些规划既有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综合性规划,如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十五"计划纲要;也有以某些行业或领域为对象编制的一些专项规划,诸如中国铁路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以及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一系列行业规划等;还有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对象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如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等.这些不同种类的规划在不同领域、从不同方面对国家或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面临着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建立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新经济,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士龙 《数据》2001,(5):18-18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在地统计",是21世纪开局年北京市统计工作的"重头戏",这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足以说明其重要意义.而区县、街乡统计机构无疑是这一"重头戏"的主角.据统计,实行"在地统计",市统计局将下放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到区县,已接近任务饱和的街乡统计机构处于这一变革的最前沿,受到的压力与负担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区县机构改革即将拉开帷幕,一个要增,一个要减,如何应对.2000年12月26日,市政府38号文件明确指出,在机构改革中,要保证街、乡(镇)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稳定.为此,各区县统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么对此问题,业内人士是如何认识和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16.
柳纪纲 《数据》2002,(2):1-1
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统计部门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根本所在.近几年来,北京市各级统计部门始终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坚持从自身做起,从思想教育、环境改善、体制创新、方法改革和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反映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搞准统计数据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德顺 《数据》2002,(7):35-36,25
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北京市统计工作,在进入调整时期后,全市各行业的基层单位和主管部门一般均能按时编报各种统计报表.北京市统计局除按时汇总上报国家报表外,还能根据地方党政领导需要,编制各项统计资料.但经1964年"拆庙搬神",使统计工作受到冲击.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市统计工作遭到了建局以来最大的破坏.在这一时期,北京市统计局机构虽幸存,但同志们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对改革的简要回顾与评价 这次"在地统计"改革,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思想准备.自2000年上半年,市统计局开始就"在地统计"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同年11月第90次市长办公会作出了改革本市统计管理制度的决定.此后,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本市统计管理制度的通知》(京政发[2000]38号).2001年1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进行"在地统计"改革动员部署,改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宜宾市是全国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在规划编制理念、方法、内容、体系和规划实施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的实施已经结束,那么"十五"计划的总体实施情况如何?"十五"期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如何?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否达到?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十五"计划的哪些规划目标没有预期实现?其导致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对"十五"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并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必要对"十五"计划提出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