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基本遵循。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将城市老旧社区的人本需求分析要素化,以保证更新目标的可达性与实践引领作用的实现。研究认为,共同生产的基础和价值追求契合城市更新中“以人为本”的内在机理,“三问于民”、共同缔造构成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本质要求与行动纲领;培养社区意识、以内生动力涵养公共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有助于构建社区现代化治理的长效机制,维护社区发展与更新的可持续性;而适老性无障碍改造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等的实施,在凸显人文关怀的同时实际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实施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发达国家,协作规划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发展项目,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市再开发的深入,我国城市存量空间发展模式已从释放土地资源为主的物质性更新,转入综合性的社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州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参与下的微更新实践,展现出多元主体协作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萌芽,并显示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目标延展,即从物质空间改造拓展至包含社会经济、历史文脉、空间环境等在内的多维度更新。通过梳理中西方社区更新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由土地价值、地方知识、社会资本与社区善治四个维度构成的社区协作体系,并以永庆片区、泮塘五约与深井社区三个社区微更新案例为实证对象,探索适合我国的社区更新与治理新路径。研究进一步提出建立社区更新协作体系、完善地方知识众筹机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策略,最终实现“共智共策共享”模式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更新是存量优化转型时期中国城市更新的重要领域。在全面解读当前城市社区更新面对的主要矛盾、传统住区规划的困境、社区规划转型方向的基础上,剖析了情景规划的概念、特征及其作为城市社区更新规划途径的必要性。探索了“问题辨析—情景构建—情景评估与决策”三阶段,“表述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改变模型—影响模型—决策模型”六步骤的方法论框架。并以北京“回天地区”的TE社区开放空间更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社区规划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城市社区更新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社区更新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在已有文献和实践整理的基础上,对社区更新进行回顾,梳理发展演进脉络,有助于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政策法规和城镇发展历程,将社区更新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社会背景、政策法规、实践探索、学术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出各阶段社区更新的基本特征。最后在历史演进和实践理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区更新理论,采取多元主体更新模式,开展科学可行的更新实践,进行跨学科的社区更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旧城更新思想方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旧城更新过程存在的深层问题,阐明了旧城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城市活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关系。从社会、文化、地域空间、功能、传承与认同等多视角归纳总结了旧城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协调的旧城更新思想。并从建立目标广泛、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物质规划相协调的规划机制,原住居民与复合化功能,有机更新与循序渐进,以人为本与社区理念引入五个方面提出了旧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在更新的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不仅需要传递传统的城市精神文化,还需要吸引多样的人群来丰富现代化的城市精神生活空间。然而传统的城市更新往往周期漫长,相比之下,定制化社区模块——插入式的城市更新方式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文章引入“定制化社区模块”的设计理念,结合模数体系从空间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现有的居住方式进行更新,同时将共享空间置入旧的社区中,使城市更新可以解决现有的矛盾,重新激发城市的活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然而现代社区文化建设遭遇资源匮乏、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足等困境,本文在对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工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文化建设应该运用科学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介入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评估、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以及促进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等方面,从而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居住功能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其时空分异格局与模式直接影响了住房供需、职住平衡及群体层级分化等关键问题。既有研究缺乏从居住功能细分类视角运用细粒度、长时间序列数据对居住时空演进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亦鲜有基于居住空间类型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和探索。首先判定了居住功能更新的时空分异阶段:中心城区改建均衡,多中心商品房建设,外建内改,中心城区社区更新、社区更新外延与城郊保障房兴建。尔后,探究了镇街尺度的演化热点并综合凝练六类居住空间更新模式:社区更新主导模式、保障房主导模式、混住房主导模式、商品房主导模式、组合建设模式、改建一体模式。最后,归因分析发现商品房和混住房布局受人口分布、区位与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强烈,政策影响对于其建设分布有宏观引导作用;保障房建设强度以及分布主要受住房保障政策的作用;人口分布以及社区属性是社区更新的原始推动力;大事件触媒对居住功能总体演化会产生阶段性强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三个城市的24所学校和18个社区就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并对殷行街道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分管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对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都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学校利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健身指导、参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帮助社区进行体质监测、到社区宣传体育文化健康知识等。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社区共享同时也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员工素质,为学校自身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对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玉顺 《价值工程》2012,31(3):53-54
在回顾我国既往旧城住区更新思路的基础上,以六榕寺社区更新为例,探讨街道空间在社区更新的重要性,通过整体性、人性化、可步行和文化性的街道空间的营造达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纪文  纪慧玲  顾柳 《价值工程》2010,29(14):244-245
社区工作者是指专业从事社区工作,以社区工作为职业的人员,目前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知识理念越高的要求,社区工作者文化水平、综合能力、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提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补充技能,增长才干,使学有所成、用有所长、做有所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现阶段的社区工作者更强调必须具有社区工作专业教育背景,以社区工作为职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逐步从中心式建设发展到社区建设,社会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促进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成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论文结合山东省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济南市老城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提出科学合理且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由城市拼贴的概念入手,阐明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的历史有直接的联系,进而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其拼贴现象与历史的关系.在进行城市历史保护更新工作时,首先应该对旧区的城市拼贴现象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承认旧区的拼贴现象本身就是旧区最大的风貌与特色,针对具体的保护与更新目标,对构成拼贴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倡小规模的、动态的、拼贴式的更新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可适应性与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利益的维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旧城更新中基本矛盾的分析,指出了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面临的失去家园及谋生环境,失去原有社会经济网络的困境,并从经济、社会、物质环境、政策法规等层面提出了维护旧区低收入居民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与更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工业城市更新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的前沿性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城市已开展或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老工业城市更新。论文从国际工业化进程总结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与更新的主要趋向,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老工业城市更新的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老工业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模式选择、评价体系以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老工业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旧城区分野发展是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结构形态上的通常表现。旧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旧城区乃至旧城的更新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实,旧城区之为旧,根源在于内部的产业不再具有竞争力,城区缺乏活力,在社会文化上则呈现为资源流失、人口老化等症状。鉴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现实,并参酌旧城区的城市基础以及社会生态,确定在旧城区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以此作为旧城区的战略定位,或许是旧城区寻求全面突破的一种根本方法。为此,需要对旧城区进行适当的物理和社会空间重整,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建波  张京祥 《城市问题》2003,(5):68-71,49
通过对中西方近现代 (二战 )以来城市更新发展演化的回顾与梳理 ,对中西方城市更新作了比较研究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提出了新时期城市更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外生态社区能源及技术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区是一种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为目的的聚居单元。其在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努力,使其成为构建理想人居的重要模式,对其研究将有益于我国和谐居住区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社区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生态社区在开发可再生能源、运用生态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探究其成功经验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