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聚经济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其生产的本地化特征并没有因生产过程的分散而下降,产业集聚区显著的邻近效应与社会化效应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创新经济学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通过对知识溢出的分类、途径、动力机制等内容的阐述,分析了知识溢出与集聚产业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很大进展,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将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空间。本文以转向空间研究的知识溢出为主题,考察了知识溢出的空间约束、影响机制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和创新与知识溢出的空间分布理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选择"集聚区"发展的路径模式,从而获得规模效益和溢出效益。通过分析知识溢出的类型和机制,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以产业间的MAR溢出为主,依靠人员流动、集聚区内部非正式交流进行知识传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各创意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知识溢出的路径对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该营造能够吸引核心创意人才的产业环境、鼓励创意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创造多种多样的跨区知识流动路径,以不断完善和创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和集聚区间的知识流动路径,推进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增强产业集聚的规模和竞争力,最终为知识溢出创造更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4.
杨晓丽 《商业科技》2014,(19):192-195
金融集聚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无论自发形成还是政府引导,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结合空间计量方法都可以从更宽广的视角分析金融集聚的发展机理。空间滞后模型解释了金融集聚的空间特征,空间误差模型则对金融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这种效应表现在知识溢出和创新驱动上,也存在反向回馈的可能。未来研究可以结合金融产业的特性和典型目标区域的情况,更加合理地确定空间权重以反映地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融入时间维度的特征对金融集聚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知识溢出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地理因素影响的知识溢出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动力源泉。利用空间距离聚集度指标,对区域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形成、集群分布及集群强弱和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知识的空间根植性决定了知识溢出倾向于在一定空间实现区位极化。企业的地理集聚和区域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向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的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路径之一。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外部性也逐步显现。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本地区创新,但对邻近地区创新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其中,支持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创新水平,其空间溢出效果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步衰减。基础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会对邻近地区创新产生"虹吸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当空间距离达到750km时,均呈现正向空间溢出。因此,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不仅需要差别化和精细化管理,还需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信息传递速率,推动产业间多样化协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视角,采用科技人才区位熵系数测度京津冀"创新三角区"(中关村、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科技人才集聚程度,并实证考察其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创新三角区"科技人才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和空间溢出效应;以邻接矩阵和经济矩阵为基础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显示,京津冀"创新三角区"科技人才聚集具...  相似文献   

8.
知识溢出促进收益递增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和经验研究转向对知识溢出的地理性关注,这说明知识溢出、创新行为的地理集聚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知识溢出的不同类型、知识溢出的空间维度、知识溢出的地理机制及结构条件等角度,分析知识溢出的局域性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资源与创新活动空间集聚指数进行测算,比较全省各地级城市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差异,并通过计算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黑龙江省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构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溢出效应计量模型,考察相关影响因素对科技创新溢出效应的贡献度,科技创新R&D资本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呈现上升趋势,而科技创新人员投入的重要性日趋减弱.为增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与要素调整与配置效率,应鼓励不同行业资金融合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资金结构,逐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筹集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跨越边界的集聚:空间特征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产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跨越行政边界连续集聚的新态势.针对传统集聚指标无法捕捉中国产业跨边界连续成片的集聚现象,本文选择DO指数测度了2008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在连续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并进一步探索了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存在形式.结果表明:44%的制造业行业是显著集聚的,且集聚的空间尺度大都在0~300km范围内.其中,大企业在短距离范围内高度集聚,并推动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地理集中,而小企业集聚发生的空间尺度较大,且促进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空间集聚.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空间外部性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具有地理衰减特征,尤其是知识技术溢出,仅在100km范围内发挥作用;而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作用呈现空间增强趋势,并在短距离范围内抑制了空间外部性的有效溢出.本文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全貌,为有效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和合理布局奠定了基础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产业集聚在总体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现象;从区域角度看,东中部、中西部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均作用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科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优化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创新集群内涵特征及内部知识溢出特点,改进Bart-Caniels空间知识溢出模型(BC模型),在潜在与实际知识溢出互动关系框架下,引入技术扩散、行业距离、社会成本因子,从各因子知识溢出机理方面探讨了集群因子作用形式.并分别从宏观、中观角度构建了创新集群知识溢出数理模型,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DMSP/OLS夜间灯光校正数据代替GDP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波特假说"进行经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特征,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但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补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引起广泛重视.对于邻近区域来说,推动跨区域合作形成的要素已经由传统要素转化为创新要素,形成跨区域创新合作.跨区域创新合作由微观上的区际知识溢出及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和宏观上毗邻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推动形成,最终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推动跨区域创新合作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6.
张舒淏 《商》2014,(43):267-267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产业集聚影响技术溢出的传导路径的行文思路,系统的解释了产业集聚是如何影响技术溢出的,以及技术溢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以及逆向结果。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企业吸收能力的名词,阐明了技术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在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创新绩效在我国产业集聚区顺利提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模型,考察高端服务业空间分布、空间溢出对工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发现三者间呈U型曲线关系,即当区域间空间溢出的强度保持不变时,高端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推动工业的加速升级;而提升高端服务业空间外溢强度,可以全面提高整个经济体工业升级速度。进一步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空间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工业升级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中国高端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在省域间没能对工业升级产生促进作用,甚至拖累了工业升级的速度,但在时间层面上显著促进工业升级;高端服务业空间溢出在空间和时间层面全面地促进了工业升级; FDI和创新环境变量在区域层面拖累、在时间层面促进工业升级;政府干预变量在区域层面上显著促进、在时间层面上阻碍了工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考察企业异地进入行为的区域创新空间收敛效应及创新要素流入的中介效应机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构建模型提出研究假说;然后,设置空间收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数据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异地进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空间收敛且表现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同时存在,研发人员流入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而研发资本流入未产生中介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完善企业发展政策和创新政策时应重视异地进入企业的知识溢出和研发要素流入的创新收敛效应,充分利用邻近区域的创新溢出吸引研发人员流入,以促进区域创新的持续收敛,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鲁楠 《商业时代》2012,(24):14-15
在经济集聚的国际发展大趋势下,我国城市全局发展与区域平衡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全局的发展与区域的平衡是可以统一的。本文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入手,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空间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分析,以及城市化发展中出现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通过城乡融合和城市空间的集聚来实现城市化的合理性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