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管 《上海改革》1997,(1):41-41
报纸上有幅漫画。画的是一只母鸡在宣告它的“承诺”:一,下蛋无棱角;二,保证有蛋清、蛋黄……。显然,此画是讽刺那些追时髦、赶浪头,把承诺当流行歌曲随口哼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老鼠何以潇洒陈亚,周克明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只大腹便便的老鼠,悠然自得地踱着方步,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它身旁一白一黑身着警服的两只威风凛凛的猫,对鼠的存在视而不见,却如狼似虎争抢着“孔方兄”。虽是漫画,然无疑是现实的写照,今笔者感好风良多。老鼠作为一...  相似文献   

3.
金润锦 《理论观察》2008,(6):154-154
当今办报倡导“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报纸上“图文并茂”的“图”不仅指新闻照片,也包括新闻漫画。新闻漫画运用夸张和幽默的漫画语言,使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既有新闻性。又兼具幽默性,令人喜闻乐见。《鹤城晚报》家事周刊从创刊起,在头版开创的“话里有画”专栏,就是将新近发生的有趣或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配以漫画一同发表。幽默、谐趣、夸张的漫画,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活动为背景,进行说明或评议,用形象性来激发人们的感知和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王海现象”已被新闻舆论炒得火热。对“王海现象”诋毁者有之,赞誉者有之,用巨款悬赏王海首级者有之,为王海购买百万元人身保险者有之,最后,还是支持、肯定的占了压倒优势.如今,“王海现象”已成为消费者打假的代名词。 “王海现象”之所以这样令人瞩目,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王海现象”是假货泛滥之使然 “王海现象”是在“假货官司”中打出名的,然而,恰恰是假货的泛滥成灾,逼出了“王海现象”。 近年来,假货泛滥,防不胜防,已成为国人最头痛的一件事。无论是国货,还是洋货,无论是老字号、新品牌……简直到了无假不商的地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造假专业户、专业村,出现了造假贩假“一条龙”,假货泛滥,大有淹没真货之势。正如一幅漫画上画的,八十年代,人们买到假货时会大呼上当:“我买了假货!”到了九十年代,人们买到真货时才会大呼高兴:“我买到了真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小班化的特点,探索作文教学的路径:教师高度负责,充分备课;重视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多积累词汇;以“说”促“写”,稳步提高说写能力;画写联姻,放飞乐趣,自画自写、看图写、看漫画写、看动画写;源于生活,写生活;模仿经典,学做“作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贾磊磊 《走向世界》2014,(45):82-83
如果用一种视觉分析的方法来看王焕波的作品,犹然间我们觉得他的画可以化分出两种不尽相同的艺术境界,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此所谓“有我”与“无我”,不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的自我意识的有无而言,也不是指艺术家叙述视点的定位而言,而是指艺术家自我精神的不同呈现方式,即艺术家个性精神的不同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7.
要形象描述一下过去的互联网生活,我最先想到的还是1993年7月5日《纽约客》刊登的那副漫画。漫画中有两只狗:一只坐在计算机前的狗,对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相似文献   

8.
朱德庸靠“四格”漫画起家。他最新出版的《什么事情都在发生》虽然也是漫画书,但它已经由“四格”变为“多格”。这对于一个已出版多部畅销漫画书的画家而言似乎无足轻重,也并非意味着改变,因为第一感觉往往很靠不住。正如我们原本以为2004年之春“SARS”很可能卷土重来,但事实上这次嚣张而来的不是“SARS”,而是“禽流感”。  相似文献   

9.
张家瑞 《东北之窗》2011,(21):82-89
在中国,华君武是家喻户晓的漫画大家,他的漫画是中国漫画的最大亮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名副其实的全民族的阅读对象。画漫画的朋友们把他视为“将军”,照着学,跟着走。我不会画漫画。却有幸结识了华老,特别是在他的晚年,我们曾有过20多年的密切往来。那些历历往事,成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每每念及,令我感到无比地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0.
要形象描述一下过去的互联网生活,我最先想到的还是1993年7月5日《纽约客》刊登的那副漫画。漫画中有两只狗:一只坐在计算机前的狗,对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