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很多公司股权相当集中且在多数上市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优先选择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显得更加的明显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吴敏晓  蓝发钦 《特区经济》2011,(10):106-108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后的股价变动进行实证后发现,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具有信号效应,减持会对股价产生下跌的压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控股股东减持的信号效应对股价的影响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3.
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由于我国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亟待规范。本文在对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根源及控股股东行为模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向群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140-142
文章描述了我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现状,从案例出发阐述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及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研究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段军山 《科学决策》2009,(10):63-6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及由此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1)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会使公司市场价值折价。(2)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制衡,能够有效的减少公司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3)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不同,国家股东的非人格化使得公司的代理成本高于非国有股东。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减低了企业的价值,国有股东的代理问题尤为严重,股权制衡的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有权视角的研究认为,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追求,产生条件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文章从现代企业制度视角分析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机制,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为控股股东基于自利目的的侵占行为提供了可能和行为能力,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后果承担提供了免责机制,使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俞红海 《南方经济》2012,(11):55-66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现象十分突出,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侵占与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利用2004-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中的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研究表明:代表控股股东侵占的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比例越高,而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好的情况下,分离度对现金持有比例的影响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度对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产生显著为负的影响,投资者法律保护则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角度揭示了中国企业高额现金持有现象产生机制及市场影响,并从现金持有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发生关联方并购重组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较高的持股比例和负债均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负相关,二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自由现金流量均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正相关,说明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存在的普遍性。研究还表明,上市公司的上市年限越长,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和ST/PT公司更容易遭到其控股股东的"掏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刘东晓 《上海改革》2004,(10):47-50
在股权平等原则下,控股股东利用股权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势必会侵害广大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滥用的主要表现,并就制约控股股东表决权,提高流通股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妍  汤欣 《西部论丛》2006,(4):56-57
“清欠风暴”到来 凸现管理层决心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中第十条明确指出,“严禁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以向上市公司借款、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代偿债务、代垫款项等各种名目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经侵占的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可能利用股份回购所传递的积极信号提振股价,以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运用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之间的关系,并运用2015年的万科股权争夺事件和2018年《公司法》股份回购条款的修订这两个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进一步识别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市值管理、控制权保护的策略性手段。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控制权转移风险更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份回购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并且质押风险越大,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越具市值管理的特征。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由于动机变异,股份回购之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表现和股票市场表现不会明显好转,并且股权质押下的股份回购公告的正面市场反应更弱。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世界上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模式.以各种外部竞争性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其制度框架是“由保证股东主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竞争性股东市场的结合来提供的”。二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导向模式.以内部主要出资者为基础的治理模式.一种基于利益导向多元化的相关利益主体的主权模式。三是东亚家族控制模式,建立在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主权模式基础之上。三种模式各有特色,形成于外部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对所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蕊  管彦芳 《特区经济》2011,(2):145-146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着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这不仅违反股权平等原则,而且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的正常秩序。为了矫正控制权滥用而导致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失衡,应当要求控股股东行使控制权时承担诚信义务,并通过具体制度架构确保其诚信义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16.
2014 年股权质押迎来爆发式增长,虽缓解了股东融资约束,却也增强了股东市值管理的动机。那么,市值管理是否会加大控股股东信息选择性披露行为,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本文基于2008-2015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具体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强了公司信息选择性披露动机,降低了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其信息披露管理的机会主义更明显,信息披露质量更差;同时,良好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能够有效抑制控股股东信息选择性披露动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这些结论在经过DID 方法和PSM 方法测试后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控股股东几乎都是通过合法而不合理的途径损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来获得自身利益的。氢,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是对抗的,非流通股股东通常都从流通股股东的高溢价认购来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现有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文献大多聚焦于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为规避控制权转移而对公司施加的直接影响,忽略了高管这一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实际上,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更可能通过加强对高管的监督进而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基于此,文章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视角,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行为的影响,并区分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以及股权质押类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水平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会加强对高管的监督,降低了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水平的降低作用主要出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样本以及场内标准化质押的样本中。本文的研究对现有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相关文献形成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8月21日,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伪造金融票证“三宗罪”,中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里程碑”式案件的主角——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福生科”,300268.SZ)控股股东、董事长龚永福,被公安局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1-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对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倒U型影响,其他大股东非但不能有效制衡控股股东,反而会在控股股东拥有较高的控制权时同其勾结,对信息披露质量具有负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对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