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及就业增长的有关数据,对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以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提供证明。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7,(2):15-17
一、重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越高,就业增长的水平也越高。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对重庆现实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奥肯定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以江西1981—2006年的GDP和三次产业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5.1软件,实证分析了江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小,其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了整个经济的"就业效率".本文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就业效率与产业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若干增加国内就业的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着正向关系。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经济却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现象。本文对吉林省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利用浙江省1978~2010年间的年度就业人数与人均GDP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用就业弹性、Grange因果关系、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与就业情况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是就业的格兰杰原因,而就业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最后,在文章结尾处就此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整理论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惠  杨爱年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33-36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出现了新形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由此出现了"奥肯悖论"、反"奥肯定律"之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有不同于国际上及全国总体情况的特殊性和特定规律,对此进行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政策的制定,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等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资本、劳动、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效应呢?通过对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效应不是很明显。为此。要实行经济与就业协同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素质,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一定能带来就业的高增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一般会带来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还面临着城镇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三峰叠加”局面,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在分析经济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内蒙古近年来高增长下低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变动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她提出了选一步扩大我区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就业体制废除之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率表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这种现象与我国非均衡的经济增长路径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视角出发,分析就业增长率的变化。以便于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文懿 《中国经贸》2010,(12):66-6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北京存在人口就业率不升反降的现象,就业压力日趋严重。通过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问题的数量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由此得出要正确处理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使得经济增长能有效的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3.
胡宗良 《北方经济》2009,(12):48-50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小,其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了整个经济的"就业效率"。本文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就业效率与产业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若干增加国内就业的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就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一般性规律是只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定高度,就可以使就业率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然而,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却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本文着重讨论了这种非一致性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很好地带动就业快速增长,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趋势较为明显。本文以山东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产业差异和行业差异,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光明 《特区经济》2009,(11):195-197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乌鲁木齐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数据清晰地阐明了两者关系密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当前宏观形势严竣,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7.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就业的因素众多,文章选取了与就业关系密切的变量进行回归,印证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促进就业的结论:轻工业比重工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多;相同耗能情况下,服务业创造了比第一、第二产业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偏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各产业从业人员、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近年来江苏省就业增长状况的基本轮廊和江苏省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与就业率相背离的现状,基于调整线性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偏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完善就业形式以促进就业增长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关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中每单位GDP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如果这种下降的速率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就会造成就业规模的缩小。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并不比第二产业具有更强的带动就业能力。本文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检验和分析了这种关系,并对未来的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结论是,要维持和扩大就业规模,必须控制就业相关系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慧  卢雄 《特区经济》2007,(7):175-176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就业规模缩小的现象,其中四川省就业规模自1998年以来一直连续缩减。本文就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纵向分析,同时与全国及所选地区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四川省经济增长所带动就业的能力比其它地区弱,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四川省就业规模会持续呈下降走势,极不乐观;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