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三元悖论”看当前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协调促进 ,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并没有摆脱三者不可调和的“三元悖论”。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完善外汇监管体系 ,改革汇率决定制度 ,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与贸易不平衡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建立了一个开放小国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调整贸易不平衡的作用,同时考虑了资本开放与否对不同政策效果的影响。分析发现,由于名义粘性的作用,无论资本开放与否,调整价格都无法快速实现贸易平衡,并会引起产出和物价的较大波动。而较快的汇率调整政策会较快实现贸易平衡,且无论资本开放与否,都不会引起经济波动。从福利角度比较,较快的汇率调整总是优于价格调整,且在资本开放环境下的调整总是优于资本封闭下的调整。通过中国数据校准和模拟发现,在渐进调整汇率的政策下,价格水平被迫作出调整可能是带来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经济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成  姜柳 《经济与管理》2007,21(4):72-77
在中国当前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使得基础货币投放量被动增加,进而导致了经济中流动性过剩问题.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4.
资本帐户开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援成 《当代财经》2000,(10):52-56
实现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其意义十分深远。战后许多国家均实施了资本帐户的开放。从国际经验看,资本帐户开放不仅取决于其国内财政状况的改善,还取决于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因而,我国资本帐户开放应采取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应实行利率市场化和更中灵活的汇率制度,协调好各项货币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以平稳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民币加入SDR必将倒逼我国加速资本项下的开放步伐,促使股市和债市等股票市场更加开放,加入SDR也必将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协调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利用1998~2015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汇率改革进程等因素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发现随着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项目开放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加突出。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推进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民币汇率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大于资本项目开放。同时,在股票市场缓慢增长的背景下,资本项目开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大于在股票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资本项目开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祖伟 《经济经纬》2007,(1):35-39,43
笔者通过拓广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突破了传统的"三元冲突"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研究路径,考虑引入资本流动性相对强度系数的概念,又在固定汇率制下引入"冲销"干预政策因素,提出了一个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及不同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指数曲线的新假说,对汇率-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尽可能地拥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考虑到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严重障碍,所以在近期财政政策的权重应大于货币政策,从而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保留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在加快放宽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的资本管制.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和我国资本项目逐步走向自由化的背景下,运用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论证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变迁的次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化应先于汇率制度的变革,同时需要扩大钉住货币的篮子,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该同方向操作。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建雄 《经济师》2003,(6):39-40
文章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出发 ,结合货币危机理论 ,论述中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人民币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 ,中国资本项目 (账户 )开放和加入WTO后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提出应增加汇率和汇率机制的灵活性 ,扩大浮动范围 ,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两年中,伴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未来进一步金融改革的蓝图似乎也呼之欲出.然而,资本账户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孰轻孰重,是否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却仍然存在争论. 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整个金融改革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货币政策(包括利率以及汇率政策)的现代化,是中国金融改革应该审慎遵循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三元悖论"理论对我国政策搭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制度和严格的资本管制。当前在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格局是否还合适、是否应该改善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合理的政策搭配应该是保证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汇率波动幅度的逐渐增大和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刚 《经济经纬》2007,(4):124-127
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三者相互联动、相互协调、自动平衡。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的前提条件;资本控制程度影响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利率和汇率相互作用、相互传导。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资本控制程度和利率或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取决于资本控制、利率和汇率三者的联动效应。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之间的关系,发挥三者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包含资本项目部分管制、汇率不完全传导和工资价格粘性等符合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模型框架,详细考察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强资本项目或汇率管制能够减少汇率波动的冲击效应,提高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总体上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适度的资本项目与汇率管制在当前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考虑到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我国应当保持适当的资本项目管制,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同时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早调整至合理的均衡区间,通过主动扩大双向浮动区间,改变升值预期,有效缓解和应对未来美元波动带来的冲击,也为短期内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长期内实现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不可能三角"的思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和汇率浮动这三者中只有两者能实现,不可能同时达到。"不可能三角"的解分为"角点解"和"中间状态解",关于"中间状态解"是否消失尚存在争论。该文通过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汇率制度分析,发现实行"中间状态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或是由"角点解"向"中间汇率制度"转变,或是在各种"中间汇率制度"之间转变。"中间汇率状态"在不同的国家状态不同,即使在同一国不同时期的状态也不一样。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对汇率稳定的偏好程度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组合来选择最优的"中间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15.
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不可能三角”的思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和汇率浮动这三者中只有两者能实现,不可能同时达到.“不可能三角”的解分为“角点解”和“中间状态解”,关于“中间状态解”是否消失尚存在争论.该文通过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汇率制度分析,发现实行“中间状态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或是由“角点解”向“中间汇率制度”转变,或是在各种“中间汇率制度”之间转变.“中间汇率状态”在不同的国家状态不同,即使在同一国不同时期的状态也不一样.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对汇率稳定的偏好程度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组合来选择最优的“中间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印度1993年后通过汇率政策的改革,将两汇并轨,采用管理浮动汇率政策的原因以及对印度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影响.在理论阐述上主要是采用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概念分析了印度采取浮动汇率制对国家经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自由的资本流动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资本项目开放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收益层面来看,资本项目的开放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交易成本,便于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当然从负面效应看,在现行汇率制度下,资本项目开放也使中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内宏观经济的有效性降低等。通过运用SWOT矩阵法对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所处的情景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国可着眼于资本输出子项目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吴逸  刘宁 《时代经贸》2007,5(6X):65-66
本文旨在研究印度1993年后通过汇率政策的改革,将两汇并轨,采用管理浮动汇率政策的原因以及对印度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影响。在理论阐述上主要是采用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概念分析了印度采取浮动汇率制对国家经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自由的资本流动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一国经济在崛起时期通常都会面临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日本和德国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两国在应对日元和马克升值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合,具体可概括为被动大幅升值与主动渐进升值的汇率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与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和放松资本管制以及政策搭配失误和政策组合有效四个方面,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开放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研究对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国际经验为此提供了实证支持。应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在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不完全的资本流动性、现实经济中的多重政策目标以及宏观经济内外失衡之间的传导机制,使得中国在实施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该而且能够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