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阶段公民的基本消费无外乎衣食住行,而“食”更是公民消费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餐饮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快餐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快餐业安全卫生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各类事件频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快餐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文章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了快餐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众多产业开始出现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快餐业发展速度却保持着20%的增速。众多风险基金、行业专家都开始将目光盯住了中式快餐。但是,多年来,中式快餐一直被标准化所拖累。  相似文献   

3.
刘阳 《辽宁经济》2001,(2):37-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快餐业作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得到了迅猛发展,于是,外国的快餐公司看准了中国快餐市场这块“风水”宝地,此时,中国快餐业能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挑起适应我国特色的快餐业的旗帜,占领中国快餐市场的“主阵地”,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正确的引导我国快餐业向着一个平稳,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国内餐市场的主导,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现今人类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为快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肯德基作为快餐业的世界领军人物,其在中国快餐市场也是最大的赢家.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使肯德基取得竞争优势的内部关键因素,为中国本土快餐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快餐业联盟召集包括马兰拉面、和合谷、丽华快餐、大娘水饺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高层进行行业性涨价事宜,中国快餐委员会日前表态指出,这种集体涨价行为不排除有行业垄断的嫌疑。  相似文献   

6.
刘致良 《特区经济》2006,213(10):226-22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餐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加强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配送中心的神经枢纽作用,是快餐连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快餐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然而相对于国际知名快餐,中式快餐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面临着困境。本文就中式快餐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快餐的产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海近两年人均 GDP接近美、日两国快餐业高速成长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 GDP 在3600美元左右)。广州、深圳、北京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经济发展也十分接近这一水平。由此表明,在我国发展较快的几个主要城市,已初步具备发展快餐业的经济基础。有专家预言,上海快餐业将于2006年以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一、上海快餐业市场调查分析上海快餐业市场上目前也是群英荟萃,主要供应商分为五大类:①永和豆浆类以面食为主的"前店后厨式"中式连锁快餐店;②写字楼餐厅:③经营外送盒饭的小  相似文献   

9.
迅速发展的泰国快餐业本刊讯泰国的快餐食品业发展甚旺,当地企业家已再次打进了外国人控制的领域。该业的兴盛反映了一种倾向和某些新的因素:中等阶级迅速形成;学生更倾向于西方文化,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增加,因而激发了消费力。这种趋势在5年内仍然不会太清晰,不过...  相似文献   

10.
丁新  尚云 《新财经》2001,(2):40-46
新年伊始,河南红高梁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赢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收市,这个曾被国内外近300余家媒体连续“爆炒”、宣称“2000年要有全世界连锁店2万家”的麦当劳的挑战者——河南红高梁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走下的历史舞台,中式快餐10年来成了人们心头永远的痛。红高梁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快餐业普遍经历的误区,红高梁的轰然倒下为中式快餐发展敲响了警钟,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式快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快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商机,目前快餐0巨头们正纷纷扩大和增加在中国的经营规模和投资数额。我曾经先后服务过哈根达斯、DQ冰0淇淋等国际化食品巨头,管理包括亚洲与中东地区的特许经营业务,目前这些食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而我本人从2005年起担任泰国美诺食品集团中国执行总裁,该集团目前正在大力拓展在中国的快餐业务。  相似文献   

12.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快餐化。现代都市的上班族对快餐业而言是一个远大的市场,与此相关的还有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业。1997年,全国800多家专业快餐公司开辟了40多万个快餐网点,快餐营业额达到400亿元。国家统计局将快餐业列为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0年时保守估计的营业额也在2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式快餐”的三大代表——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迅即占领了中国快餐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以难以抵御的诱惑力成为青少年首选的快餐品牌。面对“美式快餐”咄咄逼人的大举进犯,国内一些快餐业的有志之士急急采取应对措施,相继推出五花八门的“中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快餐?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下过一个定义:"快餐就是烹饪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of cuisine),把古老的烹饪操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变为像工业生产那样组织起来,形成烹饪产业(cuisine industry),这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犹如出现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用机器和机械动力取代了手工人力操作,这是快餐业的历史涵义。"  相似文献   

15.
透视“中华第一面”发展瓶颈——经营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餐饮业尤其是中式快餐业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急需引入传统中式餐饮业中。兰州拉面作为传统中式快餐,产业总体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除技术创新以外,还应在现代经营理念创新方面做足文章。兰州拉面要善于从洋快餐的市场定位、品牌效应、标准化管理中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在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本文重点从产品定位、市场开拓、品牌战略以及标准化经营等方面提出相应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当地快餐业都被麦当劳这个美式快餐连锁店执牛耳。而在菲律宾,情况并不一样,当地的快乐蜂快餐公司却能称雄,占领了全国快餐市场的45%,麦当劳仅占有25%。快乐蜂快餐公司之所以能战胜麦当劳,称雄菲律宾,其奥妙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发展广州外食产业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问题”讨论会上,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广州应发展成为商业服务和旅游经济发达的高级消费城市,让国内外人士能吃在广州、穿在广州、玩在广州。为此,应该尽快恢复“食在广州”的传统美誉,积极发展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外食产业。外食产业,指的是为消费者直接提供无需经过家庭厨房烹饪加工的最终食品的经营服务系统。食品的结构以及饮食消费的形式,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世界上那些经济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外食产业大多蓬勃兴旺,在人们的消费生活构成中举足轻重。国外专营汉堡包、三明治、可口可乐、方便面食等外食食品的公司,成为饮食服务和旅游经济中驰誉全球的托拉斯式大企业,充分显示了外食产业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强劲的生命力。日本近二十年来,外食产业发展迅速,食品精细加工业的产值增长了11倍多,高于其他加工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外食产业可以改变人们的饮食消费方式,丰富人们的生活,大大节约食品资源和人们的厨房劳动。我国城市居民为家庭一日三餐的操劳,不但是人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而且由于大量的食品资源没有经过多少加工就以原料的形式进入市场,也大大降低了食品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快餐业巨头肯德基推出了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安心油条 继早餐营养粥,老北京鸡肉卷,营养蔬菜汤等中式快餐产品之后,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又于1月21日推出了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安心油条,借此表达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进入中国20年之久的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餐厅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家,远远超过其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9.
快餐,是在1970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后,才真正进入日本市场的。在那次万国博览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餐馆。参观者在用餐时,可以看到外面的会场和展览,而游人也能看见里面的吃饭情景,这对日本固有的饮食习惯是个很大冲击。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的吃相,站着吃饭也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加上日本居民的食物构成中,一直是以稻米为主。因此,快餐(特别是西式快餐)行业长期以来推广不开。但到了七十年的博览会上,快餐作为一种“时尚”首先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以后,这竟然成为振兴日本快餐业的契机。日本的快餐业虽然发展的历史很短,至今不过十五、六年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据统计,1983年,日本的快餐销售总额达11.000,569  相似文献   

20.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外食产业以惊人的速度长足发展,目前已进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外食的时代。”外食产业的发展,对丰富日本人民的饮食生活、对日本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日本外食产业的发展与特征“外食产业”一词是1973年秋日本食品工业对策恳谈会外食产业小组委员会在给农林大臣的咨询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的,以前一直叫饮食业。从饮食业到外食产业的称谓变化,意味着饮食业摆脱了“接待客人的营业”阶段转而向产业化发展,按企业要求充实经营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