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若愚 《商界》2009,(12):100-100
朋友开了个公司,拉我去看看。一到他的办公室,我就发现桌子上堆了厚厚的商业智慧类书籍。朋友见我感兴趣,干脆从桌子的侧柜里又拿出了一套电脑光盘,也是商业智慧类的。我笑了:“干吗?吓唬人哩?这么多的东西,您有时间看吗?”朋友一本正经地说:“哎!抽时间看吧,多少有长进的。”我笑了笑,他接着说:“我这叫智力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 有一次,有位推销员去拜访一位个体老板,还没有等他打开装样品的箱子,老板就阴沉着脸下了逐客令。推销员很失望,心想自己的产品虽然好,人家却连看都不看一眼,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说:"您刚才说不订货对不对?我想跟您打个赌,只要看了样本,您一定会订我的货,而且数量还会很多。"老板回答说:"真有那回事,你说赌什么?"推销员指着旁边的一台电视机说:"就赌它吧。"他的话音还没落,老板就爽快地答应了。在里屋的老板娘一听急得大叫:  相似文献   

3.
<正> 两个同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蔬菜店,开始拿的薪水一样多。没多久,阿德青云直上,而阿军仍在原地踏步。对此,阿军很不服气,抱怨老板看错了人。老板不动声色,决定用事实说服他。一天,老板说:"阿军,你到集上看看有什么卖的?"阿军一听老板派遣,决心干个样子给阿德看。他很快回来报告说:"只有十来个农民拉了土豆、白菜、西红柿在卖。"有多少?"老板问。阿军赶紧骑车去查看。第二次回来,老板问他价格怎样,他只得又回去  相似文献   

4.
信息回放     
<正> 本刊第七期开篇寄语刊登后,我所经营的泡沫浓缩机生意越来越好。眼下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买机器的人都担心回收问题。这个我理解,加工出一堆泡沫放在家里不能吃不能喝,挺惨的。尤其看我是山东人,一家人来到沈阳,是个外来户,更是怕我卖完机器就走人。对此我只想说,我与南方厂家业务繁忙,多少泡沫产品都不够销,而且为谁代销都有提成,我干嘛要走?如再不信,我可以告诉你厂家,你可直接联系送货,厂家也给我提成。还有,我到沈阳是奔亲友来的,我可把亲友的有关情况提供给你,我能跑,亲友跑得了吗?前些天,一个叫程永洪的小伙慕名而来。他是景德镇婺源县人。看完机器学会加工后,又特地看了看我那简陋的家,然后就说:"李老板,我买台机器,这就给  相似文献   

5.
《对外经贸财会》2007,(9):57-58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若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也有某些重大的缺点。若你的老板属于此类型,那你就必须仔细探究他多次失败的原因。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6.
<正> 去年10月份左右,一位常来我们市的老顾客说有一桩业务问我搞不搞,"如果想搞,我就带你去跟那位外地来的老板洽谈洽谈。"我问是什么业务,他说是给外地的一个加工厂加工礼帽,并说城郊已经有人订了合同、进了机器。我说可以去看一下。晚上,我同他来到城郊,在一间贫民房里,主人和我寒喧几句后,便指着从内室走出的一个虽然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却仍显得土里土气的中年人说:"这就是河  相似文献   

7.
《华商》2011,(11):8-8
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是注重实惠的,你给他说一千道一万,他一句话问你,那东西能吃吗?你说能吃,他又会问你,能吃的东西,卖多少钱一斤?文化也是如此,说得再多再漂亮都没用,很简单:究竟多少钱一斤?!  相似文献   

8.
<正> 徐老板是合肥板材市场的一名经销商,在合肥经商已有近十个年头。前些年着实赚了一些钱,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两年生意竟一天不如一天。虽然他也想过不少办法,采取过一些措施,但都无济于事。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徐老板干着急没办法。2001年底,徐老板偶然间在《现代营销》杂志上看见了我的营销策划文章,便主动与我取得了联系,要我帮他搞搞策划。1.详细调查市场搜寻利润  相似文献   

9.
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管理者就象一个剧院的老板,他应该做好如下几件事情:一是要建一个剧院;二是要搭一个舞台;三是要选一个好的剧本;四是要选合适的演员;五是把戏组织好,保证演好,能够吸引观众;六是把市场做好,把票卖出去;七是做好服务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管理好剧院的秩序。当然,也免不了和工商税务甚至地痞流氓打交道。这样,各安本位,剧院也就兴旺起来了。但是,由于剧院的戏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也做得不错,会引起社会的注意、媒体报道,有个别演员会成为名角,聚光灯就会集中在名角身上。这时,老板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心想,这个演员不就是我的一个员工吗?他之所以有今天,还不是我当时安排他当主角,把他捧起来的,看他现在的样子和名气,比我还风光。所以,心理不平衡的老板就安排自己当演员,当主角。我们暂且不管老板是否有演好角色的天分和能力,哪怕他就是比那名角演得更好,那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管剧院呢?老板当演员之后,必然导致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剧院,剧院的日常运行就很难顺利进行,前述的七个工作如果不能做好,剧院必定走向衰败;剧院办不下去,老板的名角梦显然不可持续;同时,剧院做得不好,而且聚光灯都照在老板身上,员工的角色免不了老板都可以替代,员工的积极性从哪里...  相似文献   

11.
老板的礼物     
我这些天家里装修,总是忙到很晚,因此早上起得也晚,上班经常迟到。好在老板是个含蓄的人,并没有过多指责我。一天我上班又迟到了,老板拿出一块表对我说:“小余,这块表是我为你买的,价格不贵,送给你方便你掌握时间。”拿着老板送的表,我很羞愧,也感到一丝温暖,以后我就很注意上班的时间,再也没迟到过。前些天小吴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脸红红的,我问她是不是挨了老板的训斥,小吴说:“老板没有说我什么,只是送了我一张手机充值卡。”“那你应该高兴呀!”我说。“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以后不要再用公司的电话和男朋友聊天了,这话他没明说,但送张手机…  相似文献   

12.
<正> 表姐回国讲学期间,去昆明旅游。时近中午,她和坐在对面的先生寒暄起来:"先生,让我猜一猜您今年多大岁数?每天抽几包烟?猜错了,我请您吃午饭;猜对了,您手中的那本书借给我看,行吗?"那位先生将信将疑地说:"你猜猜看。"我这里有几张小卡片,如果有您的年龄您就点头,没有就摇头,我不看这些卡片,只看您点头摇头,好吗?"说着表姐从手提包中拿出了一套名片大小的精美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6月,我请来木匠为新家打家具装修。在木匠的建议下,我们来到一家他自称是老熟人的装饰店购买榉木板。老板显得非常热情,边递烟边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说需60块榉木坂,问他最低什么价?老板笑盈盈地说:"放心,刘师傅是我们这里的老常客了,你问问他,看质量、价格如何?我保证按最低批发价给你们。"随后,我们跟他来到仓库看货、选货,当我们最终看到一种货时,老板对我说:"你眼力真行,这种板非常好,装修、做家具都是一流的,零售给别人是65一块,卖给你53元,按进价加点运费如何?"我试着跟他还价50一块是否可以。老板微笑道:  相似文献   

14.
品行与发财     
品行与发财[玻利维亚]莫隆伟父亲青少年时是一个一贫如洗的打工仔,后来却成下一个实业家。他几乎缄口不谈他的创业史,但饭后教子,我也多少知道一些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父亲说:“我20来岁时,老板常派他的儿子和我到香港去采购。而老板宁可让我管钱,也不让他儿...  相似文献   

15.
他说出一个薪水数,我说"好".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我想,其实我应该说"不".可现在怎么办?刚答应又马上反悔,老板会怎么想?如果我现在不挽回,以后就更没有重新谈判的机会.于是,我还是走进老板的办公室. "我意识到我同意了您给的薪水数额,"我说,"但实际上我对它并不满意,想和您重新谈谈." "那么,你觉得该是多少?"他问.我说了自己认为的合理工资,然后他同意了!就这样,我虽犯了个错,但很快纠正了过来. 那么,我犯了什么错?和老板展开第一次谈话前,我并没为自己设定足够清晰的目标.如果我提前有一个明确目标,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于是,我得到了教训:要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16.
把目标切碎     
<正>上世纪30年代末,一位刚从纽约大学毕业的维也纳小伙子,来到了一家生产电动机的工厂里上班。有一次,老板给员工开会,他让所有的员工都跟着自己举臂高呼:"把工厂打造成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那斗志昂扬的场面让老板欣慰不已,然而刚一散会,那位刚刚加入工厂不久的维也纳小伙子就来到了老板面前说:"我敢保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员工们依旧不会有什么改变。  相似文献   

17.
装修新居时,木匠师傅要我买几样五金配件。我按照他开出的单子,到一家五金门市部去买。老板在按单子上的品种和数量选配这些东西时,不时提出一些更换型号或厂家的建议,也推荐一些新品种。当然,只要合理,我自然也采纳了一些。结帐时,老板只按单子上开列的东西计算,总价,合计是157元。我一看,不对呀,不是多买了几样吗?但多了哪几样,我也说不清。当时,我心里直打鼓:说吧,怕重算耽误时间;不说吧,岂不昧了良心,以后怎能再和这位老板打交道?想了想,觉得还是直说为好。"老板,这帐不对吧......"我想提醒他,让他自己发现差错…  相似文献   

18.
<正>小酒店陷入绝境的四大原因今年年初的一天,老朱找到我说,他开的酒店生意非常不好,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得停业。他问我,能否有办法让酒店起死回生?这天中午,他直接把我接到了酒店。酒店位于市中心,地段不错,但进去一看,让我大跌眼镜,中午12点了,却没有人,那  相似文献   

19.
<正>原由: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台资企业,1999年开厂时100多人,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快,一年多时间公司就达600多人了,我朋友当时从事行政方面管理,他当初就认识到,公司发展快是件好事,但公司一直是用开厂那几个初中生水平主管,其间也未搞过什么培训,于是我朋友就给老板建议,一定得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在职培训,准备高素质储备管理人员等等,但老板否定了他的建议,老板认为目前这样很不错,只要有订单,有好的设备就能做出好产品。我朋友只好离开了。  相似文献   

20.
师兵  居平 《国际市场》2005,(9):61-62
和王奕伟闲聊,是从一首诗开始的。他喜欢读诗,喜欢画画。他说,烦闷时,他就去看海,在大海边走走,想想海梦,“好像我们都曾穿越过所有/到那遥远的郊外去看大海/去看海魂吹奏下的海梦/寻找千年万年不解的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