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法制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应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冲突和行为也只能主要由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完善的法制是全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当前 ,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中 ,首先要制定一部可持续发展基本法。其次要在相关立法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并设立相关规范。此外 ,要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资源与林地应当可持续地管理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基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的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3.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资源与林地应当可持续地管理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基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的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4.
时空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发展的时空分布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从时空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再认识 :可持续发展应该从重视空间内产品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对象在时间上具有无限性、断裂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 ,空间也是一种资源。最后提出时间和空间资源的配置利用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琦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50-251
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到新阶段而总结出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对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工科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缺乏,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十分必要和紧迫。大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社会实践、德育和素质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训练等等。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研究和分析是评估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着力培育的基础动力,并可以此作为判断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过论述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10年里,在政府调控能力建设、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生存环境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指出在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刘小幸 《发展研究》2003,(12):52-5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同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是我国乃至福建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方针和行动纲领,也是福建省实验区建设的重要依据。实验区实施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有: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城镇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效率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何恭宁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当前和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199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  相似文献   

9.
杨晓梅 《经济论坛》2007,(3):130-132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已经共同接受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解决各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间矛盾的最佳选择。如何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法制建设中贯彻落实,已是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理念,更应该在实践中贯彻执行。毫无疑问,它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来保障它的顺利实施。与可持发展有关的立法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定型化、法制化的途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的实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现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行动中,有关立法和法律的实施占重要地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颁布的,由于受当时立法观念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浓厚的国家本位主义特征。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同时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我国三大诉讼法之一的民事诉讼法也是法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探讨民事诉讼法“绿色化”修改完善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更好地完善民事诉讼法,从而更好地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怎样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伦理现是学术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利益观的人际伦理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深入分析,揭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是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发展水平”3大方面来衡量珠港澳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对珠港澳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总结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级和结构类型,能为认清珠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包括“绿色浪潮”在内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为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对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总体谋划。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传统企业战略的反思和否定,是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兼顾的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决策者,在战略环境分析中,在企业优劣势对比中,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渐成社会经济主流时,对谋求企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理性抉择的必然结果。本文阐述了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含义,说明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我国企业实施IS014000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战略与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作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陆文 《生产力研究》2002,(6):107-108,120
战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导向作用 ,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战略虚无或趋同化、以策略代替战略、战略管理链条中断、战略思维机械僵化以及战略方向不明确等战略方面的问题 ;实现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建立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调整组织结构、培育核心竞争力以及慎重选择经营领域和范围等。  相似文献   

14.
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山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一类,由于落后而容易陷入"PPE"("生态贫困—经济落后—环境退化")怪圈的循环,因此,山区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税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相互对立 ,又相互促进。税收调节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内在性、固定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税收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是 :调节资源价格 ,调节环境成本和筹集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16.
珠港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教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及法制保障能力、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撑能力四个方面衡量珠港澳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对珠港澳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比较中,总结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层次类型和结构类型,为认清珠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精神文明 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 建设与批判、治标与治本这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是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发展水平“3大方面来衡量珠港澳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对珠港澳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总结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级和结构类型,能为认清珠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影响城市发展的十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布伦特兰夫人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内涵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21世纪议程》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实施,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随后,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城市远景规划目标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它包括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其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本文拟从这三个子系统出发,探讨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10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再进  田洪 《经济师》2003,(10):252-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 ,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 ,强化全面小康建设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