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轴承工业》2005,(3):1-1
随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国企改革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绝大多数国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国企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全国近几年的改制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国企改制中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国退民进是国企改制的总体特征 改制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国退民进。1999年9月,中共十五大四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途径形式”。从实践看,具体的形式主要是股份制。  相似文献   

3.
在国企竞争与垄断之争、管理人员行政化、利益平衡等敏感话题面前,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得到实施,公司治理无法"双管齐下",最终出现国企治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遗憾结局2000年后,在产权制度改革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掀起了第一波改制潮,MBO(管理层收购)在当时非常时髦,成为解决公司产权结构的一种主流模式。其中,分为整体改制(俗称"大改",控制权变更)和部分改制(小改)。已经亏损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管理》2009,(5):57-59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次在政策中涉及产权概念,首次在理论上提出法人财产权概念,并在同年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所以,本文把1993年认为是企业改制开始,并划分为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界和法制环境对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影响 2004年,部分经济学者质疑管理层收购、民营企业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认为国企改革是"资产流失"、"一卖了之"、"自买自卖",进而影响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态度和社会舆论,使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敏感的话题和焦点.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方向,理论上的争议必然带来了操作上的困惑,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就像一筐快化的冰棍,大家宁可都一起眼睁睁地看着"冰棍"化掉,也不愿意因为"贱买"、"贱卖"而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