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擅自使用他人商标的行为,不仅可能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也可能构成对商标声誉的攀附行为.商标声誉攀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不是商标标志的区别功能,而是商标的声誉,因此与商标侵权行为存在本质区别.同时,商标声誉攀附行为与商标侵权行为在外延上存在互不重叠之处,因此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立法规制难以涵盖对商标声誉的攀附行为,从而有必要对商标声誉攀附行为进行单独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2.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定义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或者干涉、妨碍商标所有人使用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商标反淡化保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标淡化概念及特点“商标淡化”(TrademarkDilution)是指削弱具有较高知名度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弱化或丑化其代表的良好商业信誉或商业形象,并可能最终导致其失去商业价值的行为。淡化行为往往通过将与他人的“名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用于不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服务上,来割裂该“名牌”商标与特定的商品、服务之间的联系。例如:将“雀巢”商标用于服装,将“耐克”商标用于食品等等都是典型的商标淡化行为。淡化行为不同于传统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淡化行为侵害的对象可以是注册商标也可以是未注册商…  相似文献   

4.
商标侵权行为可划分为间接提权行为和直接侵权行为.制止混淆或避免混淆是判定商标侵权行为最核心的理论.在判断商标之间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时,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我国应以商标混淆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并适当运用相关公众调查法认定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8条规定:擅自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商标侵权行为。在实践中,判定商标之间是否近似,是准确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及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同类的商品会出现品质、价格的差异,由此,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就会产生。我国在经济转型这一特殊发展时期,在立法方面还没有对该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有关商标平行进口的纠纷。但是纵观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立法、司法、执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商标平行进口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阐释了我国《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规制的不足。然后从《商标法》角度阐释了对商标权人、商标独占许可人、平行进口商具体的立法规制。又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角度提出了对出现市场混淆行为、商品质量实质性差异以及低价倾销行为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工商部门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特别是涉外商标侵权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切实对待,将严重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武雨希 《河北企业》2022,(1):158-160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不仅为商标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成为孳生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温床。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如"通知—删除"规则等难以有效规制网络交易平台的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中,平台应承担的商标间接侵权责任进行了认定分析,由此提出有关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我国目前日趋严重的网络商标侵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9.
商标及商标标识实施定点印制,是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及商标侵权行为的重要途径,因此,规范商标印制,强化商标印制管理是清除市场垃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滨州市工商局在对全市70余家商标印制单位的管理上,不断探索、研究,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在商标注册制度建立后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商标权:商标的商誉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商标商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仿冒和淡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都对仿冒商标行为进行了规制,淡化是对驰名商标商誉的一种损害,我国应当建立商标反淡化立法。在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维持方面,应当强化商标使用义务,混淆可能性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应当与侵犯注册商标的商誉权的法律责任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赵杨 《河北企业》2023,(11):140-142
商标抢注是我国“注册在先”商标确权制度的消极产物,其随着《商标法》的出台而产生。为追求利益,部分“行为人”出于想要“蹭”网络热词或者“网红”热度和流量的直接目的,或者出于抢注商标之后再高价出售等非使用目的,从而将网络上热词或“网红”姓名、别名等恶意申请抢注商标,这会损害有关权利主体的在先民事权利,更会造成我国商标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为限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应当提高恶意抢注商标的犯罪成本,多法律部门之间配合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完善立法体制,弥补商标法立法空白;通过出台司法政策和对个案的裁判,对恶意抢注商标进行规制;限制相关权利人之外的主体申请注册与网络热词和“网红”姓名、名称等有关的商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商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许多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成为商标侵权者关注的对象,"仿冒、假冒"商标现象日趋增加。这些"仿冒、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给司法审判带来困境,其中商标近似的判断尤为突出。尽管我国商标法及司法解释等对商标近似判断原则、方法等作了规定,但实践中依然对商标近似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本文在界定商标近似的基础上,分析了判断商标近似的主体标准、客观标准,并针对现有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和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出,听觉商标和其他视觉商标一同被法律保护。我国新修改的《商标法》并没有对听觉商标的保护作出规定,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像制品业的迅猛发展,用声音作为商标也将会势在必行的。这样是听觉商标与视觉商标的特征、功能和构成一致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旭 《企业导报》2012,(12):143-145
商标淡化理论建立在混淆误认理论的基础上,伴随着商标立法从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到商标权人利益的关注发展起来的。商标淡化是未经驰名商标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不相同、不类似的产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可能会减少或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的行为。美国、欧盟和日本立法在淡化标准、地域范围、淡化类型、金钱赔偿等方面的规定,为我国我国商标淡化中关于对象、行为及损害后果要件中的几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反向假冒商标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本文论述了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性质。第一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一种滥用商标的行为。第二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第三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与一般的假冒商标行为相比较 ,具有不同的特征 ,作者从行为主体、行为人主观、行为对象、行为内容以及行为后果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 ,作者阐述了我国法律对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商标[2003]45号件确认:……第12类摩托车等商品上的“HONDA”商标是“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注册号为314940号,其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南海市某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公司”),生产、销售的摩托车上单独使用了“HAODA”标志,与314940号注册商标“HONDA”相近似,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注册商标是商标法保护的重要内容 ,保护未注册商标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首先 ,是历史和事实根据。其次是《巴黎公约》等国际条约和外国的立法均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最后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大大加强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总之 ,虽然各国商标法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围绕注册商标规定的 ,但是 ,不能因此认为未注册商标不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商标侵权认定方法的缺陷 商标侵权行为的目的在于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这是认定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商标权的维护与建设构成企业目前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商标注册申请人在申请注册商标时经常会有很多疑问,例如,申请注册的商标为什么要选择黑白色彩的标样?注册人不生产这个产品,为什么要注册该类别的商标?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侵权,实践中能给予保护吗?针对以上问题,在此通过分析商标权的主要权项构成,为企业的商标管理工作提供一些规律性的方案,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商标侵权与假冒行为是商标法中两个重要而又有着联系和区别的概念,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根据商标法律的规定,商标侵权(包括假冒)行为是一种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而商标专用权是一种工业产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属于民法规定保护的权利之一,故而它不仅受到商标法的保护,而且还受到民法的保护.因此,这种侵犯商标专用权利的行为是属于民法所规定的侵权行为的一种形式.然而,由于商标侵权和民事侵权行为的概念内涵有着区别,其构成要件也就有不尽相同之处,甚至差别明显,对此,笔者试拟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