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完善王凯,徐翔为促进我国粮食储备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储备在总量、结构、地区、安全上的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协调、高效、安全的粮食储备体系势在必行。一、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是稳定粮食供需和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战略措施粮食储备是影...  相似文献   

2.
完善地方粮食储备,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分析地方粮食储备的定位、组织模式和经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应遵循的发展对策,对于认识地方粮食储备的重要地位、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1990年起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初步建立了粮食储备调节系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还很不完善,在多数情况下,只要粮食市场宽松,国家最低保护价“有价无市”,普遍存在“卖粮难”;而当粮食市场紧张时,国家专储粮的抛售又很难起到稳定粮价的作用。制约了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的发挥和粮食价格政策的改革,影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近几年粮食储备运行看,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日益成为专项储备的主要目标。主要原…  相似文献   

4.
于长江等撰文,就如何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更加有利地发展粮食生产,搞活粮食经济思考如下: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二、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是搞好宏观调控的保证。在当前新形势下,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l、完善专项储备粮制度。2、要解决收粮多、储备多、赔钱多的问题。3、粮食储备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粮食储备重要,而储备管理的工作更重要,要一分粮十分管。要加强储备粮管理的基础工作。要严肃储备纪律,做到堵得住、管得好、调得动。要加强储备粮的库存管理,及时推陈储新,搞…  相似文献   

5.
试论完善国家粮食储备调节体系黄国红,张富旺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对粮食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平抑市场粮价、保证市场粮食供给的一项重大措施。这一调节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社会、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李鹏在今年中央农村工...  相似文献   

6.
1990年9月16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为纪念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二十周年,总结交流粮食储备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粮食储备工作,2010年9月16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武汉联合召开纪念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二十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备制度是我国粮食结束“统购统销”时代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继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之后,省级以及省级以下地方也于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相继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截止2002年末,省级粮食储备已基本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国绝大部分的市县也先后建立起粮食风险基金以及同级粮食储备。至此,中央、省级和省级以下粮食储备体系已显端倪。虽然,与中央储备相比,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市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为强化粮食宏观调控、推动储备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精神,云南省楚雄州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和完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为切入点,以提高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经营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心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几年,先后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库总容量达到35.5万吨,为粮食物流现代化,促进粮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月24日,贵州省粮食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明确了2011年全省粮食工作九项任务。一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完善保障粮食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紧迫性,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三级粮食储备制度、三级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并积极推动纳入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2.
粮食储备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储备粮的储存业务都是由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承担的,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央储备粮承储主体出现了新的变化,非国有粮食企业能否参与竞争、获得代储资格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背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国家粮食储备系统运营效率为目标,通过对国家粮食储备承储主体资格的理论分析,探讨非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完善储备体系,筑牢粮食安全“防火墙”。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高效灵活、便于调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和储备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设想云昌杰国家建立专项储备粮制度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90年粮食市场一度疲软的情况下,收购了专项储备粮食几千万吨,对制止粮价下滑,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一定作用。在1991年南方发生大水灾时,国家动用了几百万吨专储粮支援灾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是深化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产物。199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颁布后,中央和省、自治区二级粮食储备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是,作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组成部份的县级地方储备工作进展较慢,特别是贫困地区进展更慢。河池地区11个县、市,目前还没有一个县有自己的储备。在粮食经营市场化后,贫困地区建立粮食储备,对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市场粮价,储粮备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如何搞好粮食储备工作,这是摆在地方政府和粮食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一、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国家粮油储备库的建设工作李俊玲仓库建设工作是作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基础,也可以说,粮油储备库的建设是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的基础。在当前粮食工作的新形势下,基建工作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首先,要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出发,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储...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伴随着祖国成长的足迹,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心潮澎湃,展望粮食企业以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未来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完善地方储备  搞活粮食购销骆仕福,陈智伟地方储备粮是地方政府为加强本区域粮食宏观调控,确保总量平衡,稳定市场,保护粮食生产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调节性储备。如何完善地方储备体系,搞活粮食购销,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一、完善地方储备是促进粮食购销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9.
<正>政府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粮食储备管理机构虽然几经变迁,但是我国粮食储备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央统一领导为基础,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系。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聚焦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不断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运行机制,服务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储备体系杨秋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从建立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粮食储备体系入手。(一)明确建立粮食储备的目的。建立粮食储备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调节市场,二是国家应急的需要。调节市场,即指当粮食生产者出现卖粮难时,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