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02年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是13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5至8年。让企业基业长青的密码是什么?大量企业的实践证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使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国内很多企业在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都在补上打造企业软实力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王文明 《企业文明》2012,(10):44-47
基业长青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类历代帝王无不希望自己的王朝世代相传,直到永远。当今世界各国也更加关注企业的良性发展及持久经营。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可见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企业如  相似文献   

3.
<正>相关研究表明,美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接近40年、7年,欧洲与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中国内地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4年,可见,无论是以发达国家大企业还是以其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参照标准,中国内地企业寿命都较为短暂。考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42年。而科技含量愈高的企业平均寿命愈短,美国高科技企业有90%活不过五年。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也显示,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显示,中国大陆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又有10万多家企业死亡,有85%的企业在10年内消失。中国大陆企业平均寿命为8年,民营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北京中关村科技…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5年,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7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美国大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美国每年约有10万家企业倒闭,前者是后者的10倍。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说起品牌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是知名度、标识、市场占有率、质量、口碑,还是企业的历史?十几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到50年。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  相似文献   

7.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它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有并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企业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强调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发祥于美国。它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在扬弃传统的“硬管理”基础上诞生。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实践探索中  相似文献   

8.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刘英贤企业文化兴起于美国,而日本企业则是成功的典范。多少年来,欧美的企业一直面临着日本企业的挑战,其卓越成就震惊了美国。日裔美人威廉·大内经过对比研究,于1979年提出了“I理论”,指出:日本的传统文化、风尚和价值观念,对其...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组织及其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良锦 《公司》2001,(6):22-23
据壳牌公司的调查,排名美国《幸福》(Fortune)杂志前500名的大型企业1983年与1970年相比,更新了1/3。近一二十年中更新速度更快,每10年就有近半数的企业从排行榜上消失。国外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及40年,而国内大型企业平均寿命仅10年左右。研究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发现企业组织生命日期之所如此短暂,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的障碍妨碍了组织的成长,而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即是学习与工作完全融为一体的组织形式。学习就是工作,而工作本身也即是一种学习。在学习型组织里…  相似文献   

10.
探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密码”,不仅是期望把企业组织这一生命有机体打造成“百年老店”的追求的驱使,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理论专家探索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冲动所致。有专家对中国企业的寿命进行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中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欧美大企业平均寿命长达40年,日本大企业平均寿命更是长达58年。真正称得上“百年老店”的中国企业数量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数据》2006,(10):56-56
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评选出来的世界500强企业,到目前已有2/3破产倒闭;40年前的500强,如今剩下的不到2%;五年前的世界500强,今天已经有1/3被淘汰。世界500强平均寿命是40年—50年,美国每年新生50万家企业,但10年后剩下不到4%,中国企业平均寿命是7年—8年,小企业3  相似文献   

12.
据一项调查资料,我国68%的中小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国中小企业寿命如此之短,和企业领导人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灵活性,而灵活性也会给企业带来临时性,临时性往往导致企业寿命短。如果企业不作调查研究,不作长远规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企业导报》2003,(5):23-23
<正> 企业文化的理论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为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某一民间企业协会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一直跟踪观察的100家2000年初成立的小企业,在2003年底的只有不到30%还存在,其他的要么倒闭了,要么被兼并了。2001年,美国小企业局估计每四家小公司中只有一家在建立五年后仍然开业,不论它们是否赢利。还有报道说,外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还不到5年。俗话说,成功的故事总是十分相似,而失败的经验却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我国小企业之所以夭折得如此速度之快,企业主或企业大凡都犯过下面一个或多个致命的错误:一、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很多小企业成立时做生意、闯市场的办法,以…  相似文献   

16.
公司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经济界》2005,(1):36-39
企业寿命到底有多长?研究结论:一般大企业平均寿命40年,是人类寿命的一半。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3.9%,即使这样,美国仍有83,300多家企业倒闭了。美国的高新科技企业只有10%活过5年。美国现在每年平均要新产生50万家企业,但是一年内倒闭的占40%,5年内倒闭的占80%,10年内倒闭的占96%,只有4%的企业能活过10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5岁,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9年。民营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其中约有7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中国的企业中,每一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在中关村注册的企业有6000家,寿命已经超过8年的不到3%。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统一,是一个呈螺旋式发展提升的渐进过程。提升企业文化,是丰满企业发展内涵、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举措之一。美国学者杰克琳.谢瑞顿和詹姆斯.斯特恩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升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1982年,以美国人迪尔和肯尼迪的一本企业文化管理的专著《企业文化管理——小微企业生存的世俗与礼仪》作为开端,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文化管理开始登堂入室。企业文化管理包括了企业环境、价值、企业中的英雄、仪式和文化网络这五大要素,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存在的一种核心力量,它有可能使企业得到顺利的发展,也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灾难的深渊。  相似文献   

19.
根据美国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E.肯尼迪提出的企业文化要素理论,可以从企业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和仪式、文化网络、文化环境等方面对企业文化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的探讨,以此说明,技术创新需要培育创新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一批管理学家受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成功的激励而创建的,其中大量吸收了集体主义的内容。而近些年来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吸收美国企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无论是美国吸收日本企业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好,日本吸取美国个人主义的企业文化实践也罢,他们的主流母体文化始终相对平稳。应该讲,对于“度”的把握来说,比我们处于转型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容易得多。我国的企业家和理论家面临的是更为错综复杂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