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会议"已经在北京闭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非经贸领域的合作,是中非论坛的两大主题之一.非洲资源非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非洲投资合作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非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互补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服务业合作等领域,中非投资合作前景广阔。推进我国对非洲投资,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瓶颈;有利于加快非洲发展,帮助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在中非贸易额逐年攀升的基础上,我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力度不断扩大,在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新世纪中非经贸合作的良好前景,必须以企业为先锋,以政府为后盾,在投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把中非经贸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商》2015,(46):119-120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非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在非洲经济增长加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洲经济的巨大潜能吸引着大量的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兴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非投资合作发展到现在,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也会进一步凸显出来,要推进我国企业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中亚五国独立后,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双方的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中国在中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各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完全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而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要求各国开展多领域多方位的合作。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其各种机制为中哈双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进一步投资合作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首先跟大家汇报一下中国一非洲贸易发展的关系,在非洲53个国家中,我们从1956年与埃及建交以后,目前与49个国家建交。1971年我们恢复联大合法席位的时候,非洲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开始成立。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拓宽了中非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7.
董欣然 《商》2014,(2):282-282,268
2006年中非北京峰会顺利召开,伴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非关系进入到一个内容、形式及规模全面提升与拓展的新时期。中非关系的渐入佳境引起了一直以非洲国家家长身份自居的西方国家的恐慌,一些西方国家无理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中非贸易旨在掠夺非洲资源,并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因此,为了中非合作的友好长足发展,我们必须探寻新殖民主义与中非合作之间质的区别;为了中非贸易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有力揭穿进口单一结构“殖民化”嫌疑的悖论。  相似文献   

8.
FDI与制造业工资关系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广西两省2001至2004年制造业27个子行业的数据对FDI进入与当地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公司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的上升会提高该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支持外资公司进入将通过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来提高平均工资的假说,而且影响的程度与当地的技术吸收、转化能力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资本数量对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资本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的大小.此外,研究并没有发现外国资本数量和本国资本数量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当前,四川省开放经济合作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探寻扩大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成效,对于提升全省国际化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东盟新四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以下简称“四国”),无论是其地理区住、资源禀赋还是经济发展阶段性,都对四川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分析四川省深化与东盟四国经贸合作的优势条件、合作现状以及优势重点领域。提出加强政府间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的作用;构建双向务实合作平台;强化政策支持和政府服务;密切旅游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互利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飞 《中国市场》2010,(28):82-83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达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新关系以及中俄投资委员会的落成,两国的经贸关系愈加得到政府重视。然而,与贸易规模、结构相比,两国在投资合作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的规模与质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我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发展应驱动高新领域发展;加强务实合作;强化对境外企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创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进行集体对话与多边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重要平台,发布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截止2006年,我国已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投资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投资市场的开放,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资壁垒不断降低,双方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逐步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互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虽然FDI就业份额仍然较小,但由于其增长速度非常快,使得该领域就业对中国总体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很高。由于中国劳动力丰富的国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最大化吸纳就业,因此,引进FDI的就业效应也值得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FDI对中国就业的贡献,展望了其进一步吸纳就业的潜力,并从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角度。回答为什么FDI集中在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非合作论坛创建二十多年来,双方积极构建农业对话机制,开展农业人才技术交流活动,深化农业投资贸易合作,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2020年,中非农产品贸易稳中向好,贸易额问鼎百亿美元大关.对中非农产品发展趋势、贸易结构、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的分析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但竞争力亟待提高.未来中非要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充分开发非洲自然禀赋,拓展贸易广度,挖掘市场深度,构建完备的农产品贸易体系,深化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推动中非关系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组织的合作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在其他领域尤其是投资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欧盟东扩后,其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投资趋向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对我国的外资利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非洲39个国家直接投资对中非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东道国GDP的规模对中非进出口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不形成阻碍,但双边投资协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外资进入我国所涉足的产业很多,而我国工业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则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其利用外资的比例一直占到70%左右。制造业领域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引进外资?需要从制造业各行业自身特征加以区分,不能整齐划一,全面引进,而应有主有次,合理分配,对于经营绩效好和关联效应强的行业应视为制造业吸引外资的主导行业,充分发挥其领航作用,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非洲虽然相距遥远,但中非友好源远流长。中非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结下了深厚情谊。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双方致力于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携手推进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对非合作八项举措,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非人民深受裨益。  相似文献   

20.
李飞 《商场现代化》2010,(18):59-60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我国制造业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