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热"的兴起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结果。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国学教育现状,揭示我国高校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武汉工业学院国学热与大学生信仰心态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的涵义和地位、国学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还是正确的,对国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少数学生对国学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同时我国高校国学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教育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高等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由于当前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应试性、功用性教育,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缺失,国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学的精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孔子热",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红遍全国,寒暑假各地争相开办孔子班,更有专家建议让这些国学重返课堂。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股"孔子热"最终是否会开花结果,至少孔子思想的复兴是人们对精神层面追求的一种体现,人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助于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身体-情感-道德-智慧”四个维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我们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6次课的“大学生国学研习公益课程”,这四个维度的每一个维度中的内容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学,中华民族固有之学问也,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积淀的精华,涵盖领域之广,微观探究之深,让世人称羡不已.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世人对中国文化有着空前的喜爱,国人对老租先流传下来的精髓也倍加珍惜,国学热遍及神州大地,各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不同的国学课程.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笔者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和"魂",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坚定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够重视的现状,文章从提升教学...  相似文献   

7.
祝红艳 《走向世界》2009,(30):51-51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职场人有没有打算去学国学呢?职场人是否认为国学有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呢?关注职场人生存和发展,智联招聘推出了职场人学国学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6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该调查。调查显示,超过九成职场人对国学有兴趣,超过四成职场人愿意花钱学国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许多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主要从社会资本角度去研究大学生学习成绩,认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家庭和学校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在传统文化缺失问题上表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失调,西方文化甚嚣尘上;漠视传统文化与道德,功利主义思想抬头.在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上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治理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的基本对策,政府及其主流媒体要重视与引导,发挥其主导作用;媒介组织应将社会利益始终置于首位,强化使命担当;将中华传统文化有益营养融入校园文化,构建认知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内容,论述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路径。应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将国学经典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学教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给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自2007年开始便在学生中开展经典国学诵读活动,2008年成为重庆市首批100所国学试点校之一,2012年12月获“江津区教委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国学教育)”称号,2009年以“大同颂国学经典诵读”在江津区滨江之夏闪亮登场,开创了农村小学国学节目到江津区进行专场演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总结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培养大学生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提供了理论根基;儒家"义利说"思想为培养大学生的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思想基础;儒家"德育为先"思想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张冉 《理论观察》2008,(5):31-32
面对“国学热”的风生水起,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解读,则可透视出“国学热”体现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是浮躁时代的精神寻根和现实要求。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学”不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国学热”的意义只在于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自觉”。因此,对“国学”既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也不能采取批判打倒的激进主义,而应宽容平和的理性认知这股“国学热”。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正在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也就同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新的参与主体.这群"居民"是学生社区文化的最先体验者、共建者和最终评价者."90后"大学生具有多重独特个性,给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学校和社区共建,占领网络阵地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国学进社区活动,是践行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高校与社区群众关系的最佳契合点。教育实践活动中,依托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开展的国学进社区研究与实践,既是响应国家、地方民生文化工程建设的号召,同时也是在发扬大学精神,落实高教强省计划,履行高校的基本职责———服务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要坚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明确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哪里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往哪里去.  相似文献   

17.
国学,中华民族固有之学问也,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积淀的精华,涵盖领域力广,微观探究之深,让世人称羡不已.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世人对中国文化有着空前的喜爱,国人对老祖先流传下来的精髓也倍加珍惜,国学热遍及神州大地,各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不同的国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魅力书坊     
《国学与人生》东方夫子¥39.80海潮出版社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国学经典以国学源头为底蕴参透人生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本书就一些读者感兴趣的学说精髓发表一孔之见,也算是表达一种选择的意向。从中你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份遗产,从中真正认识到国学的价值,转变你的观念,获得更多的精神启示,成就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节日感"是人们在传统节日过程中"参与感""在场感""体验感""归属感"等内在感性活动的总和,归根结底是文化自觉."节日感"催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是传统节日对大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的逻辑生成原点.培养节日感,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既需要大学生加强文化自觉,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思想的剖析,得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行"六有大学生"的有理想、有追求,有修养、有品质,有担当、有作为的精神相契合,认为传统文化也是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汲取正能量的源泉之一,对培育六有大学生具有重要启示。该文强调,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吸收者,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在传承、引领、传播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