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池塘养鱼饲料成本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池塘养鱼中利用配合饲料高投入高产出的精养方式被普遍采用,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鱼增加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鱼饲料利用率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料系数的高低决定的,选用高品质饲料,降低饲料系数,成为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饲料利用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用配合饲料养鱼的方式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 养殖周期的长短,就是说鱼要养几年(鱼种阶段包括在内),对于池塘鱼产量的高低,以及养鱼收益的大小都有重大影响,确定养殖周期时,应当根据下述几点进行全面地权衡: 1、一般鱼类都是年龄越大生长越慢(以相对增长表之),进入性成熟后更显著;随着生长的减慢,饲料系数就必然相应地增高。饲料系数增高,养殖成本随之增高,经济效益就会降低。 因此,总的说来周期过长(特别是拖到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池塘饵料系数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养殖生产全过程。饵料系数是指投喂的饲料总量与池塘养殖对象总净增产量的比值。其比值越小,表示增加单位水产品产量所消耗的饲料越少。因此比值越小,也就是饵料系数越低,饲料的利用率越高,也就是降低了养鱼生产成本,提高了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就怎样降低池塘养鱼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鱼种质量鱼种质量要求的主要指标包括:规格达到规定的标准,大小整齐,体质肥满  相似文献   

7.
<正>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池塘饵料系数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养殖生产全过程。饵料系数是指投喂的饲料总量与池塘养殖对象总净增产量的比值。其比值越小,表示增加单位水产品产量所消耗的饲料越少。因此比值越小,也就是饵料系数越低,饲料的利用率越高,也就是降低了养鱼生产成本,提高了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就怎样降低池塘养鱼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鱼种质量。鱼种质量要求的主要指标包括:规格达到规定的标准,大小整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发展池塘养鱼,降低养殖成本,增产增收,根据我们发现养鱼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以下有关的技术措施。一、鱼种放养在鱼种放养前后的工作中,我地存在着两个问题:1、大部分池塘不能彻底清塘,容易引起鱼病暴发;2、鱼种搭配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水体,致使养殖成本提高,产量、效益下降。针对这两个问题,先说一下清塘:清塘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杀死病菌、水生昆虫、野杂鱼等敌害生物。清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法清塘,就是抽干池水,按每亩用生石灰100kg计算,溶化后,泼洒石灰水,泼到最高水位线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种青养鱼具有节约生产成本、土地资源,提高池塘利用率等优点,是提高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冬季或春季排干池水,在池底播种青饲料作物,待作物长到一定高度后,放养夏花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青饲料直接被草食性鱼类摄食,或腐烂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可以节省大量饲料。但目前鱼种放养前一段时间池塘一般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池塘种青养鱼的综合效益,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渔业致富指南》2005,(14):65-65
二、池塘高密度养殖(以投精饲料喂养为主)随着配合饲料的推广,众多养殖户已经从单纯的喂养花白鲢向以草、鲫、青鱼为主的投精饲料喂养,但施肥养鱼仍然必需,花、白鲢仍然占据着一定的比例,也能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下我们以亩产1200kg模式做简单介绍:1、养殖条件面积5~30亩,水深1.5~3m,接近水源2、养殖特点利用优质的外源性营养,如配合饲料等提供给鱼充分的营养。利用饲料中的残渣和鱼体排出粪便,配合少量渔肥达到肥水目的,促进花白鲢的生长。3、养殖品种白鲢、鳙、草鱼、青鱼、鳊、鲫、黄颡鱼混养。4、设施与设置5、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7~…  相似文献   

11.
<正> 春季科学合理地投放鱼种是池塘养鱼获得最佳效益的关键。春放鱼种要根据池塘特点、饲料、肥料供应情况、商品鱼市场价格、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池制宜,统筹规划,做到“明确一个目标,选好一种模式,抓住四个环节”: “明确一个目标”即明确放养的每个品种当年达到商品规格。放养密度大,当年达不到商品规格,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放养密度小,高于商品  相似文献   

12.
<正>常规鱼养殖鱼种放养结束后,饲料投喂是整个水产养殖管理期的主要内容。正确的饲料投喂与鱼的生长、病害发生、上市规格和养殖成本均密切相关,也是提高常规鱼养殖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现介绍常规鱼养殖的饲料投喂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鱼种放养模式决定着采取不同水质管理技术措施,水质管理措施是围绕着主养鱼来进行。加强水质管理,创造良好水质环境,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原来池塘放养模式主要以鲢、鳙鱼(肥水鱼)为主养鱼,搭养草鱼、鲫鱼、鲤鱼等,池塘中"肥水鱼"的产量约占池塘总产量的60%~80%。肥水养鱼主要围绕着"肥水鱼"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养鱼的饲料成本始终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5%左右(池塘和固定资产折旧除外),所以降低饲料成本是降低整个养殖过程成本的关键,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在水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发利用农村大量价格低廉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作为养鱼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5.
<正>池塘两茬养鱼是以池塘养鲤鱼技术为基础,改春放为冬放鱼种养殖商品鱼,翌年6月下旬出塘上市,接着放养夏花培育秋片,至10月完成一个周期,该塘当年冬又可放养鱼种养成鱼。笔者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池塘养殖成本增加,饲料价格增长过快,养殖利润不高。一些养殖户开始青睐一种种草高效养鱼模式。种草养鱼以植物(草蛋白)直接转化为鱼体蛋白,以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等肥塘,使种养生产各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种草养鱼模式可以为养殖鱼类提供优质廉价的饲料源,还可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减少污染、提高鱼体  相似文献   

17.
<正>在草鱼养殖生产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60%以上。饵料系数越低,饲料的利用率越高,也就是降低了养鱼生产成本,提高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就怎样降低草鱼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放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池塘养鱼普遍利用配合饲料进行精养,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5%左右。因此,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效的关键。具体应掌握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14,(1):45-45
要想取得好的养殖效益,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池塘条件、苗种、饲料来源、养殖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能力和历年的养殖经验做好鱼种放养计划。确定具体的鱼种放养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