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成为国内外热议话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国情,以创新和实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烙印;三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问题。由丁任重教授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一书(2013年上半年)没有试图归纳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却以极具战略眼光的系统的视角、手术刀式的解剖,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  相似文献   

2.
刘嗣明博士的《中国经济需求不足问题研究》一书于200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后,又于2003年11月再次印刷。通观全书,其思想性、学术性、原创性都很强,特别是能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需求不足,条分缕析,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4.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一书是冯尚春教授几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是研究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的一部力作,尤其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方面所进行的开拓性系统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对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的空白。该书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拜读了宋醒民教授的专著《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感到这是一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经济理论的力作,宋醒民教授遵循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紧随改革实践的进程,围绕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从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展开了理论探索,形成了许多创新观点,尤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社会主义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和劳动力市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定位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民营经济问题等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者较早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观点,下面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6.
李卿燕 《财经问题研究》2001,(7):80-80,F003
会计理论是在人们很少把会计与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艰难处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迄今为止,我们翻翻为数并不见少的会计理论文献,还能依稀看到其表述的生硬和在实践面前的被动。尤其是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会计实践过程中,会计理论研究的薄弱和滞后已经产生日益明显的“瓶颈”效应,非常之事呼唤非常之人,然后成就非常之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召唤面前,由我国知名的会计科研机构三友会计研究所发起和精心策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国辉教授的个人专著《会计理论研究》满载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厚积薄发,自信从容地向大家展示一幅丰富绵长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安全生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安全发展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一道,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煤矿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在当前尤其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马彦丽教授的专著《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一部新成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和生效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跨越式增长阶段。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10.
11.
当代中国的私人资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原始积累过程具有哪些特点?其发展趋向如何?这些都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性新课题。潘石教授的新著《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及模式,在近10余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从价值维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学术界的一大薄弱环节。本文以两个百年的纵深,从价值维度切入,重点论证并原创性提出了:以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立场;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的;确立三个为主(公有主体,按劳分配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主导)和三个共存(多种经济成分,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市场决定微观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以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绿色生产生活体系,建设以国家内生创新为主导、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多元协同创新为补充的关键核心技术进步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经济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体系等等,以此四点为价值原则;以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根本价值实践主题,其核心要义是:国民幸福可持续、国办公业建和平、党揽全局谋长远、民本路线通民心。创建具备上述价值总体的目标路径同向认知体系与实践行动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亦是本文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于刃刚 《经济与管理》2007,21(10):95-96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融合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协作,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国家间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获取“双赢”或“多赢”的经济合作利益。  相似文献   

14.
15.
地下经济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突出。在美国、日本、德国、希腊、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印度、埃及、秘鲁等国家和地区,地下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地下经济也开始滋生和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地下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假冒伪劣商品、走私、毒品交易、腐败和地下金融等非法地下经济比较活跃;手段更加隐蔽,借助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支持者和批评者都认为基于华盛顿共识而制定的政策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争论的焦点已不再是华盛顿共识要不要存续,而是有什么可以来代替它的问题.世界银行于2005年发表的报告<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十年改革之得失>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论述了发展政策社群这一思想近年来发生改变的程度,以及一些其他的观点,例如有些沉迷于大规模的制度改革,还有些对国外援助抱有期望.对这些观点进行明智的分类需要一个明确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增长中的一揽子约束条件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是张世晓博士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事区域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长期积累的重要学术成果。该学术专著创新性地运用复杂性科学系统论理论对区域金融集聚演化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创新探索,将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对相关领域研究学者产生启发。区域金融、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区域间金融、经济差异化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  相似文献   

18.
陈栋生 《发展研究》2011,(8):120-120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尤应重视城市的科学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如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是须要搞清楚的时代新课题。经济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程必定研究员的新著《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就是系统探索这个时代新课题的一部力作,很值得关注城市化问题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一读。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