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及模式,在近10余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从价值维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学术界的一大薄弱环节。本文以两个百年的纵深,从价值维度切入,重点论证并原创性提出了:以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立场;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的;确立三个为主(公有主体,按劳分配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主导)和三个共存(多种经济成分,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市场决定微观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以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绿色生产生活体系,建设以国家内生创新为主导、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多元协同创新为补充的关键核心技术进步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经济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体系等等,以此四点为价值原则;以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根本价值实践主题,其核心要义是:国民幸福可持续、国办公业建和平、党揽全局谋长远、民本路线通民心。创建具备上述价值总体的目标路径同向认知体系与实践行动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亦是本文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即文化发展的道路问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体现先进文化,凝聚人心共识,以人为本以及走向世界的和谐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对策构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伸小敏 《经济地理》2000,20(3):54-57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本文从城市化内涵 和中国国情出发,以中国城市化现状问题为突破口,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城市化应该实行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内涵化共同发展的战略,构建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探寻和思考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时,一定要认识到,这条道路的选择和开拓是不可选择性与可选择性的统一。发展道路的不可选择性即不可逾越性,就是走什么道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道路的可选择性即可逾越性,是对历史提供的选择机会和跨越条件的准确把握和利用。新中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现代性的实现与超越过程"。客观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已基本成型,但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继续坚持与发展"中国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宁智斌 《经济师》2014,(8):41-43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应有更高的追求。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有着极高的契合,在发展要求、精神需求、民众诉求和执政追求等方面都有对两者必然的要求,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走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兴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7.
正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成为国内外热议话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国情,以创新和实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烙印;三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问题。由丁任重教授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一书(2013年上半年)没有试图归纳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却以极具战略眼光的系统的视角、手术刀式的解剖,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在实现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纯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渐进式改革到攻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对外开放是局部开放到全局开放,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三高发展到统筹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王爱俭 《现代财经》2000,20(7):6-15
经济道路的选择与引进通胀的原因有着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在转轨时期既要防范通货膨胀,又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经济道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及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焉香玲 《经济师》2002,(7):113-113
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社会价值目标出发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不平衡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实施过程中 ,以不平衡为手段侧重西部地区发展 ,注意培养区域之间的互助意识 ,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分析了法国电力、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揭示了大型能源企业在工业化中期以来,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依据经济发展阶段与大企业关系理论和经济与能源关系理论,分析了工业化阶段中能源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必然性。结合我国2030年以前社会经济与能源发展呈现的特点,为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发展道路选择提出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强调市场却弱化政府",或"强调政府却弱化市场"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市场与政府、对内与对外、国有与私有、中央与地方、渐进与突破、继承与创新等要素的彼此结合而非相互排斥才是"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典型特征、核心优势和最大潜力之所在,也正是这些"结合"的有效实现成就了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世界奇迹。中国下一步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仍需坚定不移地沿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线,全面促进上述要素从经验结合走向科学结合,从相机结合走向有机结合,从有效结合走向高效结合,从次优结合走向最优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上,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理论成为各国的共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因此,要多途径地发展中国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4.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思想的主题。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新自由主义”受到国内一些人的追捧,这些人宣称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主张中国也应实行新自由主义。中国必须要走新自由主义道路吗?新自由主义是适合所有国家的“治世真经”吗?拉美、原苏东国家改革的失败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告诉我们,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搞新自由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需要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争议涉及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劳动分工的发展方式究竟是趋同还是多样的?均衡经济学派与演化经济学派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文章从历史和比较的分析出发,论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英美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道路,而且中国未来的发展也要求中国探索不同于已有市场模式的新路。政府的作用不能由意识形态先验地决定。中国所处的生态历史条件,要求有远见的政府。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再造中国,并引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城市化是内生型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标志;是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国情出发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必经阶段以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是"三农"非农化转移、决定亿万农民最终命运、消除二元结构、解决结构性矛盾的的必由之路和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工程;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的道路;中国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