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努力对机会不平等的影响: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7,(3):76-90
本文致力于检验当全体居民的努力提高之后,由外部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能否显著降低,从而回答"努力能否改变命运"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群体,采用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所有个体均付出最高努力时的"反事实"收入分布,测算并比较实际收入分布和"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从而检验努力提高能否改善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显示,四个出生年代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占比达到35%-43%;当所有个体的努力达到最高程度时,"50后"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仅降低4.98%,"60后"和"7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的降幅高达50%左右,而"8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则降低22%;优势和劣势环境群体因努力程度提高而实现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同,是不同出生年代机会不平等指数降幅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应致力于弱化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努力的回报,对因外部环境不利而陷入贫困的居民进行重点救助,为弱势群体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创建足够的平台和畅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之时,有必要重新审视不平等问题。与收入不平等相比,消费不平等是对经济不平等更好的度量。因此,以消费不平等为研究对象,在对居民消费不平等进行多维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消费不平等呈现出倒U形走势,区域消费不平等不存在倒U形规律;收入不平等通过预算约束差异形成消费不平等;机会不平等通过代际传递和路径依赖形成消费不平等;制度因素通过消费机会和消费资源的分配形成消费不平等。缩小消费不平等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缩小收入差距外,政府还应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人力资本积累差异和推进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利用1978-2003年的时序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全国、城镇、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实证探讨。研究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全国、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2)我国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全国、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这与我国金融发展滞后密切相关;(3)金融发展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结果具有鲁棒性,金融发展显著且稳定地扩大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巧明 《经济经纬》2022,39(1):59-68
借助世代交替模型,得到宏观审慎政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接着基于2000—2018年59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住房贷款价值比(LTV)上限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实行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扩大作用,且扩大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更为显著。(2)当LTV上限值较低时,降低LTV上限进一步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反,当LTV值较高时,降低LTV上限却减小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果呈现异质性特征。(3)将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替换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后,实证结论基本不变。实证结果在不同收入不平等变量、不同虚拟变量和不同面板模型下均表现出高度稳健性。对于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应考虑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而在确保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兼顾政策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各国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通用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用财政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具有局限性,学者们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和效应。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效应的文献,发现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效应主要有四种:财富变动效应、金融市场效应、资本形成效应、就业效应。这些效应相互作用,并通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总产出来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理论和经验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对于城镇各收入阶层来说都是不存在的;经济增长对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具备调整能力,但对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却有极大的调整作用。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当滞后一定期数时。经济增长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格兰杰原因。总体而言,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扩大,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正在经受当下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挑战.文章将机会不平等因素引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模型中,利用反事实函数,通过Shapley分解,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机会不平等理论具有一致性,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2)如果不考虑机会不平等因素,那么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成立的;但事实上,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都存在.(3)在我国,如果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大于公有制对收入分配的正向影响,那么所有制的优势将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将难以遏制.因此,只有切实地消除或减少各种机会不平等因素,才能充分地发挥公有制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丽 《当代经济》2011,(8):142-143
用实证方法测度经济不平等程度仅仅考虑的是收入在不同人之间转移而带来的不平等,而规范测度方法把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相联系,价值判断融入不平等测度指标中,但是,其测度方法的假设条件与经济现实相比,仍然是比较严格的.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更为一般的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羽  黄潇  杨俊 《技术经济》2010,29(6):114-118
本文首先对国外有关教育不平等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中着重介绍了教育基尼系数的测度方式。随后,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进行评述,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后续研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市场因素和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是决定一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HIP)住户数据,计算出我国居民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并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借此探讨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是由市场力量造成的,还是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不足的结果。研究发现,从市场收入基尼系数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由此认为,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效果不明显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较发达国家严重的主要原因。加大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力度是缓解和改善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安定关系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就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安定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提出各种理论加以解释,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还相当欠缺.在我国收入不平等明显加剧和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收入不平等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1981-2004年的相关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无论用城乡混合基尼系数还是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来测度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收入不平等均对社会安定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冲击.因而,切实采取各种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使收入差距维持在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所能容忍的范围内,对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国1985-2012年的发展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本文分析了贸易开放度、FDI以及财政分权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由于相关变量的协整阶数不同,本文在实证中采用动态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实证分析表明,贸易开放程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最为明显,违背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同时,FDI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双面性;财政分权和收入不平等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相似文献   

17.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引起社会普遍不满和对社会稳定构成实质威胁的是居民主观层面所不认可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尝试考察我国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将主观收入不平等合理分解为认可的不平等和不认可的不平等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本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居民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不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平认知对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当前政府的改革应该从消除体制性障碍入手,特别是要消除行业垄断、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等,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为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城乡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老龄化及其分布是否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亟需深入研究.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固定效应回归和动态差分GMM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乡人口老龄化系数比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既来自于城乡少儿抚养系数比,也来自于城乡老年抚养系数比;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老龄化深化的作用效果越大.研究结果揭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部门流动对重塑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并进而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框架,本文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相联系,统一地解释了收入分配变动的三种模式。研究发现,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收入不平等源于日益扩大的技能工资差距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强调国家干预的"莱茵模式",其较低内部工资差距和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缓解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冲击;"中国模式"体现了转型经济的特征,劳动收入份额、技能工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的变化都成为近年来收入不平等迅速扩大的重要来源。"中国模式"造成了基尼系数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双重分配结果,也是目前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难点和着力点。理清两大分配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政府采用有效政策手段,改善收入分配失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股市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是金融理论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构造全球33个国家从1988年至2013年有关股市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国股市发展及自由化改革对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一国股市规模越大,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其收入分配状况趋于恶化,而流动性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收入分配状况。其次,一国股市的发展对不同收入阶层存在不同的影响。最后,股市自由化前后,股市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股市自由化之后,股市规模的扩大和股市流动性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