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梽芳  臧楠 《财经研究》2011,(2):112-123
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之间的测量缺口近期持续扩大,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文章根据1994年1月至2010年8月的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数据,运用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价格调整以及传导机制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存在门槛协整关系,而且估计缺口稳定,这表明测量缺口夸大了两者的真实偏离。文章还发现了食品价格传导的新信息内涵,即食品价格对非食品价格具有非线性的价格传导性:短期内偏离主要是食品价格上升造成,尤其是在高通货膨胀区制,偏离速度有加快趋势。两区制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极端区制,食品价格通胀与非食品价格通胀具有双向的短期Granger原因,即两者相互领先;而在正常区制,食品价格通胀与非食品价格通胀具有双向的长期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4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5%。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  相似文献   

3.
笔者构建了考虑价格传导时滞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编制了涉农产业投入产出表,据此测算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考虑时滞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揭示了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下,涉农产业和非涉农产业部门之间是如何通过价格调整达到最终均衡的.从整体上看,涉农产业各部门产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要大于非涉农产业各部门产品,而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各部门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数字     
《新经济》2014,(3):21-21
3.0% 201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其中,城市上涨3.O%,农村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3.3%。2013年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2年同期上涨2.6%。  相似文献   

5.
提高消费率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低,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费率也低,这使得居民消费价格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至今,除住房、小轿车、电信等消费品热销和旅游等某些服务消费兴旺外,大多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仍不够旺,居民消费价格虽然已在上涨,但那主要是一  相似文献   

6.
数字     
《新经济》2014,(9):21-21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  相似文献   

7.
孙浦阳  杨易擎 《经济研究》2023,(10):152-169
本文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消费市场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个税改革提高了居民的零售商品市场价格,但对于服务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有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使用分解效应区分耐用和易腐消费品后,发现商品价格的波动大部分来自于耐用消费品,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个税改革后,耐用品需求上升,导致商品市场的平均价格上涨;但是,耐用品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却不高,即大部分增量收入用来消费易腐商品和服务。因此,减税后,降低边际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对服务价格却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减税对消费价格的差异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准入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转移支付较高的城市。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通过税改政策,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全国的通胀入手,通过近几年CPI数据,简要的分析了中国最近几年的价格走向。然后引入到上海的通货膨胀情况,通过对上海近些年通胀的分析,结合上海市的食品价格,研究了食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食品价格上涨的现状、成因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上海市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特别是消费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12,(9):60-60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报告,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为30个月以来新低,涨幅首次回落到2%以内;通胀压力继续下行为宽松政策留足空间。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1.5%;1至7月份平均,全国CPI同比上涨3.1%。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9%。  相似文献   

11.
陈东  徐炜 《资本市场》2008,(7):100-103
目前价格管制带来了双重的困境:物资短缺要求放开管制,而稳定通胀预期又要求继续管制。而产生这种困境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调控一直试图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寻求平衡。管制、补贴将使得整个通胀期延长,而"价格渗透现象"最终可能使价格管制失效。  相似文献   

12.
每次物价大幅上涨,都免不了扯上农业与农民。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杜润生领导下做调查研究工作,就受到过这个联系的困扰。最近物价趋紧,相关论调又起,似曾相识,决定为文略加分析。以2010年11月份的物价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指标数据是这样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在消费品八大类商品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同比上涨  相似文献   

13.
在引入通胀预期这一因素后,根据2002—2011年样本利用VAR方法对通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个变量具有很强的趋同性,通胀预期和通货膨胀均有明显的惯性,并且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要大于通胀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产品价格受到通货膨胀56%的决定性影响,而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仅为14%。  相似文献   

14.
陆晓明 《经贸实践》2007,(11):60-61
CPI上扬与以往通胀不同 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两次通货膨胀不同,今年CPI指数较快上涨主要是受粮食和肉禽涨价的带动,占CPI权重更大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则基本稳定,而前两次通胀中农工产品价格普遍大幅上涨。比如,1994年占当时CPI权重13.1%的服装鞋帽类产品价格涨幅在20%,以上,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涨幅在14%,而今年衣着类产品价格同比下降0.1%,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涨不到2%。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状态依存模型框架内,估计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和异质性。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粘性具有非对称的特征,同时企业的"异质性"也影响了产品的价格粘性。根据价格粘性理论,存在价格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通过调整货币数量能够影响短期内的产出。然而,由于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央行为了抑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产出减少,而非价格水平下降;相反,为提高产出而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价格水平上升,而非产出水平提高。只有通货紧缩时期,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出现反转,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才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蕾 《经济师》2012,(8):239-240
我国政府一直对非营利性医疗服务的价格实行政府管制,其初衷是为了确保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体现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有保障的、价格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但近年来,非营利性医疗服务领域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天价药费事件屡被曝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非营利性医疗服务的价格已成为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一方面政府严格控制,一方面却医疗费用高涨、群众看不起病的怪现象呢?究竟政府应不应该对医疗服务实行价格管制?文章在分析现有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政府对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结合医疗服务的行业特性,得出政府管制仍是克服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的一个有效措施,但现行管制存在失灵、管制不当,管制过程中管制成本远大于管制收益。  相似文献   

17.
我们国家2007年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显著上涨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以猪肉价格的上涨为甚对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翻开报纸,杂志,到处都是CPI的字眼,到底什么是CPI,它是怎么计算的,它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文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传导和价格改革将主导2010年我国CPI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计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8%-9%之间,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不存在消费品价格大面积、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仳从近儿年的情况来看,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物价上涨的新特征。当前,我国物价变动总趋势是上升的,具有可控性、结构性和翘尾性新的特征。1.可控性。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从2002年1月始,到2003年8月止,始终都是在1%以下的低位运行;但9月份以后,CPI一路上扬,结束了连续下滑,首次由负转正。2004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5%,之后回落。2005年上半年同比上涨2.3%,物价趋势温和,涨幅减缓,仍在可控范围内运行,通货膨胀的阴影渐远。2.结构性。2005年6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粮食价格同比下降1.1%,耐用消费品价…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在中国,从2003年起,似乎也在悄无声息的经历着一场这样的变化。2008年5月12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8年4月份的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5%。其中,城市上涨8.1%,农村上涨9.3%;食品价格上涨22.1%,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10.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