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货币供给量等指标的手段和措施,其政策效果的实施有利于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的认识和开展,有利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常见的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贷款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政策以及窗口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易纲 《资本市场》1999,(10):6-11
<正>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有些中央银行主要以调控利率为工具(比如美国);有些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中国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采用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由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为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对货币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4)两个中介目标调控不同的领域:信贷规模主要针对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这是我国央行的一种现实选择,央行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协调。上述结论对于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的,表明我们更应关注信贷规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来调控经济。当然,这种货币传导模式存在缺陷,只是阶段性地起作用。从未来的发展模式来看,要采用包含更多信息的利率作为政策中介,其前提条件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学术界引起争议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的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有五个,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等问题上.从实践上看,从1984年-1997年,货币政策虽然经历了多次扩张和紧缩,但是,从总体上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并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对货币政策理论包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目标理论、传导机制理论等的研究及其各国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实践或运用,都隐含着一个基本前提: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货币政策非中性。但近二三十年来,这一基本前提却不断受到西方经济学者们的置疑,并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一股从根本上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潮。在我国自80年代引入西方货币政策概念,并逐渐将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情况下,这思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曲琦  郭步超 《技术经济》2013,(12):96-103
建立包含时变通胀目标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在分别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下通胀目标变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种情况下,通胀目标变动冲击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波动均产生重要影响;当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时,通胀目标变动冲击是导致产出波动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提出:我国央行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形成长期稳定的通胀目标,并使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逐步向价格型调控模式转移。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LT-TVP-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和汇率的调控效果和时变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房价和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的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更为显著,因而在目前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优于房价。另外,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依赖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相应搭配利率政策调控房价和汇率,但近年来央行愈加谨慎采取粗放式货币政策工具,更多地采用结构化政策工具发放货币,来对我国房价和汇率进行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一般由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政策目标三部分内容构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数年来的实践摸索,我国中央银行已积累了一定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调控工具以及政策时滞的异同,分析了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汲取日本的教训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华伟 《经济师》2023,(4):113-114+13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政府在不断升级宏观政策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与以往的传统调控方式不同,现如今的经济调控手段更重视精准直达。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避免大水漫灌式全面的宽松货币政策,以防止金融系统流动性过剩的发生,而是要用定向调控方式去弥补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引导信贷结构的优化与结构性调整。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作用,不仅要关注政策的目标,也要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以及约束机制,更好地实现精准导向,同时也要与其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然后通过对国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考察,分析了中国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最后讨论了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博昭 《经济论坛》2007,(13):31-3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于实体经济,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进展有限;通胀压力并未解除,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货币供应量指标偏离"三性"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金融风险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房地产调控高度依赖行政手段;金融宏观调控工具效力受限制。为此,必须调整金融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合理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丰富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加快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优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与不足,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新变化,深入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对策。为更好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有选择地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重点兼顾某些结构调控目标,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结合我国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和公众学习机制,探讨我国通胀预期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是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和公众学习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通胀目标采取顺周期调整,舒缓了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造成了通胀大起大落的变化周期;公众学习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受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反通胀立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过程中应明确构造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借助中央银行的沟通渠道,提高其透明度,通过反通胀实践,改善其可信度,以降低公众的预期形成偏差,引导公众形成与政策目标一致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提高宏观货币调控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在过去的 2 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调整。本文在简单介绍中间目标选择一般理论之后 ,通过对西方国家中间目标演变的实践描述和理论分析 ,认为在中间目标的指标选择中 ,货币供给量指标将逐渐退化为监控指标 ,而利率、汇率指标的作用将可能再次凸现。此外 ,本文还探讨了西方国家其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比如信用总量 (扩展含义 )指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资产价格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来调节金融资产的价格、数量等中介指标以达到最终政策目标的过程 ,它主要包含价格、数量以及预期等几种作用途径 ,它们分别通过机会成本变量、规模经济变量和心理预期等因素发挥作用。下面仅就价格途径的传导机制做初步的探讨。货币政策的价格途径传导机制又叫“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或“相对价格效应” ,即通过影响资产的相对价格来引导人们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指的是具有不同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一系列资产 ,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因而资产结构的调整就不仅只影响金融资产的供求 ,还会影响到实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通常的金融资产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和证券资产价格等 ,这三大类价格中的每一类都包含很多具体金融资产品种的价格 ,共同组成了金融领域中的相对价格体系 ,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由于社会一般利润率倾向的作用 ,从长期看投资者在所有资产上只能获得等量的边际收益 ,使得金融领域的投资收益与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因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控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 ,来引导商品市场供求变化及其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动 ,这就是价格渠道传导机制的一般原理。一、利率作用渠道关于利...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的变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国经济的睛雨表。货币政策的调整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股票市场,同时,股票市场也会通过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影响货币政策。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同时,要考虑到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敦玉环 《时代经贸》2007,(8Z):170-171,173
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利率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提高监管效果,缩短政策时滞,这些都可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年来 ,尤其是 1 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市场开始在货币供应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价格或数量进行直接控制。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或中央银行信贷价格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从理论上讲 ,引致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 ,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导向来分配资金 ,可以建立更加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