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度金融化已经成为当前发达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对金融化涵义的理解主要有企业治理视角、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关系视角以及积累模式视角。作为金融化的积累模式,利润来源于金融领域而不是生产和贸易领域。对资本积累金融化必须放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中去理解。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是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发展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内部价值独立于使用价值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交换的内在矛盾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2022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价值理论与阶级理论研究方面,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经验验证、价值规律的阐释、阶级关系变化和阶级斗争新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在资本积累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方面,对原始积累的持续性、过度积累危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理论研究方面,围绕货币的性质、现代货币理论、虚拟资本的特性与运动规律、金融资本和金融化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在数字资本主义研究方面,对平台经济的垄断和金融化、平台商业模式及其影响、算法资本主义的特征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衰落和危机趋势方面,着重聚焦当代资本主义增长动力减弱、陷入长期停滞和生态危机加剧等问题。2022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研究倾向,更加聚焦现实问题,重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密切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对现实问题展开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与危机的根源,为开展反资本主义斗争、寻找替代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1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在总论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在经典理论研究方面,推进了剥削理论、阶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研究;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方面,围绕新自由主义批判、金融化问题、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帝国主义问题展开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发生了变化。国外学者始终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回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坚持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统一,这方面值得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4.
军备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西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军备经济学说惯于从需求与利润率两个维度分析军备生产的反周期效用,但这些学说至今仍缺乏坚实的理论建构并难以得到现实经济数据的支持。近十余年来,部分国外学者超越传统阐释框架,从新自由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从金融化、资本积累等角度研究军备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危机的关系,这些探讨为我们深入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帝国主义军备发展的趋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金融化表现之一即为金融资本从服务于产业资本的系统转化成一套为自身服务的独立系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金融化不仅在于其脱离了生产过程, 且金融资本以一种新的形式融入资本循环中, 并伴随着资本积累不断参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重构。 在实际的发展中, 互联网平台企业受到了金融资本的过度追捧, 直接表现为各行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集中越来越迅速, 但与其相矛盾的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利润实现危机的深化。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相关数据,论证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由于自身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和资本间的竞争, 出现流量资本化; 提出由于资本的逐利性, 互联网平台成为了加速资本循环的手段和工具,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金融化的实质是金融化了的资本积累制度的内在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袁辉 《当代经济研究》2014,(12):5-11,97
希法亭的金融资本理论包含产业垄断和银行垄断、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融合和银行资本主导的三个维度,对这一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银行资本主导的历史局限性和制度特定性上,这些批评要么已经被历史上资本主义反复出现的格局所证伪,要么源自对希法亭的片面解读。为了避免由希法亭金融资本概念引起的误解,以及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对传统银行与产业融合意义上的金融资本的挑战,需要从更抽象的层面出发,将金融资本视为借贷资本与虚拟资本的融合。这一定义,一方面与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表现形式的论述相一致,另一方面又可以沿着马克思的分析框架,重新阐明金融与经济的复杂联系,以及金融化条件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201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在基本理论方面主要表现在价值理论、剥削理论、利润率理论和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动态这四个方面。而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研究则重点表现在经验研究方法、收入分配问题、金融化问题、生态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的探讨中。本文按照上述的两个领域九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论。同时本文还专门探讨了日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017年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峰  陈诚 《财经科学》2022,(1):43-54
本文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剥削"视角出发,探讨了金融化时代的金融利润来源问题,将其来源归因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对全球无产阶级开展"超时间""超空间"和"超界限"的剥削。三个剥削维度是相互联系、互有重叠的有机结合关系。我们以美国数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在金融化时代中对工人阶级开展得愈演愈烈的"超时间"维度的剥削、"超空间"维度的剥削和"超界限"维度的剥削,是这一时期金融利润不断增长的本质原因。但是,当前以"三维剥削"为显著特征的剥削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金融泡沫破裂和更大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理论的阐述以资本积累为背景,其核心是资本的构成。当快速的资本积累用尽劳动力的供给时,工资上涨会降低利润,减少资本积累;后者又导致失业增加,下降的工资再促使资本积累逐渐加速。19世纪英国商业周期的波动证实了它们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机制是用机器代替工人。个别资本家节约成本的技术革新,不会必然地提高总资本积累的一般利润率,利润率的部门差异引致积累的资本在竞争中涌向不同的领域,最终过多的资本积累瓦解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本身——利润的增加。依据马克思资本积累基本模型构建的动态模型,能够估算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利润率的历史和未来演变。  相似文献   

11.
虽然金融部门利润不是产业利润,但是它唯一的源泉还是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在金融部门执行不同功能的资本,其获得利润的方式各不相同,与平均利润的关系也大相径庭.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化之后,美国金融部门参与利润分配的份额明显提高;总体上,金融部门的利润率超过了平均利润率.不同于传统的榨取方式,金融业资本通过对收入和剩余价值的转移而获得超额利润.金融产品的低成本性和强创新性,也是金融部门能保持超额利润水平的重要原因.在实体经济利润长期停滞的条件下,金融部门利润率提高既是金融化的原因也是进一步金融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金融化不仅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在观念上造成了金融思维对社会文化的侵蚀。在平台企业的兴起过程中,除了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以外,金融化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金融市场的繁荣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盈余,而平台企业由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金融市场的投资对象。另一方面,公司在金融市场压力下需要削减用工成本,同时金融化思维将劳动者改造成了自我经营的零工,为平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劳动力。在金融资本的推动下,平台企业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治理关系。从金融化的背景出发,平台治理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可以被理解为资本逻辑对传统治理秩序的挑战。随着平台企业的兴起,金融资本逻辑与国家监管逻辑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决定着未来平台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适度的金融化因其有利于资本形成而具有引致增长的效应.过度金融化,不仅会改变职能资本在剩余价值分割中的地位,使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将其利润的更大比例让渡给金融资本,还会导致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而将资本转向金融领域而加剧金融化.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会不断压低劳动者工资而减少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加剧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加剧剩余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金融化通过消费信贷等将劳动者收入纳入金融体系,直接剥夺了劳动者的收入,加剧了收入差距.全球金融化体系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形成了系统的引致贫困效应.  相似文献   

14.
"积累悖论"在解释当今金融垄断资本时代一方面实体资本积累下滑,另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超常规增长等现象显得力不从心。在金融垄断资本时代,资本积累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化积累模式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模式,金融化积累模式导致了金融化悖论。防止货币资本、虚拟资本形成过度是克服金融化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治理的失灵根源于其经济基础中对抗性矛盾的激化,两党互斗的政坛乱象不过是经济基础中激化的矛盾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逐步呈现金融化趋势,不仅恶化了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条件,也侵蚀着技术创新的产业根基,导致美国国内产业资本积累面临无法克服的困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面临巨大的断裂风险,这成为引发美国国家经济治理失灵的直接原因。从历史长周期视角看,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矛盾、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矛盾以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矛盾累积深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国家经济治理的制度边界。三重矛盾的累积深化严重挤压了美国经济治理的政策空间,使其陷入顾此失彼的制度性失灵。  相似文献   

16.
陈柳钦 《经济导刊》2006,(1):125-131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走向融合并不少见。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在实施银行体系改革和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关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利润率分解式的基础上, 基于工资对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影响可以推导出工资—利润率倒 U 关系。 将其引入后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式中, 结合利润率 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以及资本积累通过劳动力需求对劳资分配的影响, 可以构建出基于马克思理论逻辑的短期经济动态模型。 在该模型中, 消费不足经济危机、工资挤压利润经济危机和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危机, 这三种经济危机类型的发生机制、 条件和相互关系都能得到清晰的说明, 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危机理论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基础上, 围绕经济政策与外生冲击对投资行为和利润率的影响, 还可以为分析相关政策的作用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陈柳钦 《经济导刊》2006,(2):125-131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走向融合并不少见.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在实施银行体系改革和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关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走向融合并不少见.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在实施银行体系改革和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关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