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运成 《财贸经济》1996,(11):12-16
股份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黄运成一、产权结构的重要性公司产权结构是指公司所有者的结构,也即公司股东的结构。公司的产权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结构。第二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公司产权结构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发起...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原则与消费者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郭金林 《消费经济》2002,18(1):59-61
传统的股东主权公司治理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治理的惟一主体,但是,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失灵表明,股东主权原则存在严重缺陷,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原则认为股东、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区等都是公司治理的主体,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各种制度安排,本文在论证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力基础上探讨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原则,特别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消费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其最终目标是保证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提高公司的业绩,从而使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公司治理不仅包括“静态”的治理结构,还应包括“动态”的治理机制。“静态”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宗杰 《商业研究》2007,(8):125-127
国有银行上市取得的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才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股权多元化的公司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但通常由于公司的股东众多且流动性大,故而实际上多半由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因此董事会的职权、结构及工作方法就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目前,国有银行董事的提名和选任的机制还不尽完善,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职责边界不十分明确,董事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如何增强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是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公司治理,也称公司管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出现的。随着股份公司中股权结构不断分散,所有者将企业的控制权交给公司的董事会,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层成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特殊阶层,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经营者不一定按照所有者的意愿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政策。公司治理就是协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袁晓峰 《北方经贸》2013,(12):115-116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主流观点将公司治理定义为:“保护和提升公司股东价值的一套控制体制”.这一领域主要侧重于对公司董事会及其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结构与职能的研究,并且认为在公司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审计也应为“保护和提升公司股东价值”这一目标服务.而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批判学者却将精力放在了为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如何加强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上.笔者认为,为了广大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应该加强审计的职能作用,给审计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修复董事会失灵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持一个公司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市场价值的基础。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多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董事会职能减弱的客观事实:一方面,基于专业分工的发展,公司不可逆转地朝着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方向演变,所有者的缺位又使得内部控制人问题突出;另一方面,资本多数表决制度也使得中小股东对参与  相似文献   

8.
中融基金管理公司筹备期所出现的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巨大缺陷,这种缺陷将导致较大隐患,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它利益关系人(加债权人、客户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活动.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采用和实践将为公司的股东(包括少数股东),以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公平的所有权收益机会和平等的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待遇.而公司治理的独立性是指在公司的董事会里包括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来增强管制的独立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在转轨过程中建立何种公司治理模式倍受关注。所谓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一组连接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和使用者(工人)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也可以说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历程和失效的原因,进而得出制度成为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同时指出解决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的难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融基金管理公司筹备期所出现的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巨大缺陷,这种缺陷将导致较大隐患,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它利益关系人(加债权人、客户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活动。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采用和实践将为公司的股东(包括少数股东),以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公平的所有权收益机会和平等的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待遇。而公司治理的独立性是指在公司的董事会里包括  相似文献   

11.
胡冰 《商场现代化》2007,(17):69-70
本文通过对公司股东会与董事会权力格局的分析,来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平衡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公司治理和EVA理论的关系(一)二者的概念公司治理问题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引发的。一般认为公司治理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司治理基于物质资本视角,提出了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形成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观,其实质是支持资本雇佣劳动原则,采用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诉求,忽略了公司核心能力的构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一种特定契约,企业收益是三方合作的产物,三者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因此,公司治理应由股东单边治理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目标也应从股东至上调整为公司核心能力最大化。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它们之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分析,寻找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问题的关键,最后提出解决这些矛盾政策建议: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主要股东利益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股与法人股全流通,建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利益一致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闪电配售”制度,形成控股股东与控市股东利益对峙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小丰 《海峡经贸》2001,(10):42-46
公司治理结构,是确定企业与其投资及所有相关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社会等)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性安排决定了企业由谁控制,为谁服务,利益如何分配,风险由谁承担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频频爆发出来的争端,如广大股民对上市公司有盈利也不分红的怨言,因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而演绎出来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以及股东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权力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社会配套法规不够健全的具体体现。因此有必要在了解国外公司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促进国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赵朝霞 《商业文化》2007,(10):50-51
企业集团是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更高层次的企业形式,但在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是明确划分股东会(包括股东)、董事会(包括董事)、监事会(包括监事)和经理层之间权力,责任和利益以及明确相互制衡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连良桂思维     
王文正 《浙商》2008,(10):78-78
“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该分开” 连良桂对自己企业所建立起的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非常满意。目前的和泰集团,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互相分开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泰集团的最上层为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多由与连良桂一起创业的家族成员组成,是企业的所有者;  相似文献   

18.
褚晓磊 《商业会计》2007,(11):45-46
关系一、公司治理和EVA理论的(一)二者的概念公司治理问题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引发的。一般认为公司治理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红珍 《商业研究》2005,(12):80-82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监事会有名无实等。现阶段,应通过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董事责任;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小股东诉讼权制度;引导、加强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