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防霾口罩逐渐成为热销品,其质量问题也很突出,颇让业界担忧。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公布对宣称具“PM2.5防护”功能口罩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69批次样品中超八成产品不合格。在业内看来,目前防霾口罩市场确实混乱,企业执行标准和检测标准的不一致成为导致高比例产品不合格的主因之一,因此行业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在全国防“非典”产品的执法检查中,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市A药房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人员发现其经销的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非典”产品存在严重的标识问题,其中一次性PE薄膜手套无生产日期,现场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雾霾”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天气刚刚转凉,街头各式各样的口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各地的口罩开始出现热销现象。其中,口罩销量最大的地区是北京。 而近日,北京市工商部门在执法时发现,多个品牌“防雾霾”口罩涉嫌虚假宣传,“防雾霾”、“防PM2.5”、“100%安全”等宣传用语涉嫌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非”疾病的蔓延,购买医用口罩人大幅增加,一些不法商家趁机制售不合规定的口罩,图发一笔“非典”财。4月29,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人员突击检查,发现约7000涉嫌采用不合格原材料和非使用增白剂的成品口罩以及材料一批,涉及区内4家企。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建路某药房对“非典”医药器械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店柜台内销售的“特需牌”、“佳洁牌”等三种品牌的口罩颜色过于泛白,涉嫌使用增白剂,而且该口罩的外包装均存在企业生产标准号等标识不清问题。当执法人员根据“佳洁牌”口罩标明的地址追踪时,却发现该地并无这…  相似文献   

5.
2011年美国大使馆发布的PM2.5空气污染信息以及中国政府终于承认"雾霾"一词,使得雾霾开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具有抵抗空气悬浮微粒、病毒、细菌等作用的防霾口罩是防霾最佳选择。目前,群众购买口罩的途径还仅仅是药店、淘宝、超市等渠道,针对这一商机,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校园口罩销售的实践活动,探索校园,销售的新模式,并据此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完善防霾口罩校园购销的新模式,为防霾口罩的购销提供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控制,不少地区已形成了对“非典”的全民预防。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却昧着良心,利用预防“非典”大做文章,有的乘机制售劣质口罩,有的打着最新研制成果、最新科技产品的旗号,推销所谓的“纳米”口罩、“预防仪器”、“最新配方”的产品和药品。利用部分消费者急于预防“非典”又缺乏相关知识的弱点,诱骗消费者购买。上海出现了上门推销可以预防“非典”的仪器,北京出现了“纳米”口罩,湖北一些药店推出了防“非典”“最新配方”等等。让消费者一时难辨真假。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任何预防“非典”的器…  相似文献   

7.
进入10月以来,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再度被雾霾笼罩。虽然中央和地方治理大气污染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这种复杂的结构性污染不是短时期就能消除的,所以,做好个人防护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保护措施。 根据多家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口罩产品成交量和空气净化器产品的需求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令人担心的是,雾霾防护产品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才能让消费者用上放心的防霾产品呢?无疑,防护型口罩及空气净化器等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尽快出台,成为公众心之所系。  相似文献   

8.
戴口罩就不会染上非典为避免近距离接触时的飞沫感染而戴口罩,这对防病非常重要,特别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更要做好必要的自我防护工作。但是戴上口罩绝非万事大吉,因为口罩有多种类型,有些口罩为了防尘,而非防致病微生物;有些口罩未达到医用口罩的要求(12层以上),没有密封包装、生产厂家和商标规格的“三无”口罩,根本达不到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作用。有些人戴口罩方法不当,只罩口,而不罩鼻子,起不到预防非典作用。所以,虽然戴了口罩,仍不可以掉以轻心。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少男少女赶时髦而戴起有卡通图案的口罩,这对预防非典没有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除了指望风,个人防霾只能靠防霾产品了。可是市面上所见防霾产品到底靠不靠谱呢,这很难说。听商家们宣传一个比一个牛,但他们的产品大都经不起检验。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一戴PM2.5口罩,眼镜片就全模糊了,这说明口罩跟脸不贴合,有漏缝。既然有漏缝,雾霾就能钻进去,这样还怎么防霾呢?"相信不止这一位眼镜人士有如此感受和疑问。事实上,这跟戴不戴眼镜没关系,只是因为戴眼镜,问题被更清晰、更直观地发现罢了。有人说  相似文献   

10.
正雾霾的肆虐,改变的不止是环境,还有人们的日常出行。随着健康防护理念的加强,不少市民雾霾天外出开始选择佩戴口罩以对抗雾霾有害物质的侵蚀。但面对商家各类五花八门"防霾神器"的概念营销,消费者深陷云里雾里,到底这些口罩质量是否合规?是否具有防霾性能?外出该选择什么样的口罩?又有什么标准可遵循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期,市场上的防“非典”药物紧缺,口罩的过滤对防止“非典”有积极的作用。一些昧心商家竟用劳保口罩混作医用口罩卖出。本想到药店买来口罩对付“非典”的,不想却买到了劳保用口罩而非医用口罩。这种劳保用口罩不具备消毒功能。近日,成都的杨月就遇到这样的麻烦事。投诉:误买劳保用口罩据消费者杨月称,4月23日,她所在的班级为同学们的卫生健康着想,在位于成都郭家桥北街的“益民医药店”分别以2元/个和2.5元/个价格购买了由绵阳市宣铭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口罩共70个,分别发给班上的同学使用。4月25日,杨月在报上看见了关于成都市卫生执…  相似文献   

12.
以记者——一个位于冀中的地级市普通社区居民——的视角,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公众欢度传统春节的既有章程;而连续出击的社区“新冠”阻击战,有力防控了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积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知情:社区疫情防控的自觉动力,记者所在的社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市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在网络上形成第一波舆情时,社区中一些青年居民即有所关注,对家人邻里进行了相关提醒,部分人开始注意在医院、超市等场合佩戴口罩(但对口罩的种类没有做特别选择,也没有专门为此购买口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打假二题     
打假之难 应该肯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到哪里,有关打假执法队伍就打到哪里。但打过之后,为何假冒伪劣商品还会像按入水中的“瓢”又浮出水面?屡打不绝、老打不死的原因何在? 疯狂追逐金钱。无疑是制假售假者最大的原动力。为获取利润和牟取暴利,制假售假者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兜售其“产品”。只要能赚钱,一些制假售假者可以置基本的社会公德于不  相似文献   

14.
抗“非典”以来,市面上口罩供不应求。但消费者在购买口罩时,一定要留意,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消过毒的安全产品。最近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工商执法人员就查处了不止一起违法加工销售劣质口罩的“黑窝点”。市场巡查人员在锦华市场执法检查时,从市场门前广告牌上张贴的广告,顺藤摸瓜在一居民住宅查获了这个违法生产加工医用口罩业主。经现场检查,生产加工医用口罩场所简陋、设备简单、卫生条件极差,使用材料根本不符合医用口罩消毒安全条件,加工出的成品口罩无消毒处理就直接投入市场销售。执法人员当场封存制作医用口罩原料白纱布60米、生…  相似文献   

15.
《大众标准化》2014,(1):38-39
正连日来的雾霾天气使得市场上的口罩也越发紧俏起来,但你知道吗,如果佩戴的口罩不合格,不仅无法起到防护作用,甚至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市场口罩"三无"产品多雾霾天气导致高速封路、学校停课……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口罩也越发畅销,一些店家的口罩甚至脱销。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市场上销售的这些口罩,质量可靠吗?批发市场、精品小店、街头地摊……据了解发现,口罩的"入市门槛"并不高,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口罩,价格则从几块钱至数十元不等。虽然市面上销售的口罩花色繁多,但如果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这些口罩多用一个透明的玻璃纸包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简单说来就是"无厂  相似文献   

16.
笑口常开     
大夫为什么不摘口罩一胆小病人被推进手术室,他要大夫和护士把口罩摘下来。大夫说:“这违反规定。”病人:“别骗我了,是怕出了事被我认出来吧?”谁说大海无边7岁的儿子终于看到盼望已久的大海。他对妈妈说:“妈妈,不是说大海无边无际吗?”妈妈:“是呀。”儿子:“那我们怎么能站在大海的边上呢?”别去招惹麻花面条蛮横,看什么都不顺眼,想找麻花的茬。死党饺子劝它说:“大哥,还是算了吧,人家麻花在油锅里都挺过来了。”你再猜某男向某女求婚:“亲爱的,你能嫁给我吗?”女:“你猜呢?”男:“能。”女:“你再猜。”随机应变某人在街上遇到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防雾霾口罩,究竟如何选择呢?这些防护型口罩质量是否合格?2016年11月1日起,我国首个抵御雾霾环境的日常防护民用口罩国家标准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连日来,随着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会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防护,口罩的应用逐渐广泛,口罩已经从传统概念中的防寒保暖用品,转变成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生产和销售的防尘口罩(标准名称为"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产品12批次,经检验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66.7%。由于抽查合格率不高,消费者选购时需认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9.
又是“3.15”!一年一度的“3.15”,既是广大消费维护自己的权益、投诉不合格产品、期待真正当一回“上帝”的时候,也是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厂家的“受难日”。更有一些精明的厂家,不惜花费大把的银子在人气旺盛的大型商场门前租来场地,把“3.15”变成为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20.
标称“防水”字样的手表到底防不防水?其防水可靠程度究竟如何?我来到北京交道口菊儿胡同的北京市钟表质量监督检验站采访。 在实验室里,该站的张萱女士指着工作台上3台仪器介绍说,它们都是防水试验仪,左边的那台实验中不用水,称“无水”防水试验仪,中间和右边的两台试验中需要洁净的水,称“有水”防水试验仪,它们都是瑞士产品。她说,“无水”仪因连带气泵,沉重有噪音,携带不便,一般不出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