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重庆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计算与分析.描述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熵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对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驱动力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随时间呈不断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均衡、均质性逐渐增强.影响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粮食播种面积、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总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总人口和人均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熵的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全国及6大经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计算分析,近10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向均衡状态发展,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转换;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和制度因素是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主要驱动力,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程度造成了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空间差异.为抑制土地利用结构频繁转换,应调整完善生态退耕政策,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信息熵原理,采用1996-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及各地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不断降低;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市(地区)土地类型比重差异较大,其利用土地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信息熵理论,以经济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缘的鹤山市为例,对1999~200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以及2007年各镇信息熵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年间,鹤山市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增长—稳定—增长"的动态演变规律,总体呈增长趋势;(2)2007各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划分3种类型区:桃园镇、古劳镇、址山镇、雅瑶镇、沙坪镇5镇属于Ⅰ区(信息熵高值区);共和镇、龙口镇、鹤城镇、宅梧镇、双合镇5镇属于Ⅱ区(信息熵中值区);云乡镇属于Ⅲ区(信息熵低值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信息熵理论,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角度分析了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10—2015年徐州市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信息熵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逐渐由有序向相对无序状态发展;均衡度逐年递增,优势度逐年递减,说明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正在向平衡状态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6.
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甘州区1999~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州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都具有不均衡性,有序度低,结构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利用江苏省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江苏省近1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研究方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量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结果:(1)1997-2006年,江苏省各地市中扬州市的土地利用最为活跃,而连云港市的土地利用最不活跃.(2)全省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3)全省区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4)DEA弱有效和DEA非有效区域应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水平.研究结论:DEA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并有效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大连市2004~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波动上升趋势,以2009年为界划分为三个变化阶段;2003年以建成区为中心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呈现信息熵递增的格局,并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用地占主导的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有序,作为传统农业的北三市和长海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无序性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建设用地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变化率指数对1996年以来江苏省建设用地变化及其区域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建设用地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建设用地结构趋向均衡化发展,尤其是2001年以来均衡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多样性和均衡度变化的阶段性以及不同类型建设用地变化速率相对大小在区域间是有所差异的.最后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不同区域建设用地供给方向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新一轮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1)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2002—2014年期间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的1350 3 Nat上升到了2014年的1362 3 Nat。(3)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4)运用灰色模型预测可知,到202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出现上升趋势。[结论]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和粮食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机遇,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却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一些挑战;受布朗先生对中国粮食问题研究的启发,运用我国1978~2000年的相关数据以及常用的双对数线性模型,考察我国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粮食生产负相关,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正效应小于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水养殖对全球海水产品供应的贡献持续增加,但是海水养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海洋、环境等领域科学家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多方面综述了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展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农产品合作社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合作社”这一称谓 ,认为目前的合作社立法应为《农产品合作社促进法》而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本文还认为 ,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经历了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与发展农产品合作社结合起来 ;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 ,其原则应由它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成员的经济利益所决定 ,决非是一种政治理念 ;对合作社的发展应采取促进的方针 ,应把立足点放在最广泛的合作和联合上  相似文献   

14.
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对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提供实施思路。研究方法:经验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逐渐向协同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对土地业务全程管理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运行模型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的方案。研究结论:提出的实施方案对于改善现状、加强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的修正体系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以定级因素作用分和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修正系数,并通过分析定级因素作用分其及计算方法,确定修正系数条件指标。解决了传统的人工编制方法的主观任意性问题,丰富了地价评估理论,完善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的相关内容,为实现在计算机中以流程化方式编制基准地价修正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管理国土资源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和国内外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大数据对遥感监测与数据挖掘的支撑作用,并从推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地质工作现代化、辅助矿产资源管理以及创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国土资源大数据研究和行业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以及国内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和主要措施,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提出三方面的对策建议:①调整城市及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执行环境政策;②加快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建设;③部署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随机形式的环境影响对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回归分析的STIRPAT模型方法。研究结果:测算1997—2007年分省碳排放量,分析1997—2007年碳排放对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研究结论: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扩张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建设用地扩张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直接体现,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可起到抑制或缓解碳排放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宜县土地细碎化的中观尺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借鉴土地格局领域的研究思路,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土地细碎化,以期在研究方法、数据获取等方面寻求突破,并利用2004年分宜县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矢量对10个乡镇土地利用细碎化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土地细碎化问题,得到与微观尺度研究截然不同的结论——低山区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次是平原区,而丘陵区的土地破碎化程度最高。研究结论:分宜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细碎度指标的聚类结果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农田保护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核心部分,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阿克苏市为研究区域,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依据,运用GIS叠置分析功能,对基本农田现状分布图和农用地等别图进行叠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区位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的影响,得到科学合理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