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雁翎 《改革与战略》2012,28(4):47-49,65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人才发展现状以及潜力的动态性指标。文章在提出区域人才活跃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活跃度的六个影响因素,并对区域人才活跃度、区域经济活力的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文章认为,区域经济活力有利于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增强,同时,区域人才活跃度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存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是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的结合,可以用来了解系统的总体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轨迹。文章编写了一个Matlab函数来实现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全部运算过程,并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济开发区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将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安徽省部分经济开发区2000至2011年间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动态描绘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甘肃省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应该加快本地区经济增长,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主要讨论甘肃省金融机构活跃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以金融机构现金支出来表示金融机构活跃度,结合1978——2005年的历史数据论证,运用格兰杰检验和协整分析等手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甘肃省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确定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的指标体系,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ARCGI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逐年增长,而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区域之间进行分配,则会影响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加权变异系数等方法来定量地测算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根据2006年的各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安徽省17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并予以分类,在此基础上找出各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变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 1980~ 2 0 0 1年甘肃省各地州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变化情况 ,发现各地综合经济实力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个别地区名次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地区经济协调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科技信息》2020,(2):22-25
区域经济活力的分析和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区域(或城市或省级)经济活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关键因素,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首先基于官方调查局提供的企业存活个数和常住居民人数数据,从城市经济成长的能力、引进资本和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了14个影响经济活力的因素,建立了关系模型。在此关系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经济活力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人均GDP、企业存活个数、R&D投入经费金额等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国内19个城市相应的经济活力综合得分。结果表明,2018年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为武汉,其次是北京、上海、成都。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总量稳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GDP在2005年以后占据全国第二的高度,但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构建了由18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对山东省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比较,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袁捷敏 《科技和产业》2007,7(12):28-30,96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0—2004年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金波  孙正 《科技和产业》2009,9(5):14-16,74
交通运输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本文主要通过交通运输业在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区域城镇化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三个主要方面来展开分析,并通过对交通运输业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分析来说明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无序竞争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方面。区域无序竞争有其必然的经济学原因: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支撑、区域划分标准不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背离、区域政府的非理性竞争、区域保护主义严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区域无序竞争有深刻的文化根源,文化强国战略强调人的身心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鼓励人追求心灵安详,舍弃追求物欲的你争我斗,这为探究区域无序竞争的文化成因提供了独特视角:达尔文进化论的误读、“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误区、企业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不足、教育在区域经济伦理中的缺位、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心灵危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年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本文利用滞后变量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1978—2005年我国教育水平(教育内部作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持续推动力,两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互动效应;同时发现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张将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雪冉 《改革与战略》2010,26(6):189-191,204
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对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文章最后重点研究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中型企业专利产出及其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专利产出对研发投入的弹性约为1.89,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对专利产出的弹性约为0.51。  相似文献   

18.
李志勇 《科技和产业》2012,12(12):74-78
教育水平将直接反映在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竞争力的差异上。研究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能为区域的教育发展及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更为科学及有效的依据。论题基于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建立的思路,构建教育经济函数模型,以漳州市历年的相关数据,对漳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定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论是:应把教育投入视为未来漳州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要素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漳州目前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沙市区干洗洗涤市场具有季节性与周期性的特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建立ARMA模型对长沙市最大干洗洗涤公司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1月-3月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很小,约1%,说明ARMA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长沙市干洗行业的产值,证明了预测的真实性,为长沙干洗行业以及企业通过现有产值来预测未来市场产值提供可能性的指导方向,对干洗行业的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