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诞生了油藏经营管理模式,油藏经营管理模式更加倾向于将成本投入高产能的油藏单元,具体到每个油藏管理单元除了需要按照业务流程测算每个开发单元的工作量,按照测算工作量将成本分割,实现每个开发单元产出和投入的明确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文章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都面临着对稠油油藏的开发工作。该类型油藏的开采往往存在注汽压力高、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吞吐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开采方法、技术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文章对当前辽河油田应用高凝稠油油藏的综合研究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结合油藏储层特征、油藏开发矛盾、油藏开发机理等寻求最佳的开发途径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能源供给安全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关系着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乐.我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能源净进口国,未来缺口将越来越大,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石油资源量中属于低品位的为54%:天然气资源量中属于低品位的为50%.低品位油藏开发是一大难题,但要实现稳产增产目标,必须正视开发低品位油藏面临的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类难动用储量成为现实的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其高效开发问题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开展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认为,微生物驱能有效改变低渗油藏的润湿性,使水驱油藏从亲油或弱亲水转变为亲水或强亲水,从而可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王海 《科技与企业》2014,(17):187-187
由于大庆头台油田开采的扶余油层属于特低渗透性、裂缝性储层,为了提高储层岩石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通过采用井网加密的方式,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确定出合适的加密方案,本研究对特低渗透储层评价研究及经济有效投入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4):309-311
储量复算是油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容积法计算王盘山区块GG井区长8油层组的储量。将长8油层组划分了4个计算单元,分别为长81-1、长81-2、长82-1、长82-2。并确定了每个计算单元的相关参数,最后计算研究区石油储量为451.805*104t,溶解气储量为3.66*108m3,储量丰度为26.734*104t/km2。本论文的研究对研究区注水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保证其开发效益最大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对王盘山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化砭油田长6和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是近年来延长油区发现的较好的油田之一,也是延长油矿管理局上产的重点开发区块.为了研究资源潜力,改善目前的生产现状,动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油藏数值模拟就是利用数值模型再现开发历史,分析开发矛盾并预测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因此,在对已开发油藏进行数值模拟工作之前有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油藏的动态特征和开发矛盾,这有利于建立更接近于客观实际的油藏数值模型和调整拟合参数,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开发矛盾及现状提出合理的开采措施.全油田模型的可行性低,因此本文选取三个典型区块——姚280、姚229区(长6油层组),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并分析剩余油潜力,进一步加深对地质特征的认识,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政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河低渗透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油水井套损多、井网遭到破坏,水质不达标、水井欠注严重,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二类油藏井网不适应,开发效果差.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强化了油藏动态分析,加强了油藏前期精细研究,实施了分阶段、分类型治理,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年产油量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几项评价指标,对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自1980年投入开发,历经3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卫79—濮98油藏是属于濮城油田外围复杂断块的一个高压低渗裂缝性油藏.该油藏于1989年4月投入开发.针对目前该油藏整体低液量,高含水的特点,2011年油藏管理人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经过一年的治理,有效的提升了油藏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1):137-138
C断块油藏埋藏深、目的层单一、渗透率低,油藏开发一直处于低产、低效状态。根据油藏开发现状以及开发中存在钻井成本高、水驱控制程度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C油藏开展改变井型试验,应用可增加钻遇油层厚度、扩大泄油面积等优点的大斜度井来开发油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铸体薄片、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压汞分析和电测曲线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该区长8储层地层沉积特征、油藏特征、储层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本区为中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弹性—溶解气驱动的岩性油藏,为今后该区长8油层储层评价和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开发低孔低渗油藏正逐渐成为石油地质科技人员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评价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的方法,并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镇径油田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研究表明CO2驱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低、地层能量不足、地层压力下降快等引起采收率低的现状,在CO2驱油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注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2驱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后期的CO2驱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边缘区块和零散小区块油藏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传统的注水方式成本较高。因此,提出将潜油电泵改造成注水设备的方案,把同一口井中的水源层的水注入到目的层中。开展同井采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多种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采下注上、才上注下以两种工艺方案,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成本更低、更为可靠的注水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明十六块是一个1982年投入开发的低效复杂小断块,开发效果低于同类油藏。文章的研究以精细油藏描述为手段,通过对油藏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油水分布等进行研究,落实了油藏地质模型,调整了油藏开发方案。通过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对油水井进行调整等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夯实了稳产基础,形成了一整套针对高含水复杂断块的挖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实现增储50×10^4t。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存在于低渗透油藏中,而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石油行业研究的一项难点与重点。尽量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成本,降低资金投入量,才能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获得预期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收益。对于长庆油田,因为储层中富含水资源,所以注水开发低渗油田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然而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各个区块储层敏感性不同、主要驱动能力不同以及采取的增产措施不同,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注水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的油田状况给出相应的注水开发方式并针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注水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国的各大油田大多开发的进程都已进入了中后期。整装的油气藏都已初步的被确认,现在主要的目标就是对隐蔽油藏的开发。而低阻油藏是这类隐蔽油气藏的主要部分。对于底水与边水的油藏中主要的包括低阻油气藏。其中有一些老油田需要进行复查来寻找非常规的油气田。所说的低阻油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同一个油田以及相同的地质背景中,因地质因素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一些含油层系或者是油藏和邻近的水层电阻率相似。一般情况下,油层电阻比邻近的水层电阻率高出4倍左右。在底水和边水油层中,低阻油藏的开发研究是较为重要的方面,可以稳产以及增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低阻油层的成因以及对其测井曲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自然产能很低,甚至没有自然产能,不采用增产措施,根本无法投产,更谈不上正常开发,合理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这是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研究论述了低渗透油藏在学术上的界定范围,分类以及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并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以及保证油藏有效开发的注水工艺技术;然后根据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李守朝 《价值工程》2011,30(33):1-3
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段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敏感性强,供液差,产能低,油稠,出砂严重,多年来采用了各种工艺措施,均未取得好的水驱开采效果。文章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低水驱的主要原因和论证了低效水驱转蒸汽热采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块低效水驱转蒸汽热采的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开发实践表明,低效水驱稠油油藏通过转热采可大幅提高采收率,同时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