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明薪尽火传,一直传承至今,其他文明都曾中断。这一血脉,不因战火灾难而枯竭,不因朝代更替而断流。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浩瀚无涯,博大精深,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精彩奥运在人们头脑中的光辉尚未消退,华美的世博会已款款地向人们走来。在世界遭遇金融海啸的当下,一次成功的、规模宏大的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文明进步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舞台,更是重拾信心、继往开来、创造美好明天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将其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说明在科学发展观中,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放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从本体论、认识论、道德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四个层面生态文明进行了考察和思考,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全球语境下出现的新文明,有着丰富的哲学底蕴,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是构建和谐世界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推广,人类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庞志明 《魅力中国》2008,(2):190-192
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而现在正面临着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型制的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同时引起人类住区(城乡)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研究因此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郭平英 《中国报道》2009,(11):36-36
他不曾像梁启超那样认为西方文明需要中国文明去拯救,也不同于胡适只承认文化的时代性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文明发展的阶段。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实现了由生产落后、物质匮乏的生产发展,向物质丰富历史跨越,人类由自然的奴隶变成了世界的主宰,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和国际体系处于转型的形势下,伊斯兰世界的作用更加凸显。伊斯兰文明的学科架构极为宏大和周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明体系,其成就是伊斯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界文明的发展差距客观上反映了伊斯兰文明体系与美欧主导的当代国际体系不相适应。伊斯兰国家在长期遭遇中形成了“受害者”角色定位,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向“参与者”角色的转变。所以,伊斯兰文明体系面临着如何跟上全球化进程及国际社会如何对待伊斯兰文明体系两大问题。中东伊斯兰国家应在观念、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构建起既符合其基本信仰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该体系之外的西方和东方国家则应持宽容、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加高级的文明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宁 《老区建设》2009,(8):38-39
甘孜州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景观,需要利用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速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向度和开放胸怀。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彰显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体现出理论本质上的唯物性、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深厚哲学意蕴。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对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明冲突论产生后的十余年时间,世界政治范式是否了验证文明冲突论。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重新考量文明冲突论的理论价值,探讨其对在世界政治影响与危害,如何正视文明间的差异,对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谐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态主流正从过去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生态资本和自然财富为基础要素的生态文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体系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7,(12):62-63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自治区民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创新民族工作机制,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杨 《中国西部》2010,(4):78-79
传统工艺制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是民族璀璨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因为它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写照,也是未来文明繁荣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7.
杨海青 《魅力中国》2013,(26):50-51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手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在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增加了整个第十八自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本文就南京市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在解读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提出在更高标准、更高层面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推进国家级低碳生态智慧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类匆匆走过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自认为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人类已经走到了环境与资源的绝境了呢。显然,文明需要重新定义、价值需要重新选择、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这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对推动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其形成与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之间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极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文明交往理论的内容,为中国特色对外文明交往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