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曼收购瑞典斯堪尼亚的硝烟还未散去,近日又传出瑞典沃尔沃再度增持日本日产柴股份的消息。有人要问,在3月份收购日产柴13%股权后,沃尔沃为何要在时隔半年后急着进一步提高所持股份?就在增持前后,有传言说沃尔沃股东“逼宫”管理层,要求现金分红,究竟增持收购与“逼宫”一事有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6,(3):5-5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卡车制造商——瑞典沃尔沃在日前宣布它已经以15亿瑞典克朗(折合1.95亿美元)购买了日本第三大汽车公司日产旗下日产柴油公司13%的股份,以强化其在亚洲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19.8亿瑞典克朗,沃尔沃终于顺利拿下Eicher。近日。沃尔沃官方宣布.将与印度第三大商用车制造商——Eicher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并在印度成立新的合资公司——VE商用车公司。据了解,这一合资协议已经获得印度相关部门批准,双方各占50%的股权。沃尔沃为何选择Eicher沃尔沃在将目光投向印度市场时,就已经瞄准Eicher汽车有限公司在印度市场上的地位。正如沃尔沃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森所言:"印度是世界第四大得卡市场。对于沃尔沃集团来说,进入印度  相似文献   

4.
又到岁末盘点时,纵观2006年国际商用车界风云变换。德国曼与瑞典斯堪尼亚之间纠缠不清的收购话题;沃尔沃加速增持日产柴,促成了两家有望在5年内将两亿欧元纳入囊中;戴-克在稳坐行业老大的基础上,正计划着与中国福田汽车公司配股;而雷诺集团,在产品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两次对全系列车型升级。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6年1-9月份,欧洲汽车市场共销售轻型商用车1540272辆,较2005年同期的1481565辆上升了4%;销售重型商用车202670辆,较2005年同期的190916辆增长了6.2%。那么,戴-克、沃尔沃、雷诺卡车、德国曼、瑞典斯堪尼亚与依维柯等跨国商用车巨头今年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李书福能否振兴沃尔沃?在国内的财经和汽车行业传媒纠结于这个问题的时候,法国人却忍不住跳出来说抱歉。尽管此沃尔沃非彼沃尔沃,但是来自北欧冰原的寒意同时侵袭着吉利和雷诺,不同的是雷诺汽车手头上捧着的是沃尔沃卡车20.7%的股份,李书福拥有沃尔沃乘用车100%的股权。被誉为斯堪的纳维亚公主的沃尔沃卡车,要被满肚子花花肠子的法国人抛弃是什么新闻!这个预言缠绕着瑞典人已经一年多了,只不过今天它要变为现实。上个月,美国汽车新闻网传出消息:雷诺汽车公司和沃尔沃卡车的其他主要股东周四提出了一项股份转换  相似文献   

6.
继传言奇瑞将收购沃尔沃之后,近日又传出了潍柴有意收购通用旗下子公司、北汽意欲收购克莱斯勒部分资产的消息……还有谁在跃跃欲试呢?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经济下行已经不可避免,实体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波及。汽车行业也难逃萎缩的命运,许多欧洲汽车企业开始减产、缩减成本以度过经济低谷。全球第二大卡车制造商——沃尔沃也宣布,由于需求下降,将缩短为其代工的雷诺工厂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沃尔沃发言人Marten Wikforss表示:预计2012年欧洲市场会下降10%。  相似文献   

8.
最近油价又上涨了。对于搞运输的司机和物流企业的负责人来说,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尤其是重卡,虽然拉货多,但也是“烧油大户”,如果光涨油价,不见运费上涨,谁也受不了。油价涨了,替代燃料车的选择是不是多了呢?就现在来看,混合动力的卡车在国外开始流行,比如沃尔沃、日产柴等都推出了新的柴电混合动力卡车,其中有的还把混合动力技术运用到重型载货车上。不过在我国,由于技术研发、用户认可程度等原因,混合动力卡车一时半刻还指望不上。不过天然气重卡在国内倒是有了几款,比较典型的就是陕汽的6×4奥龙纯天然气牵引车和华菱的4×2纯天然气牵  相似文献   

9.
此沃尔沃非彼沃尔沃,但在公众心目中,"沃尔沃"就是"沃尔沃"。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看,这难免不产生一些"误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又有媒体记者把两个"沃尔沃"混为一谈!在日前举行的"‘掘战达人’沃尔沃杯首届全国挖掘机操作手绿色节油挑战赛"的新闻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10.
展翔 《汽车观察》2013,(4):34-34
沃尔沃国产事宜,终于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沃尔沃汽车2月7日已经收到国家发改委允许沃尔沃汽车国产化的批文通知,沃尔沃(中国)有限公司大庆工厂和沃尔沃(中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上海嘉定的研发中心已拿到发改委批文。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6月份,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将会开张,10月份工厂将大批量投产新车型S60L,到时沃尔沃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今年10月份,第一款国产车就可以在成都工厂投产,  相似文献   

11.
发起反扑     
郑劼 《汽车观察》2016,(10):54-55
从突增的8月销量成绩看,长期蛰伏的沃尔沃终于迎来了转机。9月2日,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董事长袁小林公布了沃尔沃8月销量成绩:'沃尔沃今年上半年成绩斐然,中国市场8月份销量达到7596辆,与去年同期的5574辆相比增长达到37%。'  相似文献   

12.
<正>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首款中高端重卡酷腾产品的导入,只是东沃卡车转型战略的第一步,东风与沃尔沃的强强联合,是否能给东沃卡车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12月10日,刚更名不久的东沃(杭州)卡车有限公司(前身为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在杭州隆重向中国市场推出UD酷腾重型卡车系列。UD酷腾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沃尔沃集团强强联手,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首款中高端重卡。作为更可靠耐久、更省油、有更高完好率的重型卡  相似文献   

13.
风暴突袭者之◇:SUV强势登陆 沃尔沃新一代XC90 新一代沃尔沃XC90已经在瑞典全球首发,新车也在巴黎车展公开亮相.国内消费者想亲眼一睹沃尔沃新旗舰的芳容可待11月,全新XC90将在广州车展国内首发.根据此前的消息,新一代XC90将在2015年第二季度上市,全系起售价81.8万.此外,1927辆XC90 First Edition已经被预订一空.  相似文献   

14.
3月28日,随着吉利与沃尔沃正式签署收购协议,沸沸扬扬了数月的吉沃恋终成正果。为迎娶洋小姐沃尔沃,吉利将付出18亿美元的聘礼,从而获得沃尔沃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  相似文献   

15.
经理世界网     
每日焦点http://www.ceocio.com.cn/3/index.shtml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是中国公司首次接管一个著名的全球汽车品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称沃尔沃是一只老虎,要想解放这只老虎就要想办法恢复沃尔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汽车观察》2011,(4):30-30
"成都和大庆两地的政府给予吉利沃尔沃项目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沃尔沃中国战略已经将目光移植到了更有消费潜力的新兴市场,并且有着明显的出口导向。"  相似文献   

17.
《汽车观察》2008,(11):16-16
近期,沃尔沃公布了与印度第三大汽车制造商Eicher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双方将共同生产卡车和客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沃尔沃与东风的商用车合作谈判迟迟没有进展。沃尔沃与印度Eicher汽车于去年12月敲定了合作意向,比沃尔沃与东风签署战略合作意向晚了将近1年。而之前有关双方合作协议已经敲定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具体谈判事宜已进行到东风商用车公司层面等消息,经媒体多方求证之后,并不属实。  相似文献   

18.
老总语录     
我们当时签的是框架协议书,项目还没有上马而是在做可研分析,因为国内整车生产量没有到一定规模,所以现在建时机还未成熟。——沃尔沃卡车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瑜章日前正式向媒体证实,沃尔沃已经正式致函重汽和一汽,暂停三方之间的发动机合作项目的可研分析。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沃尔沃、  相似文献   

19.
“天龙”,被看做决定东风商用车生死存亡的车型。“她”的下线,“惊动”了无数重量级人物——雷诺卡车公司副总裁乐伟驰,十堰市市长陈天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中村克己,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劳动联合会中央执行委员长郡司典好,日产柴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原田忠礼,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有限副总裁、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照片中从左至右)来参加天龙新品揭幕。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风商用车与东风日产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代表着日产的技术水平,而东风商用车则是东风的根。如今,在合资十年之后,东风有限似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将把一个经历了“融合、学习、创新、超越”阶段之后生气勃勃的东风商用车公司归还给其母公司东风,因为东风商用车要与沃尔沃联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