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合筹资主体的利益博弈及模式创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出现了农民逆向选择,使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医疗机构行为扭曲等问题,三方相关利益主体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相关筹资主体的博弈分析,创新思维,探索改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的新途径,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用工荒"倒逼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以寻求新的比较优势。但是,企业自身微薄的利润空间和政府优惠政策落实的不确定性却制约其创新之路。本文基于中小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破解之道在于开启双方的重复博弈,通过声誉机制解决"囚徒困境"问题。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当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强化督查和约束机制,改革税收激励方案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利益集团政治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央政府、规制机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组成的利益集团在药品价格规制的博弈中的行为选择,指出在现有条件下,政府无法形成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药品价格均衡机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合谋是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解决药品价格规制失灵,最佳办法是政府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投入,阻止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与利益集团的合谋,其次是减少对低效率医疗机构的激励,从而抽取部分高效率医疗机构的信息租金,减少高效率医疗机构投机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社区均衡污染治理博弈的可能性在于:政府在对污染企业适度的监管调控保护中,促进社区发展繁荣;污染企业与社区在"双赢"中良性合作互动。居于强势地位的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的生态环保利益受损。而随着社区参与污染治理博弈的均衡作用发挥,寻找到三者利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平衡,可改变三者间的博弈失衡格局,促进生态环保污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三方的合作。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三方利益在新制度中是如何循环博弈进行研究,为建立一种使博弈各方共赢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便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但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时至今日,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民众对食品行业产生了空前的信任危机,甚至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产生了质疑。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构建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两个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分析如何得到含有"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纳什均衡。政府应加大对于生产劣质产品企业的惩罚性赔偿,令企业的违法成本增加,使企业自觉生产优质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快对食品监管机构的改革步伐,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独立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关系,探讨三个主体的行为和策略选择特征,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本质上是通过宏观层次的"选择"和微观层次的"突变"而逐步达成进化博弈均衡的动态过程.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兼顾三个主体的利益;保证宏观"选择"机制的健全;鼓励微观层次的"突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征收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者利益在一定制度框架中博弈的过程。由于国家所有权过于集中地控制了土地处置权、收益权以及对强制征收权约束的不足,引致地方政府权力扩张,使农地征收在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偏离制度设计的合理预期。解除中央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垄断,给与集体所有权市场交易的权利,限制征收权以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约束,促进参与农地利益博弈各方力量的均衡协调,是解决农地征收问题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给出了税收流失问题中的多委托—多代理模型分析框架,并将政府、国税局和地税局、纳税人置于统一的博弈框架下,作为博弈的三方进行讨论。只要政府给国税局和地税局以适当的激励,政府仍然能设计出让纳税人"诚实"申报的显示机制;国税局和地税局作为税收征管者和纳税人之间的博弈可以看成是一个双委托—代理问题,此时税收征收上的"正外部性"和税收监菅上的"搭便车"效应将是双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晓芳  田明 《当代经济》2008,(5):156-157
本文尝试用静态博弈矩阵分析三方博弈,对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阐述投资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博弈策略,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为纲 《开放时代》2015,(2):103-122,5,6
国家通过粮食增产项目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治理主产区粮食生产活动的外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农户层面粮食增产的外部性问题。项目制对粮食增产的这样两层外部性进行治理时,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散户、以及散户与大户的三层博弈。博弈的结果是,中央通过项目制的技术理性加强对地方的监控,约束了地方政府安排粮食生产的自主性,以打造"马路工程"来迎接上级对项目的考核验收;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上级考核,以行政手段推动耕地流转、牺牲散户、发展大户的方式来降低项目实施的治理成本,进而产生粮食增产项目中大户与分散小农户之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大户粮食生产绩效低下,而需要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扶持,这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的农业项目和政策资源向大户倾斜。  相似文献   

13.
企业影响政府的轨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和政府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主体,它们之间的影响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作者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入手,研究企业在市场中如何与政府进行博弈的过程,也就是说,研究企业影响政府的轨道选择问题。作者通过从企业应不应该影响政府谈起,进而分析了企业在影响政府过程中存在的两种轨道,即"阳光轨道"和"黑色轨道",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影响政府轨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调整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跨国直接投资中所涉及的我国政府、外国政府、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我国跨国投资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博弈研究较为广泛和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梳理。依据对外国企业、本国企业、我国政府、外国政府等多个博弈主体的不同划分将博弈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和八小类,同时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博弈和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博弈两种博弈类型,共同组成了十种博弈分类。通过对以上十种博弈类型的详尽分析,不仅对于我国政府制定"引进来"政策和"走出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最优博弈路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党中央的积极推动下而完成的,致力于解决中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河北省该制度从建立初就发挥着巨大作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相关问题,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本文将从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农民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戚敏 《经济师》2012,(10):25-2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实施及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养老保障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文章在介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原理和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和运行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与解释,通过博弈树模型阐述政府制度频繁变动带来的效率损失,提出实现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制度化法制化稳固化等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房价的形成是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消费者(投资者)和专家自身行为同环境博弈的理性选择。房价又是利益相关者理性选择的共振结果的外在表现,利益相关者博弈使得共振强弱和路径趋向于非均衡,并加大房价波动的预期,从而决定了房价形成过程由发散到收敛的多次循环,发散的起因决定了收敛结果。该文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和各利益相关者同房地产市场博弈失衡问题,给出一些针对房价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如何减小波动幅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1)
省际民族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合作并存。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地方政府间合作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往往会罔顾其他地方政府的利益,导致形成"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为破解"囚徒困境",实现"正和博弈",应从构建契约式约束机制和成立跨省级或国家级区域协调管理机构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达到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间博弈成本降低、自利与利他平衡、合作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财政体制的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基层政府相对上级政府更具有经济上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因此体制的构建应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我国政府间的特殊关系,使县乡政府在纵向委托代理链条中居于不利位置,财权上收、事权下划且难以得到足够的转移支付,这是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而横向委托代理链条的"虚化"及纵向委托代理链条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又为基层政府决策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条件,这是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内部原因。解决县乡财政困境需要根据成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煌  王相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4,(7):272-275,295
农村学校的撤并实质是对农村原有办学格局和利益关系的一次调整。布局调整后,地方政府、家庭、学校原有的利益均衡格局被打破,不同主体之间以利益为轴心的新一轮博弈成为必然。以地方政府和学生家长作为利益博弈中的局中人,深入分析两者在农村学校撤并中的博弈策略、过程和行为逻辑。结果表明,在农村学校撤并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家长由于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行动"策略,而相对强势的地方政府因政策执行信心不足,博弈策略相对单一,根据学生家长的策略见招拆招,当双方博弈陷入僵局,学校的参与会使博弈达到均衡。最后,提出建立农村学校撤并标准评价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村学校撤并应坚持以人为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