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写教育反思则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发展。而找准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是教学反思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永宽 《活力》2009,(25):38-38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教学反思及其必要性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三好读书郎     
《房地产导刊》2009,(8):101-101
《房地产导刊》八月书香品读:直击或者反思,揭露或者发问,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采访本上的城市》和《建筑,思维的符号》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做到了。反思中国式的造城运动.反思繁杂的物质武装,剥离层层浮华与虚饰,回归美好生活的源头,始闻八月桂花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遇到了新问题:一是现实馆藏的严重不足;二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不断增加,网上信息越来越丰富,互联网成了越来越多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图书馆要摆脱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再依赖院图书馆现实馆藏的尴尬现实,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反思,尽快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时代相接轨,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5.
面对记者,上网本用户如是说:“如果上网本不能带给用户愉快的网络体验,那将是一场灾难。不过,那是生产商的灾难,而不是用户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管理者而言,有时,别人跪拜的是你手中的权限,而不是你的人格魅力;此时,最好自己对自己应进行反思,以防因信谗言而迷失自己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7.
龚益 《中国质量》2007,(1):17-22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运作系统,用户也是一些复杂的,有思想、有欲望的个体,用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企业经营得多么出色,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让用户满意,用户的投诉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投拆,就是用户对电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表示不满而采取的批评行为。  相似文献   

8.
蒋生华 《活力》2004,(7):166-166
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它应该是一种能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的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其次它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信息需求的服务,以此促进信息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个性化服务的根本就是尊重用户,研究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为用户选择更重要的资源,提供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2012,(10)
最新消息:9月28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就该公司地图应用的缺陷向用户致歉。库克甚至引导用户去选择其他地图应用作为替代。他在信中写道,用户可以从苹果的应用商店下载这些替代性地图应用,而谷歌和诺基亚的地图可作为网络应用提供给用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审计体系研究的反思陕西财经学院冯均科纵关于审计体系研究的反思□陕西财经学院冯均科观十余年间我国审计体系研究的状况,透视现行审计体系的态势,使人深深陷入迷茫。研究审计体系固然重要,而人们却忽略了对“审计体系研究”本身的反省和检讨;如果理论研究缺乏科...  相似文献   

11.
苏南 《民营科技》2005,(3):24-24
美国休勒特——派克德公司从不首先研究开发产品,而是当别的公司新产品露面后,立即派出员工,深入用户那里调查,耐心而尽可能全面地向用户探询新产品的优缺点,特别注重用户的建议,之后借鉴其它公司产品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其中的缺点,迅速开发出更加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因此产品深受用户喜欢。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创业”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隐含着对已过去的“第一次创业”的反思修正。  相似文献   

13.
耳东陈 《房地产导刊》2008,(10):132-135
2008年9月4日下午,著名设计理论与设计史学家王受之、集美组总裁兼创意总监林学明、广州土人景观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庞伟在广州市二沙岛星海音乐厅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设计的反思与批判”的主题对话。尽管广州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之一,取得了恢弘的经济成就,但在设计思想上却非常滞后,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不对称。广州的设计界需要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来探讨设计教育、设计实践和设计艺术,而“设计的反思与批判”主题对话仅仅是一个起点,反思之后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反思与契机 怎样才能让企业真正地永续经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使我倍感震惊,这也加速了我对中西方管理模式的反思。西方管理方法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依旧有着它难以规避的盲点,这种管理方式基于过度的资本主义,无法防止人性的贪婪,在财务压力之下对利润过度追求,而造成企业和管理层目光短浅,热衷冒险、冒进。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民族.都会有不断的反思。这种反思可能是自上而下的.也可能是自下而上的。反思可能是前瞻性的,防患于未然.也可能在内战、经济危机之后才姗姗来迟。防患于未来的反思远比危机之后的反思更健康,成本也低许多。反思是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当代企业家必须要防止享乐主义的浸染,要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求进”。要反思自己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应该怎样支配使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10KV及以下的用户配电工程目新月异,而电气主接线是配电工程的主体,对用户配电工程以及电力系统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几个配电工程,阐释了用户配电工程主接线及保护方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鸣 《中外管理》2009,(11):56-56
近期,我们公司内部对主管进行了一次民意测评,测评结果出来后,主管们态度不一。绝大部分干部对测评结果进行了反思;也有一部分主管,认为测评试题设计不合理,或者认为员工不了解具体情况,对测评结果有质疑;第三种情况是有个别主管对测评结果不接受,甚至觉得因为自己管理严格而怀疑员工报复,更有的干脆把反思写成了反驳。  相似文献   

19.
冰雪灾害与“电荒”在逐渐褪去,而灾后重建以及反思则才刚刚开始。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对于企业,这是一个或许沉重却无法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2002、2003和2004年,海尔连续三年的发展主题都是“速度、创新、SBU”。这三者是一体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广义的“大创新”范畴。速度指的是创新的速度,创新指的是高速度的创新,而创新和速度都是依靠SBU实现的。SBU是创新和速度的主体,是“大创新”的根本。“大创新”的目标和效果都直接指向用户,即创造用户价值、创造用用户,即创造用户价值、创造用户资源、创造用户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