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唐强 《新财经》2009,(9):48-48
安徽是大包干的发源地。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全面推开,我家五口人分得了七八亩的土地,吃饭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相似文献   

3.
4.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农村税费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到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弹指一挥间,30年光阴过去,我国农业和农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中国农村大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始,中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推动了中国的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李旭平 《魅力中国》2011,(10):381-38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对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趋势作了理论上的阐述.特别是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改革方向等作了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村改革30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依靠太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地、劳力、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在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民生产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农民放开手脚,发展过去划为“禁区”的非农产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从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7.
赵诺刘照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收录汇总):147-164
调整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突破意义的大事。山东省委改革起初对责任制限制较严,但部分改变了运动式管理的思路。1979年秋季后,山东省委根据中央方针变化做出调整,默认贫困地区“分地”做法,避开包产到户争议,抓住“生产责任制”这个政策交集,允许各地市选择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其间,山东省委对中央政策采取跟从态度,在农村改革上表态不多,继续让各地市在生产责任制上“因地制宜”,在具体增产增收问题上予以支持,取得较好实效,但未充分回应干部群众呼声。直至中央态度明确,山东省委开始积极推广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下半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山东省内迅速扩展,至1983年春实现整体转轨。山东省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是农村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双向互动的生动例证,也是此时期改革常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周林官 《上海改革》1997,(3):43-44,40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基地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把千家万户与市场连接起来,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是中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9.
王娟娟 《发展》2006,(1):49-50
我国的农业收入分配方式 1978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称为家庭承包经营)的农业经营体制逐步在中国农村展开并居于主导地位,这一形式使承包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和集体提留的任务以后,其余部分作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这种典型的农业收入分配方式实际上是承包合同预先确定的.很显然,在基础条件一致的前提下,这种分配方式把农户的劳动投入商接与其最终的劳动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计划体制下工分制这一农业分配方式的平均主义倾向,为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了制度前提,其结果必然是农业绩效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30年来的三大成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这在当时是很冒险的。所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按手印签的协议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的孩子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11.
詹武 《山东经济》1997,(5):10-13,2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指出: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好,好就好在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基本政策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只要坚持这一条,中国的农村就大有希望。这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农业产业化把被计划经济割裂的内在联系重新连接起来,形成了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业、工业、商业,生产、供应、销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一体的涵盖农业扩大再生产全过程的产业链条。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  相似文献   

13.
以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状为突破口.掀起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农业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令世人赞叹。纵观我国近30年的农村改革.迈出了三大步伐:第一步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促进了农民增收;第二步是农村税费改革,核心是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实现了农民减负;第三步是农村综合改革,核心是促进农村上层建筑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村改革。随着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业进入了无税时代。税费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对商南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道》2008,(11):84-85
30年前,发端于安徽省小岗村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并未有实质性的改革。用小岗村农民的话说,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脱了贫,却没有在30年的时间里致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农村土地制度60年改革历程为起点,回顾了三次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总结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透析了当前土地制度下的农村经营管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经济》1994,(4):25-29
实施城镇经济带动战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共章丘市委,章丘市人民政府一、分析形势,把握趋势,确立城镇经济带动的新思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章丘农村发生了巨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双层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掘,农业经...  相似文献   

19.
侍建华 《发展》2000,(4):33-33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又一次创新,它对于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甘肃各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0.
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文件内容是对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化。今年的一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就如何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刊约请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撰写了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