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的态势,分析了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与农业生产发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了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村》2006,(4):44-44
今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总局今天首次发布《中国生态保护》。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40多年来,在为国家提供大量商品林的同时,也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要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机构,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态林业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绿化美化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晓红 《山西农经》2022,(17):138-140
文章分析了林业资源的特点,探究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论述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路径,主要从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优化林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加大部门联合力度、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进程5个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须科学协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出更适宜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经济。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宁夏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文章紧密结合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总结宁夏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福庆 《水利经济》2008,26(1):49-51
在分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出台环境保护法规,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效益;进行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针对甘肃省的农村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包括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南迪庆藏族地区,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和长江上游森林保护的区域内,这里自然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植物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迪庆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畜牧和农耕生产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共生协调度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两者关系的分析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林区经济发展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把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森林生态保护看作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用以揭示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国有森工林区贫困与森林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数据,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两子系统的共生协调度模型,探究国有森工林区各林业局贫困与生态的共生协调模式的空间布局和差异。[结果]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共生协调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经历互利共生、寄生协调、寄生冲突和互害竞争等关系,但寄生模式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与生态的主要模式。[结论]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要想实现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协调,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投入及抚育力度,另一方面森工企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对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入手构建适用于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水平及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两两间耦合阶段与协调类型,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西南部土地利用效益高于东北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其中大庆与哈尔滨经济、社会效益居于首位,黑河与牡丹江生态效益最高;(2)黑龙江省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强度大于经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低,多数城市处于拮抗耦合,仅伊春与黑河的经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低水平耦合;(3)黑龙江省西南部的协调程度整体高于东北部,其中仅哈尔滨与大庆土地利用效益为协调状态,其余城市均为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变化为例,探讨了过度消耗森林资源对粮食生态安全的不利影响,概述了森林在保护粮食生产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加强生态建设、增强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对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强森林对粮食生产安全保护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寻求动态预测结果。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选用ARIMA模型,并结合使用Eviews软件对未来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一直不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2016~202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仍然持续增大,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缓慢上升,但人均生态赤字仍然越来越大,黑龙江省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甘南镇生态系统综合考察、分析和优化设计,构建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网络,以完善城镇布局,调和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生态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7.
邓丽  李政霖  华坚 《水利经济》2017,35(4):16-23
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建设和运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交织影响。由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子系统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系统具有开放复杂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等特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评价模型,以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总体上来说是有利的,而且运营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建设期,通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增长。提出了完善移民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污力度以及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监测力度等措施,以推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郗婷婷  李顺龙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519-522,526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黑龙江省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525 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1.395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297 hm2,表明黑龙江的发展处在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黑龙江多处河段水质污染、流域内森林和湿地资源受到破坏、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锐减等方面阐述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出现恶化不容忽视的现状;然后分析指出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缺少指导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缺少统一联合指挥与协调的专门机构、缺少健全完善的两国联合的生态环境监测治理体系、界河黑龙江部分江段堤岸缺少抵御特大洪灾的滞洪设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中俄界河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⑴把界河黑龙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纳入政府议事日程;⑵协商签订中俄界河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合作协定;⑶中俄联合制定界河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科学规划;⑷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黑龙江的资源;⑸成立中俄界河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机构;⑹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中俄界河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多层面合作模式;⑺加强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流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