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勇 《大众商务》2010,(1):55-55
管理层收购(MBO)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企业并购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入,MBO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MBO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一背景,本文在阐述MBO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选取09年热议的"桂林三金"改制违规的案例进行剖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MBO这一重要的企业并购方式在我国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MBO)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企业并购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入,MBO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MBO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一背景,本文在阐述MBO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选取09年热议的"桂林三金"改制违规的案例进行剖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MB0这一重要的企业并购方式在我国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并购已经成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公司并购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从企业并购的动因出发,探讨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外商并购国内企业已经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代背景下,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日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探寻其形成机制,缺少相关立法和约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本文从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利弊分析入手,指出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在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层收购(MBO)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近年来,我国某些企业也开始借助MBO方式实现企业产权的变革并引起较大的争议.本文就MBO的起源;MBO在我国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国企业MBO必须实施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一波三折,主要是因为MBO是一种重大的产权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在我国企业中推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只有合理地防范这些风险,才能使MBO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我国实施MBO的风险分析MBO风险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风险来源于MBO自身的特性以及企业的内部机制;外部风险来源于MBO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外在因素。1.内部风险分析。(1)收购动机风险。MBO之所以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原因在于通过MBO可以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剥离不良资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MBO是通过充分博弈和股权变更,以新的权益集合体代替旧的权益集合体的一种利益制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颇为严重,许多管理者收购企业的动机并非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试图利用收购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来为自己谋利,以致实施MBO后非但没有使企业业绩得到应有的提高,反而严重损害了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产权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产权状况相比,当前我国企业的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管理层在收购过程中常常既代表买方又代表卖方,极易导致“内部人控制”。此外,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存在着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相似文献   

7.
MBO(Managem entBuyouts)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70-80年代风靡欧美,90年代末引入我国企业改革实践,曾一度成为我国产权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MBO相关法规不健全,MBO动因背离了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经理激励等积极动因理论,管理层利益侵占成为当前我国MBO的重要动因,产生当前这种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市场的缺失和股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着重讨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选择。研究发现:(1)在古诺产量竞争或者斯塔克伯格领导者-跟随者产量竞争情形下,管理层持股(MBO)比员工持股(ESOP)更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当并购效率较高时,国有企业采用并购民营企业的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相比MBO和ESOP这两种方式更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2)在伯川德价格竞争情形下,当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股占比界于0~06,或者界于068~1时,采取MBO方式比ESOP更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当国有股占比界于06~068时,则应该鼓励以ESOP的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但是,不管国有股占比和并购效率如何,采用并购民营企业的方式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以及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国家政策对于跨国并购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进而阐述了如何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目前作为我国改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从竞争领域退出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从“管理层收购”的本源看,其实它主要适用于未上市企业的再创业活动与创业投资。而且,管理层并购的形式也不仅仅只有MBO一种。  相似文献   

11.
周志平 《新智慧》2004,(8B):8-9
MBOI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企业的管理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的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重组本企业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并购行为。MBO由美国KKR公司发明,在20世纪八、九十年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自1999年四通公司首次实施MBO以来,很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在积极探索MBO  相似文献   

12.
MBO起源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国家,它是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措施。我国实施MBO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资本的市场退出,其主要特点体现在MBO的收购主体、收购方式、资产转让时的定价、资金来源四个方面。目前MBO还存在许多现实障碍,具体表现在:人们在观念上容易将MBO误认为国有资产流失、MBO融资时面临着的潜在的法律风险、MBO对股市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社会各界对MBO所催生出的大批富豪存在疑问和不满。文章最后分析了MBO在中国的发展前案。  相似文献   

13.
MBO(管理层融资收购)自2001年起在华夏大地勃兴,2003年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到2004年备受争议。MBO到底是盛宴还是陷阱?本文从当前最著名的几位经济学家对MBO的看法的基础上理解MBO在国外是一种很好的融资并购方式,而为什么到了中国就一切都变味了呢?通过本文可以看到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环境的不同带来的不同,那怎样的环境下MBO在中国也是有效的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并购行为使企业做强做大,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对我国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企业的主要并购方式,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的战略选择和适合我国企业的并购方式.  相似文献   

15.
MBO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新形式。目前,在国企的MBO操作过程中出现诸多法律问题。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尽快完善有关规范国有企业改制方式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兼并与收购是我国企业外部扩张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收购业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相关税收法规显得笼统和模糊,而且存在大量的法律真空,这一问题在现金式并购中体现得尤其显著。这些法律空白使税收法规处于滞后状态,经济行为无法可依。本文从当期现金支付、分期支付、或有支付和不相竞争条款支付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现金式并购税收法规的构建,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法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影响,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实施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并购后文化整合的失败。由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与管理的经验比较贫乏,企业文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存在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整合策略,才能应对跨国并购整合中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保证跨国并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方式、动机及支付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阶投,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并购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并购主要有承担债务、购买、控股、吸收股份等方式,但在市场化的企业并购中,井购的主要方式是现金并购和换股并购。我国企业并购应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购方式,并重视对支付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关于企业并购绩效还存在很多的争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观点,而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以探寻我国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与国外学者研究的差别,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