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部门分工的原因,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财政性存款缴存的监管出现了"真空"地带,农村信用社缴存过程中也存在漏缴、缴存范围不准等问题。要改进管理,既要加大监管力度,也要从政策规定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如基层的中国人民银行对财政性存款缴存问题上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各类金融机构受到利益方面的驱使.因此.巨大数目的财政存款一般以机关团体存款的具体形式存放于商业银行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效用消失,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需要从法律构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着手,在明确相关问题的前提下,有效规范财政存款缴存业务。  相似文献   

3.
4.
由于基层央行对财政性存款认识上的偏差和金融机构受利益驱使,近年来大量财政存款以机关团体存款形式存放在商业银行,这势必造成中央银行信贷资金流失,影响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效能,因此我们应从建章健制,加强管理方面入手,规范财政存款缴存业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本文阐述了此次调整的原因,调整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位。由于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持续贸易顺差、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导致流动性不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就是为了回收因外汇流入过多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实施紧缩政策以应对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7.
周菁梅 《现代商业》2014,(23):170-171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投保的存款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时,保险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向存款者支付存款的一种制度。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分析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9.
财政性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的预算资金、国债资金以及用于其他项目的财政资金。在如今新常态背景下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加强财政性资金的安全性有利于发挥机关单位在市场调节中的关键性作用,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财政性资金存在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等缺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从《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这份由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这两个方面,国家财政资金起到了支持性的作用,这也为一些有关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是财政性资金在纳税处理与会计处理方面是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方法的,在会计方面是财政性资金的范围要大。  相似文献   

11.
自从美国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存款保险机构后,其在银行乃至金融领域的作用有目共睹,截至到2000年已有67个国家采用了明确的存款保险模式。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中学作为应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财政性资金的运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研究认为,在严格执行会计法与相关财经纪律的基础上,运用好学校财政性资金,对学校能起到保障性的积极作用,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创设安全的财务工作环境,打造公开、透明与廉洁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设,银行业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许多地方性银行及外资银行相继出现在市场上,分割了整体市场的资本流动。但是银行整体资本在市场体系下具有风险性,同时政府对银行的管理也逐渐趋向去市场化竞争管理。即《存款保险条例》顺应出台。本文着重就《存款保险条例》存在的相关四个问题作简要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建设、操作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探讨削弱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杨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63-164
央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抑制通货膨胀的快速上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厉害"的手段,从1984年到今天为止,已近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度过了有27个年头,其间共经历了大大小小共39次的调整。2011年一季度以来,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背景之下,央行分别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就在于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通货膨胀的过度上涨,稳定物价水平,保证民生。就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前因后果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们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我们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进行了思考,以期引起社会专家的共识,以确保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田雪枫 《商》2013,(23):202-202
2011年以来我国央行进行了多次的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整对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和相关产业经营走势都有着不小的影响。本文将简要说明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各个领域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针对近几年的几次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之一,长期以来,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短暂的五个月中,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既为了抑制膨胀预期,又有助于实现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这一措施可能会对金融机构信贷数量以及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央行有必要采取地区差别准备金率,加大反通胀信息的透明度的措施,从而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央行5月2日宣布,从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  相似文献   

20.
从1984年到2008年4月25日,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次数累计达到24次;仅06年以来调整次数就多达16次。而06年以来的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矛盾显现的一段时期,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的不断调动反映了怎样的政策信息,又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多大功用呢?文章对此将会逐一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