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要求"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与上年相比增速回落,同时内部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2011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方式的重要支撑等重要指导思想,提出了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需要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走近河南之前,在记者的印象中,与之相连的关键词一直是“古老”、“传统”、“农业大省”.地处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中下游,河南曾经被历朝历代统治者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承载着悠悠5干年的中华文明.走近河南、走进河南,直至聆听河南、阅读河南,我们突然发现,也许正是因为历史太过悠久,以至于我们反而忽略了河南前行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河南正在中原大地崛起,阔步前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支撑河南崛起中原的重要力量.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处处长陈雁介绍,201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351亿元,同比增长25%,已经成为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技术产业是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亮点,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0亿元,比2005年增加5.6倍,年均增速37.1%.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内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领先、能耗低、投入少、产额高等特征.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列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政府重要工作部署之一。日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在编制当中。不仅如此.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纷纷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和部署,以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税收、财政、融资等各方面的实施细则。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种规划细则及优惠政策的逐渐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本文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四个角度入手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进行总结,并剖析三季度GDP增速略超预期的原因以及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从生产角度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表现突出,是经济恢复的主要支撑力;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但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从收入角度看,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从价格角度看,消费领域价格增速由降转稳,生产领域价格降幅收窄。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疫情前仍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对2023年四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课题组 《中国科技投资》2013,(15):44-48
2012年,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面临新一轮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各地发展热情高涨等有利条件,又同时存在着陷入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老路、基础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政策扶持和市场主导未能有效结合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安阳不仅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钢铁、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安阳是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古都安阳.
据河南省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义军介绍,近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安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制定产业政策,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50.8%,其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以上,医药制造业增长为62.6%,成为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期间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之举。要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初具规模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体系,如按低、中、高三个档次测算,十二五期间其所需总投资可能要超过25万、35万、50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按照低标准计算每个产业平均所需的投资额都在3万亿人民币以上,每年七大产业所需总投资规模平均在4万亿左右。显然,如何筹措资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济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科技投资》2012,(15):42-44
近年来,济源市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4 5亿元,比2005年增长176%;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农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初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高技术技术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矿用机电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思路:
济源市产业发展思路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端产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 《中国科技投资》2006,(2):37-38
“十五”四川高技术产业发展回顾
1.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兴产业进一步增长,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09年提出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江西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带动作用是显著的。但由于全国各省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框架下制订的,因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了江西省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情况,明确了产业在中部和全国的发展地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加大努力的任务目标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力争使经济运行持续稳步发展、增长质量不断提升,而且将国民经济运行即期目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产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产业创新内涵研究、产业创新驱动研究以及产业创新目标研究。在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指出产业创新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最终目标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并强调社会资本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技术经济新动向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几乎演变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风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严重冲击。为应对危机冲击,走出危机影响,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力阻经济衰退,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确定在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主攻方向,并且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适应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形势和趋向要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6-8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