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改革》2011,(10):1-1
当选词:在陕西革命史上,他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作为同盟会最早的会员和陕西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西安南城墙的“勿幕门”,代表着陕西人对这位革命先驱最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在此,我们仅撷取辛亥以来的几个关键词,窥掠一下当年那场激荡云天的浪潮,是怎样开启了中华民族认识历史、改造社会的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感到这种影响.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社会经济层面发挥功能,这场革命总显得有点不足,或者不够到位。从这个观点回望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这场大革命究竟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傅铭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263+327-263,327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了在封建体制内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此路不通。于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相继走上历史舞台,在封建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倡导下,清末出现了波澜壮阔的立宪运动。但是继任的封建统治者对不断发展的宪政运动持消极对抗的态度,缺乏政治权威的统治集团无法及时将社会变化的情势和人民的意愿予以制度化。加速立宪进程,导自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国会请愿活动。满清封建统治者在请愿活动中威信尽失,最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夺取了引导社会变革的主导权。“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6.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让一个历史老人展示了他人生的辉煌! 其实,早在19世纪末,孙中山就已经构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 孙中山初构梦想是在甲午海战阴云密布、国家危亡系于一战的时刻,那时的青年孙中山就提出效仿西方以图中国富强的革新主张。为了学习西方、构建东方大国的梦想,他专程北上求见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三口通商大臣李鸿章。李中堂当然不可能接见这个“狂妄”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7.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让一个历史老人展示了他人生的辉煌!其实,早在19世纪末,孙中山就已经构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孙中山初构梦想是在甲午海战阴云密布、国家危亡系于一战的时刻,那时的青年孙中山就提出效仿西方以图中国富强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王燕 《江南论坛》2023,(3):14-18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自我革命源于对“关键在党”的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要驰而不息将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必须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和国际的发展大势、聚焦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映照、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入转换、实现认知和行为的合二为一。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在政治方向、精神状态、制度保障、组织保证、凝聚合力这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9.
许纪霖 《开放时代》2021,(1):91-1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创党、大革命和"一二·九"三代革命知识分子,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后两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个人背景和心路历程.家庭、学校和童年经历是影响读书人趋向激进的重要因素,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暴力流血事件则是激发知识分子投身运动的催化剂.除了外部条件,知识分子趋向革命还具有四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追求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革命加恋爱的浪漫主义、对底层民众同情与怜悯的民粹主义和痛恨外国列强的民族主义.而在各种主义与政党争夺青年的竞争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胜出,乃是其独特的信仰力和组织力,让革命知识分子获得了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值得献身的信仰和团契生活的"家".不过,列宁式布尔什维克政党要求具有无政府主义散漫倾向的文人改造为服从严密纪律的组织人,这又与其原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气质产生了内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满永 《开放时代》2010,(3):21-48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运动不仅使共产党的权力触角伸到了乡村社会的最底层,也切实改变了乡村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在这样一场上下逐力的运动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乡村社会,还有这原本外在于乡村的革命。土改工作队员们正是借助于在乡村的生活场景中,重新阐释革命的逻辑,使得革命一步步成为乡村人日常生活的内容,最终实现了革命的日常化转变。而乡村人也借助于工作队员们的情感动员,以及对革命场景的亲身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慢慢向革命靠拢。一种新的革命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开始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皖西北临泉县反霸运动实践过程的考察,揭示了一种经由反霸所形成的独特革命场景.以两个普通人革命与反革命间的身份转换,呈现了革命进程中个体身份的多变,以及乡村人在革命历史大潮中的无奈感.通过梳理政策框架里“霸”之界定标准的模糊性,以及反霸斗争会所出现的复仇主义倾向,文章认为,反霸的过程实质上体现了一种“背靠背”的政治运作逻辑.在这样的政治运作逻辑下,个体的政治身份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高度重视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显著特征.前苏联和我国领导人都根据马克思理论对所有制问题进行了探索.结果证明,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只有结合各国具体情况才能找到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