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认为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涉及到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基本上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不能将要素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混为一谈。要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奥龙 《北方经济》2004,(12):42-44
在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其理论逻辑是,谁创造价值谁才有权对新创造出的价值进行分配,即价值分配是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各保险公司险种开发的频度不断加快,市场上新险种层出不穷。但由于产品开发设计不对路,保险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已成为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保险产品设计中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在险种开发销售到合同期满止的整个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过程中,保险商品价值创造活动的基本劳动单元数量的不同比例和组合决定了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和保险商品价值形成,且和与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另外,始终小于,且能否顺利转化为则取决于保险商品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其多种社会角色的冲突与调和中,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是其两个基本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在国企改革中的价值冲突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共性的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凡生  许光伟 《特区经济》2006,1(9):320-322
价值构成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文章在理论演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转换的过程中,基于商品价值构成提出企业价值构成范畴及其理论。文章认为企业价值构成总体由两类资本耗费和两类剩余价值组成,它们的内部关系构成内在的企业价值分配关系,并体现一定的价值创造关系。文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协同劳动创造价值的一般命题。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品牌价值作为经济学价值体系中的内容,它与劳动价值、效用价值与均衡价值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确立品牌价值与经济学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品牌资产价值来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以说明劳动价值、效用价值与均衡价值在品牌资产价值中的功效。该文在确定了品牌价值来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资产价值的关系模型和品牌资产价值形成的过程模型,由此界定出了品牌资产价值的本质与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及与国际惯例趋同的需要,再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纳入,成为新准则的亮点.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基本内涵和认定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应用中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于产业升级概念、内涵及动力的综述,从价值的角度找出了产业升级的动力来源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并对其驱动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价值创造具体形式包括设计、生产及营销等方式具体推动着产业升级,最后对价值分配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劳动价值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其创造的价值应该得到社会承认;其二是要求正确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两个理所当然的现实经济问题,由于过去存在种种理论扭曲,而形成障碍。要克服就必须做到下面四个确认:其一创造价值只能是创造剩余价值;其二,剩余价值具体表现为实际价值;其三,劳动创造价值主要借助于“刀”和“器”即物化劳动;其四,只有确认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才能使按资本、按技术分配有充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完善,公开原则越来越为理论界所关注.文章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公开行政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落实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赵双林 《特区经济》2010,(3):107-108
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及其相互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所极力要实现但至今尚没有解决好的两个重要的政策目标。我国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同样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清效率、公平原则(机制)的实现过程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现状值得关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失调,致使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出现矛盾冲突。通过分析这两方面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角度出发,思考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壮大,多要素参与分配已经显示出它的功效,随之而来的是对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批判与否定。而实质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多元论基础之上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理解劳动价值一元论,并在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基础上发展使用价值多元论。  相似文献   

15.
普世价值是一般层次的人类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普世价值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初级形态,是具有普世性的特殊层次的社会价值,三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伪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争是意识形态的较量.我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和普世价值创造发展权,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都有劳动力价值补偿问题。劳动力价值之所以得不到足额补偿,除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决定外,还由于将劳动力价值的生产过程只看作经济过程。实际上,劳动力的生产及其价值形成是一个社会过程,劳动力价值水平反映人的发展水平,这在工资的国民差异中就可以看到。仅从劳动力价值补偿角度,就要提出收入分配要向劳动收入倾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19,(27):18-20
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运用的重要前提。文章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意义和方式,分析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高校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松龄 《南方经济》2001,(6):30-33,9
客观世界具有稀少性,因而需要建立排他性所有权制度安排,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是交换的制度基础,交换的过程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价格与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国有资产被作为商品流通,就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和价值决定价格的机制也由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和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机制所取代,价值和使用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关系是说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分配相结合与价值决定价格的动态实现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内容包括:价值是劳动在一定经济关系下的表现,是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创造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形式的演化及其与价值实体的分离;生产力、价格等因素的变动使商品价值与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在量上分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分离;三位一体公式的社会根源,等等。劳动价值论特点和优点在于其理论与逻辑上的统一性;它严格区分了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运用;区分了劳动的具体形态与抽象内容;区分了价值实体与价值形式;它从发展变化中把握价值范畴,明确勾划出了价值从最基本交换关系中的原始形态,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价格、垄断价格、以及派出生的土地价格、虚拟资本价格等范畴的逻辑过程及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物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来自人的劳动与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我们要发挥土地、资源、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